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文化文学 -> 列表

燕子,我们的家都在变

2021年08月15日 09:46:26 来源:平阳县传媒中心

  本网记者 徐远虑 编辑 王秀华

  燕子是人们最常见的一种鸟。每年春天,都会有大批的燕子飞来我们的家乡,筑巢繁育。在与燕子的相处中,人们与燕子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千百年来,燕子也习惯了和人类和谐相处,总喜欢将窝筑在屋檐下。

  随着家乡的变迁,燕子筑窝的地方也发生了许多变化,屋檐、监控器、空调外机、通风口、广告牌……都成了它们筑窝的对象。

  

  

  为燕子留影

  随着我县的快速发展,一间间低矮的民房,变成了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人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燕子,始终会定时回到这片热土,与人们一起度过一段美好时光。

  对于燕子来说,要穿过各种建筑物,寻找到一个适合筑巢的场所很不容易,但它们总是一口一口地衔来春泥与杂草,为自己搭建一个舒适的家。其实,只要细心观察,县城昆阳的很多地方就筑有燕子窝。“你看,农行的监控上有一个燕子窝,今年,老燕子孵了3只小燕子,再往前一点的服装店门口,LED广告牌上方也有一个……”我县摄影爱好者刘国居告诉记者,对于燕子,他有着特殊的感情,每年都会扛着“长枪短炮”记录下燕子孵化、出生、学飞等各个阶段。在他的带领下,记者在白石街的商铺前发现了不少燕子窝。它们或在监控上,或在广告牌下……这个时候,孵化出的小燕子已经会自由飞翔。

  

  

  刘国居告诉记者:“我一直有个想法,将燕子在不同地方筑窝的照片都拍下来,如今也这样做了。燕子筑窝的环境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家乡的变化。”

  长时间对燕子的关注,刘国居对燕子有了更多的了解。白石街附近有多少个燕子窝?每个窝孵化了多少只燕子?诸如此类问题,刘国居都能一一解答。“我从小就喜欢燕子,它们漂亮的羽毛、古灵精怪的样子着实招人喜欢。平时走在街上,我也会下意识地去留意,总能发现好多燕子窝。”刘国居是土生土长的昆阳人。出于对燕子的喜爱,每每看到燕子窝,他总是喜欢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它们的日常生活。他告诉记者:“燕子要经常外出觅食,尤其是小燕子孵出之后,它们要尽快找到食物回巢,以满足小燕子的生长需要。”

  

  

  童年时光的燕子

  过去,在农村很多民房的屋檐下,老百姓经常能看见一个个结实、小巧的燕子窝。尽管燕子总是“叽叽喳喳”地叫,还会将粪便“空投”而下,但人们从不会去驱赶,还会在燕子窝下搭建一个遮挡粪便的“平台”,让它们安心生活。而燕子,它们一旦在一个地方筑了窝,便会年年飞来。

  长辈们总是会经常提醒,不让小孩子破坏那个泥窝。在他们心目中,有燕子安家是一种吉祥的预兆。“我家住在农村。记得小时候,屋檐下有一个燕子窝,每年的春天,燕子都会飞来繁育后代。一到孵出小燕子,他们叽叽喳喳的叫声总能吸引人们的关注。”市民陈女士告诉记者,燕子是最念旧情的鸟类,只要它们安了家,仿佛自带导航一般,总能准确找到回家的路。

  搬离农村数年,在城里生活的陈先生告诉记者,他每年都会回老家看看,尽管老家已经不像之前那样热闹,可屋前的燕子窝每年依旧还是会传出“叽叽喳喳”的欢快叫声。他说: “我们唱着‘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长大,对于燕子,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小时候,每年春天,我都会盯着屋檐下的燕子窝,期盼着它们早日到来,还经常拿来梯子,爬上去看刚孵出来的小燕子,有次还差点摔了下来。”

  和陈女士一样,市民林先生谈论起燕子,也显得格外“想念”,他告诉记者:“我的女儿也喜欢看燕子,每次看到飞回来的燕子总是开心地手舞足蹈,但后来,老家在城中村改造的时候拆掉了。我记得搬家前,女儿还哭闹着要将燕子窝一起带走。如今,老家的燕子窝已成为我和女儿的共同记忆。”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句感叹沧海桑田、世事变化的诗句早已成了我们最熟悉的平常话。是的,我们的家乡变了,燕子的也是。希望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提升,更多燕子会飞来安家。

网络编辑:张超霞

燕子,我们的家都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