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快讯 -> 列表

平阳援沪“大白”的战疫日记:同心抗“疫” 共同守“沪”

2022年06月17日 10:48:25 来源:平阳县融媒体中心

  本报记者 黄颖颖 编辑 林蝉

  上海的疫情形势牵动全国人民的心,我县迅速组织精干医护力量驰援上海。她们中有许多人曾坚守在护理工作一线多年,秉持博爱、敬畏生命、勇往直前;她们克服种种困难,冒着生命危险冲锋在前,以科学的态度、严谨的作风在上海快速地投入到救治工作中;从晨曦微露到夜深人静,穿着厚重防护服的她们连续数小时奋战在一线,身上留下了勒痕、水肿、破皮,却始终把病人安危放在首位;她们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如同一束束微光照亮了同心抗“疫”、共同守“沪”的必胜信心。

  这是一组平阳援沪“大白”们写的日记,记者整理如下——

  县人民医院王丹燕

  从4月1日紧急出征,到5月24日平安归来,回首这50多个日日夜夜,感慨万千。踏入上海的那一刻,我看见的是按下暂停键的一座空城,使命感与责任感油然而生,仿佛自己化身成了一名战士。此次与浙江援护血透医疗队接管的是中山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初到中山,只有两名原本坚守的护士,而该中心常规血透患者有近600人,配备血透机88台,机器型号10多种,这是一场“硬战”啊。

  我与队友们在最短时间内克服所有的困难,顺利度过磨合期,使每一位患者顺利完成透析治疗。援护前期每天工作12小时余,后续常态化防护装备下工作七八个小时不吃不喝不如厕,超强度的工作时长和一日两餐的不规律饮食使得我常常又饿又渴又累,低血糖、胃痉挛接踵而至,后来需要服用护胃药。

  “你吃饭了吗,饿不饿?”“离家那么久,想家了吧?”病房里患者们的关怀声时常响起,得知我们上班期间不能吃饭,都感动得热泪盈眶。记得有位患者拉着我的手说:“你们医疗队是我们血透患者的救命恩人,你们受苦了!”也常常有患者竖着大拇指说,那位大眼睛的老师态度好,技术好!还有一位上海的爷叔问中山老师:“王老师是哪里人呀,我这么糟糕的内瘘血管她也能搞定,太厉害了!我要跟她走,在她医院做血透!”……这些肯定的声音将我所有的艰难疲惫化作迎难而上的动力。

  援护54天,有苦有累有心酸,感觉每一天都过得非常不容易,但同时我也收获了更多的关爱、包容。援沪的点点滴滴令人难忘,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将会成为我心底里永恒的烙印!

  县第二人民医院周彬彬

  4月2日23:11分,手机上收到了医院护理部的通知:“明天上午温州医疗队出发去上海,明天早上六点医院集合”,那一夜,我无眠。

  第二天早上5点半,细心的家人已为我准备好行李,看了一眼正在熟睡中的儿子,和家人告别后,我出发去医院,和其余四个同事集合。护理部主任还给我们每人准备了两个爱心鸡蛋,心里顿时暖暖的。

  经过几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温州援沪的队伍来到了上海。很难想象原本繁华的“魔都”,现在是如此的安静,宽阔的马路上没有一个行人,也没有一辆车,沿街的店铺都处于关闭状态,看不到一丝往日的繁华景象。

  4月7日是我们组第一次入舱,大家心里都有一点紧张。上一班人员把工作跟我们进行了详细地交接,并分享了一些她们的经验,我们开始了方舱的第一个班。由于我们舱前一天晚上开始开舱收病人,一夜间突然多了几百人,这导致午餐的配送从平时的中午12点左右延迟到了下午2点多。午餐一到,我和队友们立刻将饭送到了患者们的手中。当我把饭送到一位年轻的女孩手里并对午餐的迟来而表示歉意时,她并没有一丝责怪的意思,而是对我说:“我知道你们都很忙,看你们昨天晚上一夜都在忙碌,没有休息,你们这么细致地照顾我们,我们已经很感谢了。”那一刻,我的眼泪瞬间在眼睛里打转。在等待午餐的过程中,全舱300多人,没有人说过一句抱怨的话,而此刻我们将这迟来的午餐发到他们手中时,收到的却是一声声感人的谢谢,我想这应该就是人与人之间最大的温暖了。

  4月8日,我们临时接到通知要去开一个新的舱。接到任务后,我们立刻去新舱开始准备,新舱里面除了部分床铺已处于备用状态外,其他物资全都没有,我们立即开始了物资的搬运和整理,一个个平时看似柔弱无力的女孩子一下子变成了女汉子,搬起物资来一个比一个卖力。当我们准备到一半的时候,接到通知,第一车病人已经到达,我们立刻放下手中工作开始接收新病人,将他们一个一个引导到相应的床位上。安置好病人后,我们继续舱内的整理。

  4月21日,来上海已有半个多月了,我们适应了现在的工作,习惯了工作的时候带着N95口罩不吃不喝,习惯了每天上下班三个小时的车程。没有人退缩过,我们就像一家人一样,工作中相互协作。工作之余,我们天南地北地聊着天。在这段时间里,我们感受到的不是工作的累和疲惫,而是爱,是队友之间的爱,是我们与病人之间的爱。我相信,有这一份爱在,所有的困难都能克服,在所有人共同努力下,那个车水马龙、灯火璀璨的“魔都”很快就能回来,加油!

网络编辑:周昌均

平阳援沪“大白”的战疫日记:同心抗“疫” 共同守“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