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历史 -> 列表

汤元善与白沙草堂

2021年07月13日 15:00:22 来源:平阳县传媒中心

  本网通讯员 汤小玉 文/摄 编辑 王秀华

  明、清、民国《平阳县志》和《温州府志》有元代汤元善广施义行的记载,其《白沙草堂》诗也是清新喜人。然而,关于他的里居所在、具体年代、生平事迹均有争议,今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渐现冰山一角。

  

  汤元善其人其事

  弘治、万历等《温州府志》及民国《平阳县志》均有记载,汤元善,字明善,号长卿,平阳人,由平阳汤氏系中山郡迁入,其郡望被称为“中山”。汤元善义德不可枚举,后人刻碑记之。他诗文俱佳,留《白沙草堂》诗四首;他精于歧黄术,活人无数,事迹被载入史册。

  汤元善恤孤嫠,振穷匮,行善无倦。

  

  

  汤元善业医,病者皆依其如命,贫者、弱者均亲自为之调理,却不索取报答。

  他心善,县城西的甸洋山原有公用墓地(即漏泽园,相当于义冢,用以收殓无主尸体或无力安葬的穷人)久废。有乡贤建议重建,未成。汤元善捐地数亩建义冢。平阳近海,常遭飓风暴闹。元大德初,大风,引发大水,江南水乡将成泽国,房屋倒塌,死伤无数,遗躯稠叠,哭声振海岸,怨气摩秋飚。飓风带走平瑞两地六千余人性命,有些尸体还无人认领。汤元善心殊不安,毅然捐数亩地(在县北三里地),盖虚室以停棺,称“化亭”。后来,他又在十五都鱣堂(现在的杨家宅源长桥旁)创置义冢,宽10米,长13米。有晦斋老人作《阴德碑》纪其事。

  

  

  元朝初年,昆阳郡富人很多,然每遇荒年,他们宁愿让陈米腐烂,也不肯让利减价于民众。至元二十八年(1291),乡民粮食欠收,他每户给米五斗,按市价的一半计算,还免费发送给老人与病弱者。丙申十六年(1296),又闹饥荒,每户分米四斗,仍半价供给,遇贫困者便赊账。甲辰二十四年(1304),再饥荒,谷价飞涨,溢价一点五倍。那些嗜利者仍觉未足,闭门不卖。政府偶有发粮,这些富人反而拉关系去囤积。困穷者走投无路,粒米难求。汤元善闻此,指责嗜利者们无仁爱之心。是年他家粮仓库存亦有限,仍倾囊相助,每户给米10斗,以共渡难关。

  他的义行不胜数,远近老少皆蒙其惠,感其恩,播其声、赞其德,或诗文以誉。友人方德儒对李作霖说:“此行可以儆当今,示来世。”遂作记刻《赈济碑记》,以纪公之德斯不朽。此碑记被康熙《平阳县志》收入《人物志·孝义》篇,后被方继学收入《江南文献录》。乾隆《平阳县志》中有“中山燕山,异世同符”一语。燕山指的是现在天津市蓟州的窦燕山,是五代后周时期大臣、藏书家。他也做了无数善事(燕山者见《宋史·列传》第二十二)。世人误以为“中山”为人名,以为另有其人。其实,“中山”为汤元善的郡望名。“中山”指汤元善,“燕山”指窦燕山。他们同为济世救人的大善人,所以碑记有“中山燕山,异世同符”一说。民国《平阳县志》已作考异,中山、汤元善为同一人。

  

  汤元善是哪个年代的人

  汤元善的生卒年没有确切时间。方志有说其为宋人,有说其为元人,甚至有人认为他是明朝人。笔者只能从他的“朋友圈”里找旁证。

  首证,《东瓯诗存》有钱库章均垟人章嚞诗《因宪使祭中山汤君墓有感》:“管鲍骨已土,市道何纷纷。对面隔九疑,况念宿草坟。贤哉绣衣使,盛德超前闻。不忘平生心,卸鞚登秋云。当年鸡黍约,翻为鸡黍陈。死生迹已判,车笠情犹亲。酒洒泪亦落,染翰丰碑新。心同巽溪水,外静心纭纭。此事史所采,可但镵苍珉。孙子尚显扬,封诰飞恩纶。”

  章嚞(1249-1320),字德元,号春谷,苍南钱库章均垟人,地方志学者,曾任元代永嘉县教谕、温州路教谕,翰林国史院编修等职。

  诗中给我们提供了很多信息。“当年鸡黍约”说明宪使与汤元善是好友,彼此了解。“此事史所采”,作者在1307年编《平阳州志》,汤元善事迹被载入志书。1307前,汤元善应该已经去世。由诗题可知,汤的义行曾引来宪使祭拜。诗中最主要的信息在“孙子尚显扬,诰封飞恩纶”。汤家小姓,受封诰非小事。最初以为受封诰者为明朝大理寺卿汤宗(1365-1427,平阳儒林里人,明史有传),然汤宗与章嚞所处年代不同,便被排除。正当笔者山重水复疑无路时,发现民国《平阳县志》有关于汤元善的考异。黄岩进士刘仁本《羽庭集·汤节妇孝传》曰:“白沙汤氏女之父为海道运粮千夫长,为汤元善家族。按时间推算,汤千户为汤元善孙,元朝运粮官多为海滨富户,为五品官,还有称“侯”的,得到皇帝封诰也正常,故最后一句吻合。汤节妇约生于1310年,卒于1360年前后,享年56岁。以此推算,汤千户生于1290年前后,汤元善约生于1240年,卒于1307年前。

  次证,夏较里顾井头(现龙港城大酒店西边约五百米处)顾牧坡,宋末元初人,钱库进士陈高曾为其祖上撰墓志铭,其中提到“顾牧坡为顾力行弟,诗文清丽,伯仲间声誉藉藉”。民国《平阳县志》载,顾牧坡曾以诗文赞颂汤元善的义行,他们应是朋友关系,同年代人。

  故此,汤元善为宋末元初人应无误。

  

  “白沙草堂”在何处

  业医者少不了文学造诣,汤元善亦然。他诗文并举,喜田园生活,著有《草堂诗集》,被收入《元诗选》,留世有四首,为我们考证白沙草堂的具体位置留下重要信息。

  汤元善白沙草堂诗四首(现选其二):“僻处海一隅,地远少林麓。素练纡清渠,横琴向茅屋。跌坐对南山,饱食意自足。珍重齐居诗,要使百过读。”“雅爱田园居,自顾非懦夫。庭前种松柏,期为岁寒图。方池荫疏竹,梅月清而癯。酒酣枕书卧,此乐何可无?”

  宋末元初时的平阳县城常有山寇出没,兵戈扰攘,沧桑巨变,县城周边无完室,老百姓惨遭兵燹蹂躏,几无宁岁。汤元善也从平阳坡南儒林里迁徙到慕贤东乡白沙里隐居,建白沙草堂(相当于现在的别墅)为别业。

  白沙里很大,时隔七个世纪,何处找草堂?我与蔡听涛老师沿着诗中“僻处海一隅,素练纡清渠”一路寻找。考虑方梁(现为方良,原来周家在此居住,称周门楼,即现在的方梁。)地方比较古老,便先将范围锁定于此。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找到有“方池荫疏竹”的地方。找古迹,要问老。那天天气晴朗,方梁五显殿前几位耆老正围坐谈笑。我们说明来意后,他们就津津乐道。原来方梁五显殿正南方二米处就有一口方池,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才被填埋,原叫“天福井”,方形。据老人们比划,该方池长约11米,宽约6.6米。诺大的一口方井不是到处有的,我们听后兴奋不已。这口井原有刻石:“天福二年丁酉九月庚戌朔二十六日造,石长6米,宽5米,厚0.25米。”(民国《平阳县志》有载)。小时候,老人们还见过井前方一池塘。池塘附近遍种松柏、梅竹和桃梨树,四时青翠交加;五显殿后原有河流(如今河流湾道已被改成直道)迂回,正如一条长长的白色绢帛,正对上“素练纡清渠”;西边茂竹参天,龙斑凤影;东观大海,沆沆漭漭,浮天无岸,洪涛万顷。好一派田园闲居地!难怪汤元善吟道:“开轩挹凉月,对酒仍高歌。纷纷青云士,富贵终如何?”

  北边700米处还有历史悠久的东华道观(清光绪间重建,更名为慈云道院),证明此地古老。诸证显示,现在方梁五显殿正是元朝汤元善白沙草堂所在地。

  

  白沙草堂变迁

  明弘治二年(1489),县令王约到任,两三年内将全县60余所淫祠改为社学。这期间,白沙草堂已易名在方元尚名下,为响应王县令的号召,被改为“白沙社学”。

  据民国平阳县志补遗,汤元善在白沙终老。汤千户、汤节妇皆为白沙人,为汤元善家人,应为其孙子、曾孙女。林景熙在《重修阴均斗门记》里提到,“大德九年间,总管汤士宣捐资为倡,义风所激,壹皆乐从,重修斗门。”其中汤士宣为汤元善子。

  明朝时,汤元善后人可能再迁回坡南,或直接迁到括山的下汤。方梁最早地名“荷厦”,后改为周门楼,再后来改为“方梁”(约在明朝,具体时间无考)。至今,方梁的方氏宗祠前右方的桥上还写着“荷夏桥”(“厦”“夏”方言同音)。而括山下汤的族谱记载,始迁祖“竹圃”自明朝从平阳坡南儒林里迁入,地名称“荷厦汤”。竟有如此相合的地名。我猜想,始迁祖与方梁第二故乡的感情深厚,索性就以“荷厦”为名,取“荷厦汤”(有待俟考)。

  “但愿苍生俱饱暖”,是汤元善之所愿。他的义举在治病救人、灾荒赈济诸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他不会被历史淹没,依然在典籍里、在金石上、在口碑中流芳。

网络编辑:周昌均

汤元善与白沙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