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文化文学 -> 列表

平阳工匠|周福楣:绚丽乡愁的描绘者

2021年01月12日 14:31:45 来源:平阳县传媒中心

  本网记者 徐远虑 编辑 王秀华

  壁画,顾名思义,是直接画在墙面上的画。它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作为建筑物的附属部分,壁画的装饰和美化功能使它成为环境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周福楣是我县为数不多的壁画艺人,37年来,他在“五彩世界”中保留着一份独特的情怀,始终不愿放下手中的笔。

  

  

  因为喜爱所以选择

  出生于1970年的周福楣,是土生土长的昆阳镇上林垟村人。从小喜欢画画的他,经常拿着笔画各种图案。“我是天生就喜欢画画,小学的时候,只要有比赛,都会去参加,并不是想要拿到什么成绩,纯粹只是出于喜爱。”周福楣告诉记者,他对绘画的喜爱是与生俱来。这种喜爱是他走上壁画这条路的推动剂。

  生活在江南的周福楣,对于船只并不陌生,而儿时的他,总是喜欢看那些在河道中穿梭的船只,因为他喜欢船只上画着的戏曲人物。“记得8岁时,我无意中看到了一位老师傅在给一艘船的船体作画。他将家乡戏中的人物画到了船上,当时我便觉得非常漂亮。它深深吸引了我。”14岁那年,周福楣成了一名油漆学徒。当时的油漆工除了刷漆外,还能在不同的物件上绘制些装饰性的图案,犹如他8岁时见到的那样。

  由于有着儿时的绘画基础,周福楣跟着师傅学习油漆工艺的同时,还可以帮师傅进行“漆画”绘制,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以前用的都是原始漆,是从漆树割取的天然液汁,不仅具有耐潮、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殊功能,对人体那是绝对无害的。”周福楣说,随着科技的进步,化工漆逐渐替代了原始漆。因化工漆气味较重,又担心影响身体,他放弃了这份从事了16年的职业,重新规划起自己的人生。

  

  弃笔从商情愫未断

  30岁的周福楣放下手中的笔后,便远赴深圳经商。而就是在深圳的数年时间里,他收获了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那是在深圳做生意时,被誉为‘中国油画第一村’的大芬村就在附近。我趁着闲暇时间,会去村里走走,跟着许多大师学习油画和书法。”他一边做生意,一边学技艺。在深圳的几年时间里,周福楣的绘画和书法水平有了质的提升。他告诉记者,“虽然那几年我没有从事相关工作,但正是那几年的学习,让我的技艺得到了全面提升。”

  几年后,怀揣着心中的梦想,周福楣回到了家乡。之后,他又跟着书法家吴招廉学习书法,并毅然选择从事壁画创作。“书画本一家,在壁画绘画过程中,书法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心想在壁画上做出点成绩的周福楣,开始对壁画进行了深入研究,他告诉记者,“以前的壁画以线条为主,多为戏曲人物,画风和工笔相似,后来受油画影响,呈现得比较写实……”说起壁画,周福楣总有讲不完的话,正是出于心中的那份热爱,才能让他兜兜转转多年,又重新回到梦开始的地方。

  

  默默坚守渴望传承

  如今,周福楣奔走在温州各地绘制壁画、创作墙绘。在他看来,从事壁画行业最辛苦的便是风吹日晒和高空作业,而他毅然克服,默默坚持,时常一个人拿着画笔一画就是一整天。看着一幅幅作品在自己一笔一划的勾勒中变得生动绚丽,他所有的疲惫与艰辛都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对于壁画,尤其是在庙宇宫殿中创作时,周福楣格外严谨。“往往这些壁画,都是要结合历史。绘画者要深入了解历史,结合历史发挥想象,从人物坐骑到手中兵器,再到盔甲、人物神态,都要如实画出来。”周福楣说,对于庙宇宫殿的壁画,一般一幅都要画上一个星期,难度较大的甚至要画上半个多月,而经过他一直以来的研究与创作,一个体裁就能画出十几种不同的场景。

  据周福楣介绍,目前,我县从事壁画行业的艺人非常少,而且都是上了年纪的老艺人,对于这门技艺的传承,他心中有着许多的感叹与惋惜。“由于壁画学习花费时间长,工作辛苦,如今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学,也有不少人学习了一段时间就改行了,不愿意继续学下去。”尽管如此,周福楣仍在自己的“五彩世界”里前行,他希望用自己的双手,多画几幅壁画,让更多人知晓这门手艺,让壁画为家乡的建设添彩增色。

网络编辑:张超霞

平阳工匠|周福楣:绚丽乡愁的描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