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历史 -> 列表

言谈有缘 文章见赏 ——俞樾老人与其门弟子宋恕、章太炎往事

2021年01月26日 14:36:54 来源:平阳县传媒中心

  陈肖粟 编辑 王秀华

  清同治十一年壬申(1872),杭州诂经精舍山长俞樾(字荫甫,号曲园)第二次赴闽探亲,来回经过瑞安,拜访翰林“前辈”孙锵鸣学士。孙锵鸣道光二十一年(1841)25岁中进士,俞樾道光三十年(1850)30岁中进士。壬申早春二月“迟明”,俞樾乘夜航船到瑞安,拜访孙锵鸣,乘舆出城。一个月后回杭,过瑞安再访孙锵鸣,杯酒清谈,兴味盎然,吟诗曰:“瑞安学士最依依,夜雨留宾静掩扉。杯酒清谈偏有味,黄花鱼小墨鱼肥。”时孙锵鸣56岁,才招得神童平阳鲍垟宋恕(原名存礼,字平子,号六斋)为婿,方11岁。俞樾迤逦而行,并于行路中描写见闻:“平阳至瑞安有豺狼桥,不知何以被斯名也。” “自平阳坐小舟行三十里至钱仓,一路山色甚佳,层峦叠峰,应接不暇”……他还在平阳留有仙坛葛溪“壑云”摩崖留题及过钱仓、豺狼桥诸诗。

  

  

  光绪十五年(1889),慈禧归政光绪,朝廷举行恩科考试。瑞安、平阳士子赴杭乡试,宋恕和黄庆澄同寻寓所,赁居七宝寺(现庆春路青春坊内)。秋试遭黜后,他滞居僧舍经年,“寒酸不敢见客”,“霖雨连日,镇日兀坐”,学《大方广佛华严经合论》30本及《大宝积经》。十六年(1890)正月,仍居七宝寺,自称“居尘弟子宋存礼”。闰二月,撰《夷隶掌与鸟言、貉隶掌与兽言赋》一文。三月初八,在孤山初次拜见俞樾。三月廿三,“又见于右台仙馆,呈所作文”。俞樾阅后批云,“题奇赋更奇,议论纵横,意义周匝”,并赞许“今题此赋,实能发挥尽物性、赞化育之理”。四月初一,又见于俞楼,“言谈有缘,文章见赏”,俞樾即写信推荐宋恕到武昌谒见两广总督张之洞。初五日,宋恕正式具名帖拜俞樾为师。四月廿八,宋恕离杭,逾月抵武昌,欲谒张之洞,通报不纳。直至八月初五,始得谒见,呈《上张香帅书》。张之洞荐宋恕随钦差大臣许景澄出洋,未成行。是年,21岁的章太炎(字枚叔,后改名炳麟)奉父命入杭州诂经精舍,拜在俞樾门下,与宋恕同年。

  

  

  光绪十七年(1891)冬,宋恕在沪过年,准备春后赴天津谒见直隶总督李鸿章。李鸿章和俞樾是同科进士,是曾国藩最看中的两个门生。光绪十八年(1892)初,宋恕起草《六斋卑议》及《上李中堂书》,四月廿八离沪抵津。五月十二,李鸿章单独召见,“十分青眼,从容谈天下事甚合”。李鸿章赏识宋恕才识,“逢人称许”,赞为“海内奇才”。闰六月初三,派充天津水师学堂教习。受此礼遇,宋恕感叹平生得三知己:“礼飘零十载,得知己之最三焉:经济知己以合肥使相(李鸿章)为最,文章知己以曲园(俞樾号)先生为最;怀抱知己以陈介石孝廉(陈黻宸)为最。”

  

  

  光绪十九年(1893)六月初五,宋恕寄《六斋卑议》稿呈俞樾,请作序。《卑议》抨击程朱理学,主张变法维新,设立议院、开设报馆、兴办学校、振兴工商,托古改制,“著书专为世界苦人立言”。俞樾为其写了“书后”,评价《卑议》“议论卓然,文气尤极朴茂”。是时,因明年为慈禧六十岁诞辰,朝廷举行恩科考试,宋恕告知欲到北京参加乡试。俞樾回信:“足下以排山倒海之才,绝后空前之识,难有赏音”,建议“似仍以南闱为宜”。宋恕接受俞樾劝告,七月转赴杭州,参加南闱考试。“三场完毕,文甚得意”,孰料身发寒热,卧床不起,榜发不中,晦气之至。病稍愈后,即去探望曲园老人,“假舟假舆,赐食赐药”,受到真诚招待。本年浙闱考试首题题目“见善如不及”,宋恕把自己所作抄与俞樾。曲园老人评论:“气味深厚,议论崇宏,借题发挥,切中时弊。”次年(1984),是正式乡试之年,宋恕“屡败于南,思售于北”,准备赴北京参加北闱考试。甲午战争爆发,希望破灭,从此,他与科举考试彻底断绝关系。

  

  

  光绪廿一年(1895)正月,宋恕定居上海。次年(1896)四月,24岁的梁启超从北京来沪拜访宋恕,筹办《时务报》,梁启超任主编。十二月,梁启超从杭州请来章太炎。俞樾劝阻,章太炎不顾而赴上海任《时务报》主笔。是月十七日(1897.1.19),宋恕“始识枚叔于时务报馆”。不久,章太炎与梁启超政见不合,辞时务报馆回杭。宋恕十分钦佩章太炎既通经书,又懂“经世之理”,誉其为“俞门第一流”。章太炎也与宋恕相得,《自述学术次第》云:“三十岁顷,与宋平子交。平子劝读佛书,始观《涅槃》《维摩诘起信论》《华严》《法华》诸书,渐近玄门”。他称“炳麟少治经,交平子始知佛臧”,又称宋恕“性狂狷,任意气,不遇反为谦退”,“然其文辞,多刺当世得失”。章太炎愤离时务报馆,宋恕为之不平。光绪廿三年(1897)七月,《经世报》于杭州创刊,由宋恕、章太炎、陈虬等任撰述。宋恕伤暑,五旬卧床不起,粒米不入,章太炎两次来访。《经世报》办了几期,难以支持。宋恕商之章太炎,拟成立浙学会,公请曲园师出名领袖,总会立于报馆,支会立于各府县城。最终《经世报》没有有力者出面提倡,出到16期,宣告停刊。

  

  

  章太炎愈趋激进。光绪廿四年(1898)七月,《昌言报》在上海创刊,请章太炎主持笔政。宋恕当时写信告诉俞樾:“枚叔频见,师谕已先后袖示。此君颇有明于理而昧于势之病,然其志行之高,文章之雅,风尘物色,难得其伦。刻入昌言报馆,未卜能久居否?”此时章太炎写了《商鞅》一文,崇尚法家,指责“世独见鞅初政之酷烈,而不考其后之成效”。宋恕一贯认为商鞅之书“唯恐刑之不重,唯恐民之不愚”,于七月三十日答枚叔书,称“商鞅灭文学,禁仁孝,以便独夫,祸万世,此最仆所切齿痛恨,而君乃有取焉!”章太炎坚持己见,称“凡非议法家者,自谓近于维新,而实八百年来帖括之见也”。戊戌变法失败,谭嗣同等六君子被杀,章太炎仍在昌言报,发表《书汉以来革政之狱》,为改革者鸣冤;同时撰《祭维新六贤文》,锋芒毕露。清廷通缉之,章太炎避地日本。其离沪时,宋恕赠词:“林荒雾苦,莫复忆西湖,伤心极目,先辈射潮处!”次年四月宋恕《上曲园师书》称,“受业愁病交攻,形神日损”,“沪滨居民百有余万,枚叔一去,学者几绝”。

  

  

  光绪廿六年(1900)三月,日人馆森洪因章太炎介绍来沪结交宋恕,携日本先儒书多种,宋恕爱不忍释。五月,介绍馆森洪到苏州谒见俞樾。七月,唐才常组织的“中国议会”在愚园召开,宋恕、章太炎到会。章太炎提出“严拒满蒙人入国会”之议未被接受,当众剪辫脱衣,声明退会,作《解辫发说》,引孙中山为同志。宋恕劝说毋听。年末,宋恕与章太炎在上海相处一月,再次劝说不要公开反清。次年春,章太炎往苏州东吴大学执教,拜望俞樾谒于春在堂。孰料俞樾对其来访火冒三丈,斥责章太炎:“背父母陵墓,讼言索虏之祸,不忠不孝,非人类也!曲园无是弟子,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章太炎气愤难平,当晚写下《谢本师》一文,宣布断绝师徒关系。事后于八月,俞樾以《秋怀》四首索和,章太炎“如命和之”。光绪廿九年(1903),章太炎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并为邹容《革命军》作序,触怒清廷,被捕入狱。后与蔡元培等合作,发起光复会。光绪三十二年(1906),孙中山迎其至日本,参加同盟会,主编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在《民报》九号刊上公开发表《谢本师》一文。1907年,俞樾去世。章太炎在《国粹学报》上发表《俞先生传》,对老师的学术与人品都给予很高的评价。对发表《谢本师》事,章太炎也有悔意。他在写给孙诒让的信中说:“今见夏报,知俞先生不禄。向以戆愚,几削门籍,行藏道隔,无山筑场,悬斯心丧,寺在天之灵知我耳。”

网络编辑:雷鹏

言谈有缘 文章见赏  ——俞樾老人与其门弟子宋恕、章太炎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