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文化文学 -> 列表

东门街区寻遗

2022年11月18日 09:54:45 来源:平阳县融媒体中心

  荏冉/文 姜光树/摄 编辑 王秀华

  东门街区东起仙坛山,西至雅河路,北达凉伞巷,南至昆鳌路与白石街。明清至民国期间,一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老城改造前,这一带都繁华非常,楼房林立、商户云集,至今仍留有不少非遗项目、文保单位。

  

  

  平阳县城原有城墙、四城门和护城河。东城门有吊桥,东城墙与东门街隔东门河相望,东吊桥放下,东城门通,收起,东城门关。沿着东门河望去,一排排老房挨挨挤挤。青瓦上苔藓斑驳,院墙内绿植掩映。如今,这里几乎只剩下老人居住。

  东门河畔现在还住着一位九十来岁的老人,名叫谢锦芳。谢老先生喜欢收集旧物:盐瓮、筷子笼、旧桌椅、老照片、旧报纸……他说,想把回忆留下。多年来,他以手稿的形式将老城的故事记录下来,再由外孙打印,女儿发送,在各刊物上发表。节俗、老物件、老建筑、老店铺,如酱园、纸店、南货店,防疫站、粮站(普音堂)、粽铺、咸菜饼铺、八角桥、东吊桥、东门河和一些老房子都被他收入笔下。

  

  

  如今的城关社区服务站,新中国成立后先作为县医院院址,后改作县防疫站。新中国成立前,此处为蔡家洋房,是一户财主人家,1941年,曾被敌机轰炸。据谢老先生回忆,当时,一颗炮弹落下能炸掉一堵墙。他和他的母亲躲在层层叠加的被褥下。听到外面阵阵的轰鸣声,他吓得只敢捂着嘴巴哭。

  关于粮站,据谢老先生介绍,现在昆阳镇粥铺所在的位置,过去是普音堂。普音堂在城内,挨着大巷,过去收留无家可归的人,“普音堂巷”名称由此而来。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普音堂成了粮站。老百姓多余的粮食要由国家统购,城市居民可凭粮票购买粮食。那段时间,营业时间还没到,粮站便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平常日子里,来买粮的也是接连不断。如今,普音堂巷俨然成了“粥巷”,成了平阳人家喻户晓的“小吃街”——巷子里白粥、蜜枣粥、皮蛋瘦肉粥、八宝粥、炒粉干、羊骨汤、锅贴……应有尽有。

  排长队的还有粽子铺和咸菜饼铺。粽子铺里有肉粽、蛋黄粽、蜜枣粽等,每到端午节,小巷子里粽香四溢,诱得孩子们个个垂涎欲滴。咸菜饼的口味虽然没有粽子多,但当扁圆的饼胚在热滚滚的油锅里翻滚时,那独特的风味也能引来不少顾客。至今,大巷街和普音堂巷的粽子铺和咸菜饼铺还生意红火。

  东门河畔(东门街)住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名叫张进东。他说,过去这里叫龙河巷,民国时端午节划龙船,龙舟在此上岸。据《乾隆县志》记载,明“天启二年(1622)九月间,东门外火,自龙船巷起,北至八角桥,南至佑圣观俱毁”。明朝就有“龙船巷”的记载。张老先生家中植满花草,三角梅攀上高高的院墙,繁密茂盛。他说,过去他家附近有座粮库,用来存放大米、面粉、番薯等。粮库里的粮食就在他家门口的埠头上下,河畔人家喜欢养绿植,河里有不少小鱼,附近经常有鸟儿出没。六七年前,老人垂钓时引来了两三只夜鹭。随着时间的推移,夜鹭和老人成了朋友。只要老人放下钓钩,夜鹭就飞来等候。上钩的鱼儿一放到地上,夜鹭便从屋顶掠下吞食。六七年过去,那几只夜鹭就在附近定居,经常在树上、院墙上、房檐上蹲守。

  如今,县城经多年改建,高楼如雨后春笋冒出,道路如游龙蜿蜒。而这片小小的东门街区还保留着古色古香的民居,狭窄的街道仍在迎接着时光的洗礼。但愿我们能为老城寻到一条存续之路,既能让其焕发活力,又能留下她的乡愁,不要让其成为梦幻。

网络编辑:雷鹏

东门街区寻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