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文化文学 -> 列表

为《唱歌的人》唱支歌

2022年07月20日 13:31:00 来源:平阳县融媒体中心

  周道德 编辑 王秀华

  我醉心于《读者》,每期必读。今年第7期《读者》有一篇沈嘉禄的文章《唱歌的人》,深深地叩击着我的心扉。

  《唱歌的人》篇幅不长,不到一千字的记事散文。写的是在一个北风呼啸的寒冬里,辽宁三个小伙来到一家小吃店卖艺助兴的事。他们三人一进门就尽情地弹唱开了,一个弹吉他,一个吹萨克斯,一个手甩沙球。可是迎来的却不是鲜花与喝采,而是冷遇,甚至奚落。正当他们怏怏离开时,“我”(作者)叫住了他们,为他们点了排骨面,却没让他们演唱。三个小伙吃完了面又要为“我”演唱,又被“我”以“上班”为由拒绝。出门后,他们跟随在后面大声地唱了起来。此时此刻,寒流、歌声、路灯构筑了天地间独特的画卷……

  文末的描写令人匪夷所思:“我心里感激他们,后来这种情绪慢慢地变成了羞愧。我真是羞愧极了。”奇怪了,为什么做了好事反而感到羞愧?

  我蓦然想到了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一件小事》。这篇小说讲的是严冬早晨的一场“车祸”。《一件小事》正是以一个进步知识分子的名义为社会底层劳动者车夫唱了一支美丽的赞歌。文章结尾处,“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正体现了鲁迅先生当时极度的自责与愧疚。他“抓了一大把铜元”,带给车夫,自己反而内心“熬了苦痛”“教我惭愧……”

  可不是嘛!《唱歌的人》一文中,三个小伙不乏善良可爱。他们吹弹说唱,“老歌新歌”都会。他们堂堂正正地谋生做人,在贫贱中守着人格的尊严与内心的快乐。他们不值得点赞吗?他们吃了面条后,非要为“我”唱歌,听到那些醉酒者无端挖苦“我”之后,着实还有一种出手“揍他们一顿”的冲动,因为“憋在心里发堵”。在阅读品味之余,我着实发自内心的为之鸣不平。

  且看这班“吆五喝六”的醉客们,竟然“像赶苍蝇似的叫他们走”,“声音显得更加不耐烦”,说,“你们唱也是白唱”。甚而对于那个乐施好善的“我”也报以鄙夷与讽刺:“天下饿肚子的人多了,给一碗排骨面就能做慈善家了?”

  当然,文章所暴露的这种炎凉世态只是当今文明社会中一隅小小的阴暗。《论语》有云:“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说的是,假如一个人很贫贱,但他不向富人谄媚,一个人很富有,但他不傲气凌人。这是一种很高的精神境界。“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自己想有所树立,马上就想到也要让别人有所树立;自己想实现理想,就会想到帮助别人实现理想。因为宽容与仁爱从来都是“双嬴”的。

  《唱歌的人》一文中的“我”最后的“羞愧”之情之所以珍贵,是因为他守住了对他人的尊重,尤其是对于那些弱势的、无助的群体。

网络编辑:雷鹏

为《唱歌的人》唱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