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历史 -> 列表

关山金鼓频年急 吴越烽烟几处宁 ——明末清初白头军两打平阳城

2022年03月15日 14:42:00 来源:平阳县融媒体中心

  陈斌 编辑 王秀华

  明末清初,浙南与南方各地一样,反清斗争风起云涌。顺治四年(1647),为了响应南明鲁监国政权的号召,反清义师白头军曾两次攻打平阳城,给予平阳及附近的清军以沉重打击。此战虽没取得最后胜利,但过程可歌可泣。

  背景

  鲁监国赴闽号召浙闽绅民反清

  顺治三年(1646),清军占领了浙东、福建,南明鲁监国退至舟山一带海岛,隆武帝被俘殉国。十一月,据守金门、厦门一带的原隆武政权的将领郑彩、周瑞率舟师将鲁监国接到厦门。此时,鲁监国政权、原隆武政权的大多数文官、武将和浙江、福建的绅民都以鲁监国为抗清复明旗帜。当时,清军满洲主力已返回北京,东南兵力薄弱。顺治四年正月,鲁监国在长恒誓师,着手收复浙闽失地。《小腆纪传》载:“二月,壬申朔,袭海澄,围其城。”七月,鲁监国在福建亲征,并号召各地绅民起义,一时远近响应,义军飚发。

  刘中藻占领浙闽边界

  顺治四年(1647)正月,鲁监国封刘中藻为兵部尚书兼大学士。《小腆纪年附考》载:“(顺治四年正月)明监国鲁王以前佥都御史刘中藻为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初中藻宣谕浙东,还之金华,朱大典荐其才,隆武帝召对称旨,擢右佥都御史,巡抚金、衢,团练獠民。闽事败,窜入括苍,纠众攻庆元、泰顺、寿宁、福安、宁德、古田、罗源七县守之。请命监国,进兵部尚书兼大学士。”《明季温州抗清事纂》载:“(顺治四年)八月,鲁王以刘中藻为兵部尚书兼大学士。”

  刘中藻占领了浙闽边界诸县后,曾经派人联络温州各地义军。《三藩纪事本末》载:“(顺治)五年戊子,大学士刘中藻恢福宁州,连复建宁、邵武、兴化三府及漳浦、海澄等二十七县,军声颇振,温、台响应。”至于具体刘中藻是何时任鲁监国政权兵部尚书兼大学士,各种史料记载不一致。《小腆纪年附考》记载为顺治四年正月,《明季温州抗清事纂》记载为顺治四年八月,而《鲁春秋》记载为顺治四年十月。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应该是刘中藻接受鲁监国的任命是有一个过程的。《鲁春秋》载:“(鲁监国)晋刘中藻总制兵部尚书,不受……中藻,字荐叔,福安人,崇祯庚辰进士,授行人司行人,国变归。唐主立福京,擢兵科给事中,腾唐诏,鲁江上文武皆从中藻表唐。闽事败,中藻走海上,以延平不终之耗未的,奋复诸城,将待后命。”就是说,鲁监国任命刘中藻为兵部尚书兼大学士时,刘中藻因对隆武帝遇难的消息不清楚,没有接受鲁监国的官职。一直到了隆武帝遇难之事得到证实后,才予以接受,故以什么标志作为刘中藻开始担任鲁监国政权的兵部尚书兼大学士,各种史料标准不一样,于是,就出现了对于刘中藻开始担任鲁监国政权兵部尚书兼大学士的时间不一致的现象。

  陈世亨以一旅复瑞安

  顺治四年十月,陈世亨率领白头军占领了瑞安城,随后温州各地义军纷纷响应。《明季温州抗清事纂》载:“(顺治四年)十月辛未,邓藩审理中书舍人陈世亨闻鲁王至闽,以一旅复瑞安,援兵不继,复陷,被执不屈,大骂而死。陈世亨,瑞安三十二都人,因有司清丁,胥役科索不堪,聚众五六十人,谋袭城,会城守弁兵有备乃止。十月初六日夜半,越城树帜,头裹白巾为号,伺邑令外出,潜师入城。至县署,杀守门者一人,即欲据邑拒清,为邑人胡满所擒。初八日,镇道官兵至瑞,以索贼为名,大掠两日夜,富户及儒硕遭刃者二十余人,仍以通贼株连,合邑被害甚众。”乾隆《瑞安县志·时变》载:“……头裹白巾为号。入县堂,杀守堂者一人,絷县官,置于别室。世亨冠带升堂,如同儿戏,城中有识者缒出避之。一日后,镇道有兵来剿,城民亦各自擒贼开门献功。兵入城后,以索贼为名,大掠两日夜,富户及儒硕遭刃者二十余人,仍以通贼株连,合邑皮骨俱尽。时擒世亨者胡默,世亨即诬胡默为内应,报闻,俱论死。第以山寇窃库抵罪,胁从罔治。由是,奸党益无忌讳,乱志复萌矣。”《鲁之春秋》载:“陈世亨以一旅克温州、瑞安,援兵不继,被执不屈死……世亨尝官邓王府审理,监国授中书舍人。”

  一打平阳城

  战前准备

  为了策应刘中藻、陈世亨等人掀起闽北浙南的反清浪潮,顺治四年十月白头军首领汪佑、陈仓、尤四、卢豹等人率领义军在平阳南北两港招募兵士,筹集钱粮,进行战前各方面准备,招募的义军兵士主要来自寄居于南北两港的闽民。康熙《平阳县志·时变》载:“(顺治)四年丁亥十月,山寇汪佑等纠众倡乱,自号义兵,构闽寇陈仓、尤四、卢豹等,在南北两港募兵索饷。”《明季温州抗清事纂》载:“是月(十月),平阳汪佑等纠众自号义兵,构闽人陈仓、尤四、卢豹等,在南北两港募兵索饷。”

  攻城过程

  一是出甸垟,攻西门,继而围城十天。顺治四年十一月,白头军一部从鳌江环溪等处进入昆阳城西甸垟山。十一月十五日,出甸垟山进攻平阳城西门,并纵火烧了西门的民房,继而围攻平阳城。康熙《平阳县志·时变》载:“十一月十五日自甸洋出四门外,纵火罄烧民房,随围县城,城中守严。”乾隆《平阳县志·杂志·时变》也载:“十一月十五日自甸洋出西门外,纵火罄烧民房,随围县城,城中戒严。”在围城期间,白头军向平阳城的清军守军发起了猛烈的进攻。二是占领周边乡村,切断平阳城与外界的联系。白头军以部分兵力占领平阳城周边的乡村,切断平阳城与外界的交通联系,使之成为一座孤城。乾隆《瑞安县志·时变》载:“十一月,桐山贼尤某聚党数千攻平阳城,又以兵守飞云江,余党弥漫瑞乡,扎营到马屿,皆踵白巾为号,抽丁索饷,荼毒生灵……”《明季温州抗清事纂》载:“十一月,尤山野聚党数千。十五日,自甸阳出平阳西门外,围县城,城中戒严……又以兵守飞云江,弥漫瑞乡,扎营到马屿,皆踵白巾为号,抽丁索饷,旋亦为官兵击败。”

  清军防守

  在白头军一打平阳城时,驻守平阳城的清军主要将领有驻防官熊应凤、副将张大湖及知县马腾霄等人。他们对白头军的进攻开展了防御战。乾隆《温州府志·名宦》载:“熊应凤,字碧山,四川酆都人,任温州守备。顺治三年,平阳初入版图,山寇吴肇馨乘虚袭城据守,应凤率马步军自郡驰至,一矢歼其渠首,余党溃遁。明年,西(两)港、桐山诸寇两次攻城,俱击退之。”顺治《平阳县志》载:“熊应凤,号碧山,蜀西酆陵人,治师有律……明年丁亥秋,桐山尤四兄弟率南北港寄寓闽民,啸聚焚劫,胁从徒众。十一月十五,攻县城,四门外民房烧毁殆尽。县令马腾霄在内调饷,应凤率兵戮力驱剿八昼夜,寇始遁去。”

  义军撤围

  白头军一打平阳城,从顺治四年十一月十五日开始至十一月二十四日撤退,一共围困了十天。十一月二十四日,由于瑞安城的清军派兵支援平阳城清军,白头军担心受到内外夹击,于是撤围而去,平阳城才未被攻破。康熙《平阳县志·时变》载:“二十四日,贼闻援兵至,宵遁。”乾隆《瑞安县志·时变》载:“十一月,桐山贼尤某聚党数千攻平阳城……续瑞安兵渡江,内外夹击,始遁。”

  二打平阳城

  再次围城

  顺治四年十二月初四,白头军经过十天休整,在瑞安的清军撤走后,再次围攻平阳城。战事非常激烈,白头军在平阳城的四面城墙上,搭设云梯,强攻平阳城。同时,用土炮、箭矢攻打守城清军。乾隆《平阳县志·杂志·时变》载:“(顺治四年)十二月初四复至,四面设云梯攻城,官兵屡破之,遂下乡招兵劫饷,相持半月余。”《明季温州抗清事纂》载:“十二月初四日,尤山野等复至平阳,四面设云梯攻城,屡为官兵所破。”顺治《平阳县志》载:“马腾霄,号汉冲,山东贡举。明年丁亥十一月十五,白寇围城,惟安内攘外,戒严以守七日,而寇遁去。十二月初四,寻分屯多垒,四围攻城,矢炮如雨,汹汹之势,士民危不自保。”

  清军抵抗

  平阳城内的清军在熊应凤、张大湖、马腾霄等人的指挥下,对攻城的白头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两军相峙了半个月,白头军始终无法攻破平阳城。顺治《平阳县志》载:“至(顺治四年)十二月初四,又会集各县白头攻城,(熊)应凤率部兵且战且守。”又载:“公(马腾霄)神色弗惊,与戎帅熊应凤、张大湖督民兵合营,兵昼夜坚壁。”

  内外夹击

  顺治四年十二月十九日,温州清军派出的援兵赶到平阳,围城的白头军受到内外夹击,义军败退,死伤无数,余部退至平阳南北两港、江南、藻溪等处。顺治《平阳县志》载:“十九日,郡兵至,则长驱馘其首从数百人,余乃分遁入两港、江南、□□山、澡溪等处骚扰无余日,民甚苦。”民国《平阳县志·武卫志》载:“十二月初四日复至,四面设云梯攻城,官兵屡破之,遂下乡招兵劫饷,相持半月余。郡援兵至,追杀无数。”

  汪佑被杀

  在白头军撤退的过程中,平阳白头军主要首领汪佑被清军追杀于平阳坡南南郭庙内。康熙《平阳县志·时变》载:“时汪佑亦杀于南郭庙内,余党入两港。”民国《平阳县志·武卫志》也载:“时汪佑亦杀于南郭庙,余党入两港。”民国《平阳县志·神教志》载:“南郭庙,在坡南河头。相传神姓施,曾为谏议大夫。”

  影响

  响应了鲁监国与刘中藻的号召

  白头军两打平阳城响应了鲁监国与刘中藻的号召,是南明鲁监国政权入闽后一系列反清斗争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浙南闽北白头军反清战斗的主要构成部分。《明季温州抗清事纂》载:“唐王既败,鲁以刘荐叔经略福建,则白巾之众起而响应于温、台。”

  打击了当地的清军

  白头军两打平阳城期间,还占领了周边乡村,沉重地打击了当地的清军。《时变记略》载:“十一月,桐山尤某聚党数千来攻平阳城,又以兵守飞云江,余尽出牛皮岭,自洛溪、曹村、魏岙、外吉、胁山、马岙、高岙分屯扎营,督责各村抽兵输饷,拷逼富户,授以伪印,皆踵白巾为号。”

  掀起了浙南反清高潮

  白头军两打平阳城发生于陈世亨收复瑞安城失败之后,对推动温州各地白头军起义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明季温州抗清事纂》载:“是月(十二月),永嘉方岙生员何兆龙假祭陈世亨为名,倡众聚啸山中,出没永、瑞、平各邑,党与浸盛。永嘉举人林梦龙以入城被守者所辱,亦往乡聚众响应,共推兆龙为帅,号“太师”。最骁者,如闽人陈仓屯桥墩门,金魁屯景福山,谢旗牌屯五十都,郑先锋散布十二盘、夏仙、枫林、温溪等处。何兆龙、徐裕、陈仓、程若岩等皆裹白布为号,众至十万,弥山塞谷。瓯五邑及台、处各县境尽为所据,官兵收□不克。”

  “关山金鼓频年急,吴越烽烟几处宁!”白头军两打平阳城,虽已过去了375年时间,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但钩沉与还原这段历史,往往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记住。

网络编辑:雷鹏

关山金鼓频年急 吴越烽烟几处宁  ——明末清初白头军两打平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