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平报小记者  ->  小记者在线 -> 列表

县传媒中心小记者团研学非遗文化木偶戏

2021年01月21日 15:05:00 来源:平阳县传媒中心

  本网讯 (记者 戈诗瑶 编辑 朱晗) 1月10日下午,平阳县传媒中心小记者团走进县木偶戏保护传承中心,近距离接触了解木偶和木偶戏的“前世今生”,全方位感受木偶非遗文化的魅力。

  

  

  据了解,平阳木偶戏源于汉代,被誉为“戏曲之祖”。早在南宋时随宋室南移,艺人纷纷南下,随后即传入平阳。其于2008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偶戏扩展项目)名录,是我国的艺术瑰宝,也是平阳文艺的金名片,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当天下午,40余名小记者来到平阳木偶戏保护传承中心,在青年木偶剧演员周海霞姐姐的带领下先后参观了木偶制作场地、木偶服装制作室、木偶化妆间以及成品陈列室。亲密接触了木偶从“雏形”到最后成品的制作过程,领略了木偶制作的木工、彩绘、油漆、戏服裁剪、缝纫、刺绣、布景制作等制作技艺。

  

  

  在木偶陈列室里,色彩艳丽的“王母娘娘”、面目威严的“法海”、惟妙惟肖的“孙悟空”,引得小记者们哇哇连赞。周海霞姐姐结合各类木偶,向小记者们介绍木偶文化及木偶戏的发展历史,让小记者们更深入地了解木偶的世界。

  “木偶全是手工描绘,您觉得累吗?”“每个人都扮演几个角色呢?”“木偶戏的演员要经过多久的训练才能上台演出呢?”......参观结束后,小记者们纷纷向周海霞姐姐提出问题。通过采访,小记者们深刻体会到什么才是真正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正是表演老师们艰苦的训练,才有了现在精彩的成绩。“原来木偶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很丰富、很有趣。”小记者们参观后感叹道。

  平阳木偶剧团纪行

  平阳县传媒中心小记者团会员 小记者 伍煜硕

  周日的午后,天气寒冷。虽然有阳光照在身上,感觉还是冷飕飕的,但阻挡不了我去参加小记者活动的兴奋劲。今天我们要去的是平阳木偶非物质文化遗传中心。

  

  

  木偶剧团我曾经去过两次,不过都是前来欣赏木偶演出的,生动美妙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一直留在我的脑海中。近距离走近这个神秘的地方,就像去看望一位老朋友般亲切。

  在工作人员带领下,我们首先走进舞美道具室,顾名思义,这里就是木偶的诞生地。进入房间,如同进入了另一方“魔幻”的世界。抬头,映入眼帘的是挂在墙上已成型的木块。木块呈圆形,光溜溜的,还泛着亮白的光泽,原来这是木偶的头部,还能隐约看出木偶的五官造型。

  就是这一个个小小的圆木块,引发了我对木偶浓厚的兴趣。脑袋里不禁浮现出舞台上木偶逼真可爱的画面。下一个房间就是为木偶制作“衣服”的工作室。房间里到处都是花花绿绿的布料,看似一件小小的衣服,但从木偶的形体大小到剧本角色的需要,不同的服饰都藏着制作人员无数的汗水和心血。一件挂在门上的红色上衣,显得特别引人注目。一针一线整整齐齐的排列在一起,花纹巧妙的紧紧团簇着,给衣服增添了几分华丽的气息。

  

  

  木偶们在化妆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们依次画上眉毛,涂上口红,戴上头饰等工序。这样,一个活灵活现,惟妙惟肖的“木偶人”就出炉了。

  木偶戏是中国戏剧之祖。在陈列馆里,我们知道了最为珍贵的是明清时代的提线木偶。所谓的提线木偶,就是我们平时看到演员们在幕后用线牵引着木偶表演动作,一根线可以掌控很多动作,磕头、下跪、转身等等都能模仿着人们在生活中的动作。时间的流逝,并不能使木偶们失去自己独特的魅力,每一个形象的人物塑造,都带着传奇的色彩。木偶最早被称为傀儡戏,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木偶戏神是田都元帅,他从小热爱木偶,以木偶戏逗笑了太子。从此,他就声名远扬了。他的一生与木偶形影不离,为木偶戏发展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走进木偶世界,如果再欣赏一场木偶戏,那就更完美啦!

  我的木偶戏非遗研学记

  平阳县传媒中心小记者团会员小记者 杨意 指导老师:钱素形

  “木偶不木,十分有趣!”——这是我今天参加木偶戏非遗研学活动最直接的感受。

  木偶戏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文化!它有中国“戏剧之祖”之称,从最早用于“驱鬼”的“傀儡戏”,慢慢过渡演变到歌舞表演观赏,这是一个民间艺术发展与风情习俗相结合的传统文艺,它很有底蕴,很有魅力,也很有生命力!千百年能传承至今的,就是经典。

  

  

  木偶的制作工艺非常高超精湛!我们今天参观了平阳木偶戏保护传承中心的舞美道具制作室、服装制作室、化妆室以及陈列室,近距离观赏到从原生的木头、泡沫到一个栩栩如生木偶形象诞生的过程。木偶绝大部分的制作都需要匠人老师们手工完成,粗旷原木的雕刻、生动神情的赋予、精致妆容的打造、绝美戏服的设计……每一个步骤我们都看得津津有味、赞叹不已,我觉得每一位制作木偶的匠人,都身怀绝技!

  木偶戏的表演非常独特精彩!虽然我们今天很遗憾,没能亲眼观赏到木偶剧的演出,但是通过工作人员的解说演绎,以及陈列展览馆的实物展示,我还是能体会到,木偶剧的表演绝对是一门高深技艺,一个木偶通过十几根甚至几十根的线提拉牵引,就能行走、跳跃甚至飞翔,可以蹲,可以坐,可以做各种动作,人类的十根手指很神奇地赋予木偶生命力,栩栩如生,精彩纷呈!

  木偶戏的传承与创新非常有意义!经过千百年历史沉淀的木偶戏文化,有着深厚的底蕴,它有着独特的不可代替性,现代木偶戏的表演更加丰富多彩,除了各种戏剧、话剧、歌舞剧,还有儿童剧。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很多年轻人也投身到发展木偶戏文化中,新鲜血液的注入带来更多与时俱进的创新与融合,不忘经典,传承经典,超越经典!

  这次木偶非遗研学活动时间很短,我还有点意犹未尽,我希望下次有机会可以步入剧院完整地观赏一整出木偶剧,也许以后,我和木偶戏能产生一段有意义的不解之缘也说不定哦!

  

  

  采访木偶制造

  平阳县传媒中心小记者团会员 小记者 陈钦浩

  大家肯定听说过的鼎鼎大名的木偶剧吧,那些个木偶个个美轮美奂,巧夺天工,精妙绝伦,栩栩如生,真像一个有生命的活人。可这么美的木偶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呢?我作为传媒中心的小记者走访了木偶制造中心。讲解员小虾姐姐为我们讲解了木偶的“出生”环节,首先要用泡沫做身体,由雕刻师仔细地用刻刀刻出木偶的头,手,脚。把它们安装到身体上。然后要制作衣服,虽说织布机能织出衣服,但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衣服,像那些雕花刺绣都得一针一线,手工缝上去。听到这里,我不禁问:“你们这么辛苦觉得累不累呢”?小虾姐姐回答:“虽说制作木偶费体力,也费脑力,但也是快乐的,这是一种你们体会不到的快乐,等你们成为下一代木偶人,你们也就会知道了。”

  我被感动了。就是这一代“木偶人”不怕苦不怕累的传承,木偶剧团才在国内外获得这么多的奖项,成为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研学木偶

  平阳县传媒中心小记者团会员 小记者 林抒卉

  上周日,我去参加了“小记者活动”——参观木偶剧团。这天,天气晴朗,到了木偶剧团,就看到老师在指挥着我们排队,等全部人到齐,老师说:“今天给你们讲解木偶的是青年木偶剧演员‘小虾’姐姐,接下来就由‘小虾’姐姐来带领你们参观吧!”我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转向了漂亮可爱的小虾姐姐。小虾姐姐先带领我们参观了木偶制作工作室,这是木偶出身的地方。我的眼睛被吸引住了,里面摆满了木偶,有男的、有女的、有老的、有少的,男的很帅气,女的很漂亮。小虾姐姐问:“你们知道木偶想要出众,哪个部位最重要?”我们回答:“是头。”小虾姐姐夸我们聪明,说我们一猜就准。然后又带我们参观了木偶化妆工作室,在这里小虾姐姐向我们介绍了如何给木偶化妆,如何让木偶变成一个有灵魂有个性的木偶,我们听得津津有味。最后我们参观了木偶的更衣室。更衣室里摆放着木偶的服装和头饰,这些服装和头饰太漂亮了。更让我惊讶的是,小虾姐姐告诉我们这些服装和头饰都是老师们亲手制作的,我不禁感叹老师们的手艺真是巧夺天工!

  

  

  这一天真是收获满满的一天!

网络编辑:雷鹏

县传媒中心小记者团研学非遗文化木偶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