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文化文学 -> 列表

平阳人的冬至软糯香甜

2020年12月23日 14:58:00 来源:平阳县传媒中心

  本网记者 何静 编辑 王秀华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在冬至前,记者已经能在各大菜市场见到磨好的糯米粉、芝麻馅、红糖黄豆粉等等,超市及各小卖部也早早备足了货,芝麻馅的、果味的……甚至有浇芝麻酱的,让人看花了眼。

  

  磨粉制作汤圆

  今年88岁的谢锦芳老先生一辈子住在昆阳镇东门街。过去到了冬至,他就拿着粮票到粮站(普音堂巷)购买糯米。他一家五口人,粮票够换2.5公斤糯米。那时候再穷也要弄到糯米粉,让家里人都能吃上汤圆。要是遇上青黄不接,乡下的亲戚会送来糯米“接济”,以保证在冬至这一日大家都能吃上汤圆。

  

彩色汤圆 叶长函 摄

  

  据谢老先生回忆,那时候,街坊邻里总有那么几户人家有小石磨。冬至前夜,大家便排着队借用。用粮票换来的糯米和黄豆被堆在磨盘上,顺着磨眼慢慢滑入上下磨板咬合处。磨盘转动间,糯米和黄豆被研磨成粉。手磨糯米粉有讲究,粉质要均匀,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湿,还要不软不硬。糯米粉经揉搓成圆形,滚上黄豆粉,就成了平阳人家家户户冬至必吃的麻糍。前一天磨好的糯米粉,第二天一大早就得做成汤圆。要是过了冬至再张罗,用这些粉搓成的汤圆就发酸了。

  

  一家人揉汤圆

  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谢老先生已经可以在龙河市场买到糯米粉和豆粉了。那时候已经不再需要粮票,石磨盘也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但是现成的汤圆在市场上是几乎买不着的,大家得亲手搓汤圆。干糯米粉里加点水,在手上搓团,搓好的大团滚成条,摘成小剂子,再一个一个搓得圆溜溜,放到铺了湿毛巾的砧板或篾盘上。大冷的冬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揉汤圆。大人们揉出的汤圆均匀漂亮,而小孩子们揉出的汤圆扁而粗糙,个头参差不齐,在一堆汤圆里显得十分突兀有趣。

  谢老先生告诉记者,过去生活艰苦,因为担心吃了甜汤圆会黏牙、烂牙,所以几乎家家户户的桌上都有咸汤圆。猪油在锅里烧热,切成条状或块状的盘菜趁热下锅,加人汤水烧滚,滑入汤圆,等它们一个接着一个上浮,就可以出锅了。

  小孩馋,大人忙。这一天,长辈们里里外外地忙转,不仅是围着锅灶转,还要忙一件极为重要的大事,那就是祭祖。按照平阳人的传统习俗,立冬到冬至要烧几样小菜,以告祭先祖。祭祖过后,汤圆才上桌。咸汤圆和甜汤圆虽然不是同一个碗,但一家人要同时享用,寓意团圆。

  

  麻糍香甜可口

  平阳人只要说到吃汤圆,就不能不提麻糍。对于在外头漂泊的平阳人来说,麻糍二字就是最动听的乡音。吴女士告诉记者:“记得在外读书时,有一年的冬至,我特别想念麻糍,却苦于买不着。后来听说一家平阳人开的店里有买,我忙跑过去一看,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伍,里面几乎都是平阳人。”

  

麻糍 兰娇娇 摄

  

  麻糍又甜又香的奥秘在于汤团外层裹着的豆粉。而这豆粉,是由黄豆和红糖经细细研磨而成,黄豆粉的香和着红糖的甜,简单又独特,令人回味无穷。

  如今,在超市、菜市场等处都能买到现成的汤圆,用手机扫码便可完成支付。短短几十年时间,世事变迁,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冬至这个传承已久的节俗也在不断地简化,汤圆和麻糍已不仅仅只能在冬至能吃到。

网络编辑:周昌均

平阳人的冬至软糯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