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文化文学 -> 列表

县城菜场

2021年09月14日 12:20:09 来源:平阳县传媒中心

  谢锦芳 编辑 王秀华

  新中国成立前,我正处在童年时代。那时候,昆阳城区只有一个菜市场,就在白石河街南边。那时,县城人口不多,菜市场不大,卖的东西不像如今这样齐全。菜市场除了供应猪肉、鸡、鸭、蛋、鱼、豆制品外,不外乎是豆芽、蔬菜、咸货(食盐腌制过的鱼)等。

  在那些日子里,人们生活水平很低,家住山区的人只能吃咸货。顺口溜说:“山头人,吃咸货,善于跑山路,强筋骨、壮身体、延年益寿有好处。”事实上,山里人吃咸货是为了省钱。

  那时候的“城底人”生活也一般,平时都是就着青菜过日子的,只有家里来了客人,才会去买点鸡、鱼等肉类。那时候,鱼生和虾籽酱是老百姓的“常驻菜”。一口饭进嘴,用筷子点一点虾籽酱入口,饭便“扑通”一声吞了下去。

  对于那时候的老百姓来说,肉蒸虾籽是极美味的佳肴,而鲊鱼(海蛰皮)蘸虾籽吃,那味道是好得不得了。

  到了下午潮涨时分,鱼贩们肩挑“鲜货”吆喝着,争分夺秒地赶往菜市场出售。一时间,菜市场地上摆满了江蟹、虾皮(虾饭)、龙头鱼(水潺)等,品种繁多,价格便宜。这个时候,老百姓们往往显得很“吝啬”,舍不得花钱。

  白石河街填河改造后,路面变得开阔。常住人口增多后,老菜场不能再满足老百姓的需求,逐渐被淘汰。于是,白石河街西端北首的空地成了新的菜市场。新菜场摊位较老菜场多,菜的品种也相应增多。水产商店货源足、销量大,是新菜场的“主角”。

  后来,为了提升市容市貌,白石河街西端的菜市场被迁移到龙河东端的空地上。这样一来,虽然菜市场面积更大了,老百姓们买菜也更方便了,但是菜市场离县府太近,老百姓在县府门前的路上摆上了各种农副产品,直接影响车辆来往及政府部门的正常工作。

  改革开放初期,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龙河农贸市场在龙河西端投入使用。该市场场地大、经营范围广,管理完善,解决了紧张的供需关系,大大方便了老百姓购物。

  不久,在孔家祠堂前,即原雅河因年久干涸、淤积、填埋后的空地上,另建了一座临时菜场。没几年工夫,东门纸蓬行旧址上新建了一座大型菜市场,就是如今的联东菜市场。再后来,坡南带谷桥一带也办了一个菜市场。之后,县城三座菜市场呈三角鼎立,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2020年下半年,我县完成联东菜市场“五化”改造,配置了高清摄像头,规范了管理,提升了消防安全等级。老百姓们感到方便的同时,更放心了。

  这么多年了,我亲眼目睹了县城菜市场的变迁。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脏、乱、差到“五化”,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体现的是老百姓生活的大变化。

网络编辑:张超霞

县城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