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文化文学 -> 列表

从“鞋丢了”说起

2022年05月25日 11:04:53 来源:平阳县融媒体中心

  本网通讯员 曾清孝 编辑 王秀华

  早春二月,绵雨丝丝。七八位老同学闲睱无事,围坐在一起品茗叙谈,赞叹瓯江南北温州美,畅谈雁山鳌水好风光……在诸多的话题中,那件“鞋丢了”的风趣往事,勾起了老人们怀旧的兴致和记忆。

  “鞋丢了”的往事发生在上世纪50年代的一个秋季。一小学组织高年级段学生去南雁荡山远足,乐的这班从未出过远门的山里娃几乎整夜没睡好觉。第二天,同学们带上干粮,一大早就来到学校集合,出发。当走到占家埠时,一男生突然慌慌张张地跑来向老师报告,“我的鞋丢了”。老师瞅了他一眼问道,你的腋下夹的是什么东西?男生连忙摸了下,咧着嘴笑着说,“还在没丢,这双鞋是我妈连夜给我赶做的,我舍不得穿”。围观的同学会心地笑了。于是乎,“鞋丢了”这件事从此在校园里被传为美谈。

  这班老人各抒己见,从“鞋丢了”一事展开了脚和鞋谁贵谁贱的讨论。有的说鞋是为脚而做的,理所当然脚是尊贵的;有的说脚是贱的,有鞋不穿,光着脚板受折磨活该。而我从中领悟到的,是怜母感恩,并非脚贱鞋贵,因为我感同身受。

  1958年9月,我小升初进入中学读书。我的三叔为鼓励我好好学习,特意买了双球鞋送给我,我感激不已。要说这双鞋,可真是非同一般,既“体面”又“长寿”。班里的同学、邻居的孩子,走亲戚做客都借去穿。后来我脚板长了穿不下了,家里的妹妹又接着穿,破了缝,漏了补,老是舍不得丢。

  到了1961年9月,我考上了平阳师范学校。父亲这才给我买了双帆布面的胶底鞋。每当星期天,我与同乡的同学一起从城关镇坡南街出发回家。一走出平阳城西,我就脱下这双胶底鞋夹在腋下,光着脚板沿着崎岖不平的山间小道一直走到鹤溪岭根,再把鞋穿上回家去。

  在往昔,即使是天寒地冻的腊月和早春,人们光着脚板走路也是司空见惯。他们或行走在泥泞的小道上,或耕作在田间地头,就算是上学的孩子们,那双娇嫩的小脚丫也难逃没鞋穿的厄运。

  而今的神州大地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城里人与乡下人一个样,讲究的是生活的质量,追求的是健康和幸福。爱美的女性同胞更是乐于“评头论足”。她们隔三差五地变换着发型,三天两头选购心仪的鞋子,日子过的真是春风得意。令人欣慰的是辛勤的农民兄弟,如今他们在田间耕耘播种也是脚穿高筒雨靴了。是啊!老百姓富有了,咱们的这双脚也理所当然要享福了!

网络编辑:周昌均

从“鞋丢了”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