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历史 -> 列表

平瑞塘河沿岸急递铺考略

2022年04月19日 15:30:55 来源:平阳县融媒体中心

  陈斌 文/摄 编辑 王秀华

  平瑞塘河长约35里,自平阳县城至瑞安市飞云江南岸飞云渡,古时就是浙闽交通要道。宋时,平瑞塘河沿岸有驿道。宋后,驿道废。至明初,建有急递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急递铺奉裁。急递铺在平瑞塘河沿岸存在了500多年。

  平瑞塘河沿岸急递铺始建

  急递铺为中国古代邮驿组织之一。它肇始于宋,迄元朝普遍推开。元、明、清时期专司传递官方文书。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设置急递铺,成为专一的、全国性的官方通信组织,只传递官方文书,不担负驿站运送物资和接待过往官员的任务。《元史·兵制》称:“元制,设急递铺以达四方文书之往来。”元代每十里、十五里或二十五里设一急递铺。明代急递铺创于洪武元年(1368),基本沿袭元制,据估计,全国约设急递铺14000余所。

  

  

  平瑞塘河沿岸急递铺建于何时?史料没有明确记载,但弘治《温州府志·邮传》载:“瑞安县辅路……洪武三年(1370)建置铺舍七处,南接平阳界铺,北至永嘉县界铺。”民国《平阳县志·建置志》载:“县僻处海滨,向不置驿,但地连浙闽,公文络绎,每十里设一铺。每铺设铺司兵,更番传递。又设铺长房,记时日、号数。明初,坊隅巡警有东门等十铺,后废。”平瑞塘河沿岸急递铺北接瑞安县,故可以推断也建于洪武三年左右。

  平瑞塘河沿岸急递铺在建立时,除了两端的县前铺与飞云铺以外,平阳县城北门至瑞安县界之间有三铺,即练川铺、黄垟铺、章岙铺。弘治《温州府志·邮传》载:“平阳县铺路有三:自城南门至福宁州界十一铺,自北门至瑞安县三铺,自仙口至蒲门所十八铺……迎恩铺,在三都,旧有绠川(即练川)、黄洋二铺。弘治(十五年)壬戌,推官何鼎复万全塘,因省二铺为一铺,乃即旧迎恩堂为之定兹名。章岙铺,在三都。”隆庆《平阳县志·公署·邮舍》载:“迎恩铺,在四都,先有练川、黄洋二铺。弘治二年(1490),邑令王约修复万全塘,乃省二铺为一,即迎恩为之,因改其名。平安铺(即章岙铺),在三都。”

  当时为何没有将急递铺都设在平瑞塘河沿岸,而是绕道练川呢?弘治《温州府志·水利》载:“万全塘,自县北至瑞安飞云渡三十五里,旧破河为土塘。岁久颓圮。宋绍兴中,里人徐几为倡,铺石其上,功未成而卒。淳熙间,世充之孙左司谊,与知閤蔡必胜合议以石更造,为费二十余万缗,乃约里居税户,随其厚薄,分力办事。会母丧,得赙赠悉以佐役,因即鸣山保安院为修塘司,其出纳有籍。元初,修塘司没入官,塘遂阙陷,大德九年(1305),滕天骥督民修完。元末县筑城,塘石拆毁。国朝洪武八年(1375),增筑平阳城,塘石尽毁。”明童器《平阳万全塘记》载:“平阳县北,在昔运河有塘,直抵瑞安飞云渡,遇支河则桥其上以通之。国朝洪武(八年)乙卯,取其石增筑平阳城,流水断桥为行者病,且破坏倾圮,水不久储,农者亦不利焉。”明王朝佐《临川王公去思祠记》载:“万全塘达飞云渡,洪武间以筑城毁之,从练川、黄洋至章岙,担者、舟楫者悉病,盖百有余年矣。”综上所述,可见元末周嗣德为筑造平阳县城城墙,迟滞方明善部进攻,挖去了道路上部分石块,导致平瑞塘河的塘路毁坏,另外,明洪武八年筑县城墙时,又取去道路上剩余的石块,才导致沿岸道路完全毁坏,桥梁倾坍,无法行走,行人只能绕道练川。

  铺舍、铺兵与传递方式

  每个急递铺都有数名铺司、铺兵。铺司负责签收与检查上一铺传递来的公文,并交由铺兵传递。民国《平阳县志·建置志》载:“平安铺即章奥铺,在三都。东十一弓三尺,西十二弓一尺,南十四弓,北十三弓,司兵各三名。”这里对章岙铺的铺舍面积及铺司、铺兵数量进行了详细记载。通过换算,可知章岙铺铺舍东墙长度19.15米,西墙长度20.13米,南墙长度23.1米,北墙长度21.45米,占地面积约438平方米。其铺司3人,铺兵3人。而相关材料没有记载练川铺、黄垟铺、迎恩铺的铺舍面积及铺兵的数量。

  明代是以附近有田之家出丁充当铺兵,《明会典》载:“于附近民有丁力,田粮一石五斗之上、二石之下者充之。”洪武初年,设立急递铺时,就规定了铺兵的条件,一是少壮年轻,善于奔跑;二是不能缺额。这就决定了铺兵充当的年限是不确定的,明代推行的黄册制度,每十年磨勘申编,重编黄册一次。作为徭役重要的部分,驿递差役的磨勘重编与黄册编造是同时进行的,每十年进行一次。不过磨勘重编是再造册,重新制定,而驿递差役却是不再重造,只在旧的部分中挑出不符合的另行佥派。《明会典》又载:“天下驿道夫役,每十年一次磨勘重编,丁粮相应者作正。消乏者作帖,应佥替者即与佥替。”

  明代急递铺的铺舍,《明会典》载:“每铺设十二时日晷一箇,以验时刻。铺门首置立牌门一座,并牌额全,长明灯烛一副。”就是说,每铺都要有日晷一个,这是用来看时间,每个铺门前置有牌门,上有牌额,并挂一副长明灯。

  至于传递公文的方式,与元代相同。据《经世大典辑校》载:“(中统元年)各处县官各置文薄一道付铺,遇有递送文字,当传铺所即注名件、到铺时刻,及所辖传递人姓名置薄,令转送人取下铺押字、交收时刻还铺。本县官司时复照刷,稽滞者治罪。其文字,本县官司绢袋封记,以牌书号。其牌长五寸、阔一寸五分,以绿油黄字书号。若系边关急速公事,用匣子封锁,于上重别题号,及写某处文字,发遣时刻,以凭照勘迟速。其匣子长一尺、阔四寸、高三寸,用黑油红字书号,已上牌匣俱系营造小尺,上以千字文为号,仍将本管地境、置立铺驿卓望地名,各各开坐,递相行移邻接官司……凡有递转文字到铺司,随即分朗附籍,速令当该铺兵,裹以软包袱,更用油绢捲缚,夹板束系,赍小回历一本,作急走递到下铺,交割附历讫。于回历上令铺司验到铺时刻,并文字总计角数,及有无开拆、磨擦、损坏,或乱行批写字样。如此附写一行,铺司画字,回还。若有违犯,易为挨问……每铺十二时轮子一枚,红绰屑一座,并牌额铺历二本,上司行下一本,诸路申上一本。每遇夜,常明灯烛。铺兵每名各备夹板一副,铃攀一付,缨枪一,软绢包袱一,油绢三尺,蓑衣一领,回历一本……(各处往来文字)先用净检纸封裹于上,更用厚夹纸印信封皮……各路承发文字人吏,每日逐旋发放,及将承发到文字,验视有无开拆、磨擦、损坏、批写字样,分明附薄,似望已后易为照勘。”

  平瑞塘河沿岸急递铺的变迁

  自明洪武三年建立至清光绪二十九年奉裁,平瑞塘河沿岸急递铺有过两次变迁。

  第一次变迁是弘治年间,并练川、黄垟两铺为一铺,名为迎恩铺。但具体是谁所为?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王约,王朝佐《临川王公去思祠记》写道:“万全塘达飞云渡,洪武间以筑城毁之,从练川、黄洋至章岙,担者、舟楫者悉病,盖百有余年矣。公出令曰:‘复昔塘,可省一铺。民好义者成梁,业田者各自筑其堤,吾以省铺之费成之,如何?’民皆子来,数月讫工。乃省二铺作铺一,曰迎恩。陆者径,舟者挽,共为一途,早暮勿之虞,而讴歌载道矣。”隆庆《平阳县志·公署·邮舍》也载:“迎恩铺,在四都,先有练川、黄洋二铺。弘治二年(1489),邑令王约修复万全塘,乃省二铺为一,即迎恩为之,因改其名。”另一种是何鼎,童器《平阳万全塘记》写道:“弘治(二年)己酉,临川王侯资博知是邑,图复厥旧,募义士依河涯先建桥一十八所,适以迁擢去任,塘路尚未砌。继者虽每注意于是,率不能以断成也。是岁春,阆中何侯重器以郡节推掌邑事,躬督丈量,计徒庸,出糇粮以令役于民,视前议缩半,民欣然从之。甃塘路凡若干千丈,以里计者舍余,财出于闾右而官不费,力佣于贾旅而民不劳,阅三月告成。乃省练川、黄洋两铺为一,改名迎恩,每岁征力役省师共五人,盖以是路之直而捷也。是岁夏,方君纯吉来尹之初,视桥道之成而乐夫民之利之也,属余纪成绩。”弘治《温州府志·邮传》载:“迎恩铺,在三都,旧有绠川(即练川)、黄洋二铺。弘治(十五年)壬戌,推官何鼎复万全塘,因省二铺为一铺,乃即旧迎恩堂为之定兹名。”上述材料中,童器《平阳万全塘记》记载得最为详细,也最为可信。从中可以看出,修筑平瑞塘河路,合并练川、黄洋两铺为迎恩一铺的设想是王约提出的,且弘治二年(1489),他组织百姓修建平瑞塘河沿岸的十八座桥梁,但路尚未建成,就调离了平阳。直到弘治十五年(1502)温州府节推何鼎重修万全塘时,才完成了平瑞塘河沿岸道路的全部修建工作,并铺上石块,建造了迎恩铺,实现了合并练川、黄洋两铺为迎恩一铺的愿望。

  第二次变迁是嘉靖年间,章岙铺曾经从原来的章岙迁至万全铺。虽然这次变迁在史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可以从一些史料中看出其蛛丝马迹。理由有三:一是弘治《温州府志·邮传》载:“章岙铺,在三都。”嘉靖《温州府志·驿传》载:“平阳:县前、迎恩、万全、长山、蔡店……”隆庆《平阳县志·公署·邮舍》载:“平安铺(即章岙铺),在三都。”万历《温州府志·建置》载:“章岙铺,在三都。”民国《平阳县志·职官志》载:“朱东光,字元曦,一字少龙,建宁府浦城人……隆庆三年(1569)知县,廉而有能,下车数月,百废具举。尝修建学宫,捐俸筑路,城北自北津亭抵章岙铺,城南自江口抵金乡沿河一带,行道称便。”可见,此铺在弘治年间与隆庆年间均称为章岙铺,唯独嘉靖年间称万全铺。二是平瑞塘河沿岸至今仍然有一处地名为万全铺。《平阳县地名志》载:“万全浦,其地原有船埠头,又处万全地区,故名万全浦。”此地应原名万全铺,后因谐音,也写成万全浦,它离原章岙铺所在地章岙周不远。然而万全地区河流密布、水网纵横,有许多船埠头,为什么只有此处称万全浦?既然是船埠头,为什么称为万全浦,而不称万全埠?三是章岙铺又称平安铺,铺前有桥,名为平安桥。而章岙周、万全铺均有平安桥,民国《平阳县志·舆地志》载:“微东迳平安桥,在三都万全铺……平安桥,在三都章奥。”基于上述原因,笔者推断嘉靖年间章岙铺曾迁万全铺,并更名万全铺,后又迁回章岙周。

  平瑞塘河沿岸急递铺的消失

  清代平瑞塘河沿岸急递铺的设立与明代后期相同,据康熙、乾隆、民国《平阳县志》与乾隆《温州府志》等相关史料记载,当时平瑞塘河沿岸急递铺除了两端的县总铺(县前铺)、飞云铺以外,中间仍是章岙铺(平安铺)、迎恩铺。

  清代的急递铺与明制大体一致,每十五里一铺,每铺设铺司一名,铺兵四名。铺兵由急递铺附近有丁力、税粮一石以上二石以下的农户中征派,须少壮正身,免去杂项差役。急递铺的主要设备与元、明时相同:十二时晷牌子一个,红绰屑(门牌)一座并牌额,铺册二本(上司行下一本,各府申上一本),遇夜常明灯烛。铺兵每名备夹板一副,铃攀一付,缨枪一条,油绢三尺,软绢包袱一块,笠帽、蓑衣各一件,红闷棍一条,回册一本。急递铺专司传送地方和中央的寻常公文,严禁役使铺兵挑送官物及行李,违反者依照法律制裁。

  清代中叶以后,英法美俄德等国在中国强制设立邮局。到了清代晚期,中国人独立开办的新式邮政也开始出现。急递铺逐步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光绪二十二年(1896),大清邮政开始启动。光绪三十二年(1906),诏命设立邮传部以掌管轮船、铁路、电讯、邮政事业。在此前后,原有的急递铺终于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平瑞塘河沿岸急递铺撤销的时间是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民国《平阳县志·建置志》载:“清光绪二十九年,设邮政局,公文往来皆由局递寄,铺司奉裁。”

  悠悠北塘水见证了平瑞塘河沿岸急递铺的兴衰。平瑞塘河沿岸急递铺从明洪武三年设立,至清光绪二十九年撤销,经历了533年历史,也留下了许许多多历史印痕。

网络编辑:雷鹏

平瑞塘河沿岸急递铺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