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历史 -> 列表

元代温州三大书院之一交川书院始末考

2021年03月09日 15:33:00 来源:平阳县传媒中心

  本网讯(通讯员 陈彤 编辑 王秀华)民国《平阳县志·学校志》载:“交川书院,元州守周嗣德建。万全乡三都旧有蛟川里,应即其地。”仅用二十五字,简略记述了这所元代平阳唯一的书院。

  有元一代,江浙行省浙东道温州路仅有三所书院:一是宗晦书院,位于乐清县城,始建于宋度宗咸淳五年(1269),然后由宋入元;二是永嘉书院,位于永嘉城区(今温州市鹿城区),始建于宋理宗淳祐十二年(1252),重建于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1294);三是交川书院(亦名蛟川书院),位于平阳州万全乡,建于元惠宗至正年间。关于宗晦书院、永嘉书院的历史记载,均可见于明弘治《温州府志》。而有关交川书院的原始文献,却仅见于元至正二十年(1360)平阳陈高所撰《平阳州儒学增田记》。

  交川书院“始作”者:周嗣德

  《平阳州儒学增田记》曰:“元帅昔为司令海口,尝新龙江书院,今又始作交川书院于平阳。”文中“元帅”,即元末浙东名臣周嗣德,时为江浙行省浙东道宣慰司都元帅府同知副元帅。

  周嗣德(1306-1371),字宗道,又作从道,元代江浙行省浙东道温州路平阳州崇政乡五十一都睦源里(今平阳县青街乡)人。元惠宗至正十四年(1354)三月,以浙东道宣慰使恩宁普命,便宜摄平阳州事;冬,以江浙行省命摄守州事。十五年(1355),升浙东道宣慰司都元帅府同知副元帅,总制平阳、瑞安二州军事。十九年(1359),中书参政布延布哈、治书侍御史李国凤在闽,承制擢周嗣德江浙行省行枢密院判官。二十年(1360),元廷真授其行枢密院判官,阶奉议大夫。二十一年(1361),进朝列大夫,同佥行枢密院事。

  周嗣德治理平阳州前后十年,恰是元末天下大乱之时。至正十四年至十九年(1354-1359),周嗣德仅用六年时间,便翦灭了平阳周边的各路流民武装。至正二十年至二十三年(1360-1363),再用四年时间,修文宽政,与民休息。“十年之间,易涂炭为衽席,起呻吟为讴歌,民阜物育,庶几承平。”(《元故枢密院判官周侯祠堂记》)

  在此期间,平阳州先后修建或兴建了三所学校。“至正十五年(1355),知州周嗣德(实为摄守州事)于庙学(即平阳州儒学)皆葺修之”,(民国《平阳县志·学校志》)“葺庙学殿堂门庑,易敝为新”。(陈高《重增学田记》)州学修缮完工之际,周嗣德曰:“(州)学虽修(缮),当以教为先。(学)田少,(赡)养不足,宜为之图。吾方有事兵革,他日其待。”把“兴起学事”的希望寄托于平息战乱之后。十九年(1359),台州人陈铿翁调任平阳州教授。到任后,“慨然以兴起学事为己任”,协助周嗣德,先后兴建了交川书院、径川义塾(在水头),并为州儒学增广学田一百亩。

  陈铿翁,字太希,号石门,江浙行省浙东道台州路黄岩州人(里居今属温岭)。早年从学于台州名儒祝蕃远、于相,“得朱(熹)考亭之支流,人品学问,推重海内”。至正四年(1344),乡试第二名。十四年(1354),直征辟任吴兴县教谕。十九年(1359),迁平阳州教授。著有《石门集》,宋濂为序。序中评石门诗曰:“为诗气充词畅,浑厚精醇,大雅奏而黄钟鸣,非求工于一言只字。”

  交川书院“赡学”者:刘祖衍

  平阳州为何择地交川创办书院?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有诏:“先儒过化之地,名贤经行之所,与好事之家出钱粟赡学者,并立为书院。”(《元史·选举志一》)元末平阳交川地属万全乡三都金阳里,虽无“先儒过化”此地,却亦是“名贤经行之所”,又有“好事之家出钱粟赡学者”,故“并立为书院”。

  弘治《温州府志》卷一二《人物三·行谊》载:“刘祖衍,平阳人,乐善好义。至正间,建交川义塾于县治北二十里半塘,捐己田三顷、山二顷,延师以训乡之子弟。孔御史汭荐之,授温州路儒学教授。”刘祖衍便是“出钱粟赡学者”的“好事之家”。建成交川义塾时,他共捐出“田三顷、山二顷”为学田。

  刘祖衍又是平阳何方人氏?万全塘边《刘氏宗谱》有明英宗天顺七年(1463)刘氏族人刘云生记述:“吾先君曾置山场二百亩并田三百亩,建楼台义塾,原与世代子孙入学,苦志寒窗,无论已出仕、已入泮,作为书笔养贤计,世代子孙轮流享用,此吾先君流恩千古矣。”塘边即今平阳县万全镇湖岭行政村堂边自然村,交川则为今湖岭行政村三都王自然村,两地田陌相连、近在咫尺,元末并属万全乡三都金阳里。刘云生所记这位“置山场二百亩并田三百亩,建楼台义塾”的“先君”,便是“捐己田三顷、山二顷”而“建交川义塾”的刘祖衍,家居平阳县万全乡三都金阳里塘边。

  刘祖衍捐建的交川义塾,实际上就是周嗣德“始作”的交川书院。清代福鼎名士林滋秀为平阳诗人鲍台《一粟轩文集》撰序曰:“辛卯春,余至平邑,先生坐则灯对,卧则床连,行则舟随。路过龙湖义塾,始见其骈体、散文各数十篇,喜甚,为盥薇读之。”清末四川学政吴庆坻为平阳杨镜澄所作《杨君仲愚墓志铭》曰:“教里党寒畯子弟,同县若会文、逢源、吾南、狮山诸义塾先后踵起,诵弦相闻,君实导之。”两篇文章所称义塾,原先均为书院,都是先为书院、后改义塾。而在元末至正年间,同在交川、塘边地方,也不可能分建两所同名书院、义塾。民国《平阳县志·学校志·旧废义塾》亦载:“元,径川义塾,在四十四都径川,今水头地。元参政周嗣德建,旋废。”倘若至正年间确有交川义塾,“学校志”不会仅记径川义塾,而失载交川义塾。综合以上资料分析,当为元末刘祖衍捐建交川书院,后改为交川义塾。

  创办交川书院所缘起之“名贤”,是塘边刘氏两位南宋时期的先祖——刘子璘、刘高;书院前身当为刘氏家塾,是二刘先生“经行之所”。

  塘边《刘氏宗谱》记述,其八世祖刘子璘(麟),临安教授;十世祖刘高,大理寺评事,转任桂阳县军政。经核民国《平阳县志·选举志》,刘子璘、刘高祖孙二人均为南宋进士,选举表有详细记载:“淳熙八年(1181)辛丑黄由榜,刘子璘,淳熙间建州教授,改临安(教授);淳祐四年(1244)甲辰留梦炎榜,刘高,子璘孙,知桂阳军。”该志按语还称,刘高曾为万全宋之才族孙宋佽(世称西廑先生)撰墓志铭,可见刘、宋两家乃为世交。

  关于交川书院(义塾)所在地,弘治《温州府志》称在“县治北二十里半塘”。民国《平阳县志·建置志》曰:“万全乡三都,在县北二十里。”半塘地处三都,但交川书院与塘边刘氏宗祠明显没有关联。因为,塘边《刘氏宗谱》如此记述:“刘氏大宗祠在平邑三都万全铺(浦)塘边,坐西北朝东南,于民国14年(1925)乙丑岁被大风推倒坍坏,至今地址尚在。”今堂边(塘边)东有塘河,河中有一洲渚,洲渚之上,旧有文昌阁,距塘边刘氏宗祠遗址仅数百米。当地故老相传,金阳里交川人王朝佐(明弘治年间进士)幼时曾在文昌阁义塾读书。(《重建文昌阁碑志》)据此,弘治《温州府志》所述半塘,即今堂边自然村东首塘河之中洲渚。南宋时期,洲渚之上曾有刘氏家塾。元末至正年间,改建交川书院,旋改称交川义塾,后为文昌阁。

  交川书院始建于至正何年?弘治《温州府志》记载刘祖衍行谊时称:“孔御史汭荐之,授温州路儒学教授。”孔汭(1316-1365),字世川,元集庆路(今江苏南京)人。历任江西儒学副提举、福建道宪司、江南行台监察御史、江浙行省都事、陕西行台监察御史、江南行台都事等职。陈高《平阳州儒学增田记》载,至正二十年(1360)三月,江南行台监察御史易普剌金、孔汭行部闽广,取道温州路,考察平阳州,“爰拨都事张君锡旧所经理陈至东乡田五十亩及谷若干石,……专为(州儒学)师弟子廪膳费”。据此,交川书院建成于至正二十年(1360)三月孔汭来平之前,开工于至正十九年(1359)某月陈铿翁出任平阳州教授之后。孔汭与易普剌金考察平阳州后,嘉评刘祖衍于交川书院的助学行谊,“荐之朝,授温州路儒学教授”。(乾隆《温州府志》卷二○·人物·义行)

  交川书院掌教者:薛元宰

  交川书院的山长,是平阳县万全乡湖阳(今昆阳镇练川社区吴垟村)人薛元宰。民国《平阳县志·人物志·薛魁祥传》载:“(薛)元宰,佚其名,(以字行),居湖阳,鲛(交)川书院山长。”薛元宰祖籍平阳县招顺乡(今苍南马站一带),系南宋咸淳十年(1274)进士薛魁祥族孙。元至正二十年(1360),平阳州建成交川书院,以薛元宰为山长。

  元代对书院控制甚严。一是书院山长列为学官,一般择荐未满五十岁的下第举人或名宿大儒、昔贤裔孙担任,其任命“受行省及宣慰司札付”,统一铨选考核升转。二是山长以下设训导、直学二职,分掌教学事务、钱谷出纳。三是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恢复科举后,书院生徒享受州县学生同等待遇,一起参加科举考试。

  对照以上规定,薛元宰作为交川书院山长,应是浙东道宣慰司札付任命的。至正二十年(1360),薛元宰未满五十岁,以昔贤(南宋进士薛魁祥)裔孙的身份,被荐任书院山长。至于其是否下第举人,则不得而知了。

  薛元宰与元末真定名士苏大年颇有交集。苏大年在薛元宰族祖薛魁祥《荷渚集》后序中写道:“至正二十有一年,会其(即薛魁祥)湖阳宗孙鲛川山长元宰于海上,以吾友郑君天趣、郑君季明咏史诗二《序》出示予,从予游者再月,请予为(《荷渚集》)后序。”海上,即元末松江府华亭县上海镇(今上海市区部分区域)。郑天趣,即郑僖(1288?-1343),平阳县慕贤东乡屿门人,曾任黄岩州同知。晚年寓居平江路(今苏州市),其古文与苏大年齐名。郑季明,即郑东(1269?-1354),平阳县招顺乡湖井人。元文宗至顺三年(1332),始于平江路昆山州授徒。晚年寓居平江路常熟州。二郑与苏大年均为好友,至正二十一年(1361)之前皆已作古。二郑生前曾分别为薛魁祥《荷渚集》作序,此番薛元宰乃请苏大年为作后序。

  至正二十年(1360)春,交川书院刚建成开学。次年,兵荒马乱之际,山长薛元宰便将书院事务交由训导、直学负责,自己远赴松江府,难道仅为一篇诗集后序?

  苏大年(1296-1364),字昌龄,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善画工书,能诗文。曾官元廷翰林兼国史院编修,后隐居平江(苏州)。至正十六年(1356),大周政权张士诚攻占平江,聘苏大年为参谋,尊称其为苏学士。十七年(1357),张士诚降元,受封太尉。因此,至正二十一年(1361),薛元宰与苏大年松江会晤之时,苏大年身份是元太尉张士诚麾下高参。至于薛元宰是否受命联络江淮豪杰张士诚对抗浙东枭雄方国珍,则只能有待新史料的发现了。薛元宰此行之线路,应是搭乘漕运海船。至正二十一年(1361)夏,周嗣德遣敦武校尉、平阳州判官张君锡(涿州人)漕贡京师。而浙东漕贡海船赴京,必途经昆山州刘家港(今属江苏太仓)。因此,薛元宰此番是搭乘漕船沿海北上,从刘家港上岸,晤张士诚高参苏大年于平江,再从游上海两个月。待漕船从京师返程再经刘家港时,刚好搭船回归。这段历史当年云谲波诡,如今却只剩一篇《荷渚集》后序闪烁其词、隐约其间。

  至正二十三年(1363)三月,浙东方国珍悉发台(州)庆(元)温(州)三路大军,攻打平阳州。九月,平阳城陷落,周嗣德被俘。十二月,周嗣德余部驱走方国珍军队,以平阳州归顺朱元璋政权。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正月,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

  交川义塾佼佼者:王朝佐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诏:“改天下山长为训导,书院田皆令入官。”五年(1372),复诏:“革罢训导,(书院)弟子员归于邑学。”从此,“诸旧书院以不隶于官”,“皆荡然靡存”。据此,明洪武元年至五年间(1368-1372),交川书院改为交川义塾。因此,交川书院从创立到改制,大约只存在了十年光阴。

  洪武五年之后,交川义塾又断续办学一百多年。其中起落变幻,人事代谢,已颇难稽考。仅据万全蛟川《王氏宗谱》记述,平阳万全交川人王朝佐幼年曾在该义塾发蒙。成年后,复在此为塾师。万全绛里(“绛”为土字旁,下同)宋炳亦曾在交川义塾读书,先后受业于王蛟川、蔡南州。王蛟川即王朝佐,蔡南州或为蔡芳。

  王朝佐(1466-1514?),字廷望,号蛟川,明代中期知名学者、诗人,平阳县万全乡三都金阳里交川(今属万全镇湖岭村)人。明宪宗成化九年(1473)前后,入交川义塾发蒙。二十一年(1485),始在交川义塾为塾师。明孝宗弘治二年(1489),平阳知县王约“一见奇之,曰:科目才也”,“收入邑庠(即县学)”。九年(1496),王朝佐登进士第,历官南京礼部仪制清吏司主事、南京工部虞衡清吏司员外郎。著有《东嘉先哲录》等。

  蔡芳,字茂之,号资静,平阳县万全乡六都榆垟里人。蔡芳若即南州,则按《宋氏祠堂记》所述,当于弘治二年(1489)继王朝佐之后被聘交川塾师。十一年(1498),蔡芳乡试中举,交川义塾遂停办。因为,在弘治十六年(1503)王瓒、蔡芳主修的《温州府志》之中,已无交川义塾之记载。蔡芳后官授南京光禄寺署正,迁福建盐运司副使。

  宋炳,平阳县万全乡绛里(今万全镇郑楼社区岗上村)人。少年读书于交川义塾,先后师从王朝佐、蔡南州,克守诗礼之训。明武宗正德十二年(1517),奉伯父之命,倡建宋氏宗祠。明世宗嘉靖元年(1522)正月,永嘉王瓒为撰《宋氏祠堂记》。其中所载“(宋炳)稍长,学于王蛟川、蔡南州之门”,乃交川义塾延续至明弘治年间的文献依据。

  宋炳的岳父孔彦雍,是平阳县城西门人。明宪宗成化四年(1468)举人,授文林郎、直隶顺德府唐山县知县。鉴于平阳孔家的特殊地位,与之联姻的绛里宋氏亦应是万全大族。因此,交川义塾当年曾是万全望族子弟就读的知名乡校。

  交川义塾停办后,其建筑于明世宗嘉靖年间毁于倭乱。万全塘边《刘氏宗谱》收有刘铨《中山刘氏遇倭记》:“嘉靖三十七年岁在戊午,四月初九日,夷狄倭寇蓦在安固山乡叛,(自)胡岭至昆阳三都地方,劫掠村民。”民国《平阳县志·武卫二·兵事》亦载:“(嘉靖)三十七年戊午端阳日,倭由瑞安渡江,至县东。”两则史料大体可互相印证,交川义塾建筑毁于嘉靖三十七年(1558)四五月间。

  交川义塾被毁两百多年后,清高宗乾隆二十三年(1759),在其废墟上,又兴建起了文昌阁。乾隆《平阳县志·秩祀志》载:“文昌阁,在三都蛟川,国朝乾隆二十三年本都绅士建。”

  交川书院是元代温州三大书院之一。其“始作”者乃元代江浙行省同佥行枢密院事周嗣德,“赡学”者是温州路儒学教授刘祖衍,掌教者系平阳“昔贤裔孙”薛元宰,群贤毕集,怀瑾握瑜,不愧为平阳历史上的著名书院。书院始建至今,走过六百多年岁月,历经多次重大变革,培养出了以王朝佐为代表的众多优秀人才,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已深深地印在了万全大地。我们期望,有朝一日,这座昔日庠序,能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在湖岭三都兀然崛起,重现于瑞平塘河之中,呈现在我们大家眼前。

网络编辑:谢天涯

元代温州三大书院之一交川书院始末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