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平报小记者  ->  我爱写作文 -> 列表

文字和话语的温度

2021年02月19日 14:31:11 来源:平阳县传媒中心

  真正见到钟求是老师前,曾悄悄地打开微博,很顺利地找到了一个消息停留在2011年的账号,看了几条,无外乎是钟老师在闲暇时间对一些人和事及看过的书籍等等发表的见解。

  于是一个热爱文学、思考独立的作家形象很鲜明地树立了起来,见到钟老师本人后,又增加了平易近人、风趣幽默的标签。我很荣幸能够和这样的大前辈进行长达三个小时的深入访谈,也正是在与钟老师的相处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文字和话语的温度。

  “做一个有温度的叙述者、创作者”,这是我希望达成的,而在钟老师的身上,我能明晰地感受到他对这个社会是有温度的,滚烫的温度,包括对故乡的热爱、对理想主义的执著、对纯文学衰落的惋惜。

  听他讲故乡,很容易产生共鸣。他提到:“我曾经说到过‘故乡的纬度’,一是地理上的故乡,一是精神上的故乡。”每每写城镇的时候,他总是习惯地用“昆城”来切入故事,而这个看似虚构的城镇,其实在地图上也能找到那么一点,就是昆阳。“我的眼前好像摆着一张地图,这边是城西,这边是码头。”他说这话时,眼睛是微微闭上的,我想他的脑海中必定浮现了一帧帧有关于昆阳的图片。

  他很明确地向我们讲述了虚构与真实的关系。“……《街上的耳朵》就是讲那个和大个子打架结果被咬掉了耳朵的小个子,对,这是真实发生在街上的事情,我们那一辈都知道。”他笑着说,“前两年回昆阳,和朋友喝酒,过来一个人向我敬酒,长头发盖住了耳朵。后来我才知道他就是那个被咬掉半块耳朵的人。”也正如他所讲的那样,写作只是从生活中截取一小个片段、一小个人物进行再创作。虚构生于真实,不可否认。

  提问环节,钟老师严谨地回答了我们的问题。在我关于“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关系”的问题前,他很真挚地提出了对自己也是对青年作家的建议,“无论如何,还是永远葆有一些理想主义”。

  钟老师在文字和话语中流露出的温度,永远值得我们去品味学习。

  平阳中学 吴靖雯 编辑 朱晗

网络编辑:张超霞

文字和话语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