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历史 -> 列表

埠头亭,古老水头的历史印记

2020年12月18日 14:49:51 来源:平阳县传媒中心

  黄进峰 图/文 编辑 王秀华

  据民国《平阳县志·建置志》载,水头镇古属宰清乡,宰清乡辖四十一、四十二、四十三、四十四,凡四都。古代都里划分一般皆以自然地理境况而来,而近代至今,随着政治经济形势调整的行政区划则显得较为错综复杂。现在水头镇的城区位置基本处于过去宰清乡四十四都之地。民国《平阳县志·宰清乡》载,四十四都包括三桥、麻车、水头、上林坑、寺前、江边等,又在“水头”下加注说明,水头有市,旧志曰径口市。水头有市,这个“市”相当于集市,也就是人们经常挂在口头的“水头街”。水头地名有文献记载,可以溯源到明代中期蔡芳的《游南雁荡山记》。

  民国之前,或者说改革开放之前,水头街的城区结构和范围差别不是太大。我们这个地方,过去交通大多依赖水路。老水头街主要就是一条临径水而居的街道,位于“隔岸溪”北岸。

  

埠头亭

  

  古埠头亭

  平阳自古分南北港。所谓“港”,就是有河可通潮汐,两岸夹束,而舟楫可至者。南港,路通福、宁,流域之地田畴宽畅;北港,则可以达文成、泰顺、丽水以至福建东北之地,其间高山峻岭、崎岖百折。清顺治末年,沿海迁界。平阳大量的海边居民迁移内地、山区,经过数十年的休养生息,人口蕃滋,经济繁荣,原来的穷乡僻壤几乎被开垦殆尽。

  北港内山出产的竹木、丝麻、靛蓝、烟茶、桐漆等农副产品源源不断地通过水陆交通汇集水头街进行交易。外埠的鱼盐、蜃蛤、毛皮、缯帛以及金银、铜钱等又顺潮涌入水头街埠头下。当时,水头街店肆鳞次栉比,街衢如胡同,道路宽不及一丈,对面的屋檐几乎相接,如同大家今天见到的顺溪镇老街一样。

  乾隆三十年(1765)至三十五年(1770),何子祥连任平阳县令。何子祥是平阳历史上屈指可数的贤县令之一,他在任内至少为水头人民做了两件好事,一是重建林坑山“环青书院”;二是为水头街修建了埠头及埠头亭。

  水头街老埠头为鳌江上游最后一个客货运船埠。在当时,它关系到北港三乡人民的经济和生活。水头街老埠头位于现今水头镇中街埠头殿前。何县令到水头街时,水头街埠头还是个泥埠头,没有任何人工建设。水埠之下,年深日久,泥沙堆积渐高,潮涨船抵岸时,船夫总是催促行人匆忙登船,不论老少妇孺,像赶鸭子上船一般;潮平则开船,不敢恋栈,唯恐潮退舟胶。

  有时,乡下人候船,半夜就来,清晓犹群坐于人家屋檐之下。何县令有心想新建一个埠头亭,同时修葺河埠。由于水头离县城较远,行政监督、传达能力较弱,需要一个急公好义之人加以倡导。何县令从士绅口中得知,凤卧湾乡绅黄维雅是个合适人选,家里经济条件好而且为人慷慨好施。于是,他委婉地向黄维雅提出这事,不料,黄氏一口应承。黄氏只是提出建亭容易,苦于没有亭基,何县令便做了工作调查,择埠头岸边一间房子,动员他拆迁补偿;另外二间房主为叶其发,房屋用来出租,而房基则为官地。何县令打算以房子造价费补偿叶氏,拆迁后让出地基造亭。叶氏也很有善心和见地,干脆向何县令说自己不要拆迁费,愿意捐献。何县令“速战速决”,当即令夫役进行拆运,清出地基。

  乾隆三十三年(1768)腊月,黄维雅择吉兴工,度地量材,准备木头与陶瓦。由于水头是个易受台风侵袭之地,亭柱全部用石材;溪岸水满,基础易于受潮,也用石头驳坎,巩固基座。埠头亭的样子,非如今天常见的圆亭、方亭或亭连廊结构,而是比较简朴实用的半廊半屋——亭榭样式,共有三间。亭基立柱,栋榱相连,屋顶盖陶瓦,进出有门,加上粉刷彩画,人物雕刻,整体清爽美观。新建埠头亭,前临闹市,后濒径溪,亭内地面可容纳百人卧休,还可以凭窗俯瞰河侧,造型也颇“轩轩楚楚”。

  旧埠头本为狭窄的泥泞之地,经拓而宽之,采用灰浆灌砌山石,牝牡相衔,高低安排台阶,长约几丈,一直通达河心。

  埠头和埠头亭工程,在黄维雅叔侄的带头和监督之下,经过两个月时间即以告竣。人们登上埠头亭,凭轩可数“雨蓬云樯”,畲民山客更是喜出望外,接踵而至,以埠头亭为依归,不再以夏日酷暑为可畏、严冬霜朝为可憎,自此免于风雨霜露之苦。

  此亭落成,何县令相当高兴,不但写下了《北港水头造路亭记》这篇文章,还特赐对联一副,镌刻于亭柱之上,曰:“藉温好似被千幅,乘快恰逢风满帆。”另外亲题“悦来”二字作为亭额。

  工程共费钱300余缗。300余缗即300余吊铜钱。1吊铜钱一般为1000文。如果按清初银钱兑换计算,1两白银可兑换700至1000文铜钱,300余吊钱,至少要白银300至400两之间。

  何县令捐薄俸白银5两;黄维雅一家捐工程造价约一半;其余则由其他士绅和商人赞助。协助黄维雅完成工程的还有其侄(孙)辈黄国龙、黄宗赵、黄士律等。

  

乐余亭

  

  凤卧湾三黄

  关于何县令在《北港水头造路亭记》中所提到的黄维雅及其侄(孙)辈黄国龙、黄宗赵、黄士律这几位人士,笔者走访了凤卧湾黄氏宗亲会黄经洪先生,在其帮助下,查阅了《凤卧湾黄氏宗谱》。谱载:

  黄维雅,岁进士(贡生),钦授两次乡饮大宾。字仲望,号俨然。生康熙己卯(1699)闰七月,卒乾隆丙申(1776)十一月。黄维雅带头造埠头亭时,年龄已70岁。

  黄士律(侓),国学生,字月品,生乾隆壬戌(1742)十一月,卒乾隆壬辰(1772)六月。造埠头亭时,年龄27岁。系贡生黄维云之孙。

  黄国龙、黄宗赵二人,宗谱里没有他们的名字。据黄经洪介绍:埠头亭,族内相传是由凤卧湾三黄——黄维云、黄维诰、黄维雅三兄弟出资建造的。这说法与何县令所说埠头亭捐资“黄君一家约出其半”也没多少矛盾。三兄弟的父亲黄世阳,字伯冠,庠生(秀才)身份,康熙辛酉(1681)入泮,时年24岁,属北港乡贤;三子同贡时,温州府宪及浙江督学有《联镳射策》《三凤齐鸣》匾额相赠。二匾额原悬挂于黄氏祖厅前罗,在文革间被毁。

  黄维云(1683-1761),字仲清,号直庵,贡生。黄维云与乾隆平阳教谕卢镐有交情,卢镐曾为其作《黄直庵传》并题赠《德高望邵》牌匾。

  黄维诰(1687-1759)字仲训,号慈庵,岁进士(贡生),举乡饮大宾。乾隆浙江督学邓钟岳曾为黄维诰题赠《文元》《诗礼承传》两个匾额,至今仍悬于浃冈祖厅。

  

埠头桥

  

  埠头亭现状

  2005年在水头镇政府支持下,由凤卧湾黄氏宗亲集资,历时一年,耗资人民币70余万元,在原埠头亭遗址上(比原址缩小)建成占地面积132平方米,前宽约7米,后宽约9米,长约16.5米的三层结构钢混浇铸现代建筑,样式为楼居,顶建凉亭。该建筑毗邻水头镇老人协会“乐余亭”。

  何县令当年所赐“悦来”匾额早已不知去向,现在,直接冠名为“埠头亭”,处于水头老街——中街下首,埠头殿斜对面。

  何县令所撰对联:“藉温好似被千幅,乘快恰逢风满帆。”当年建亭时,已被镌刻于亭柱之上,现存上联“藉温好似被千幅”的石柱,下联“乘快恰逢风满帆”的石柱已不知所在。黄维雅亲撰的对联为:“市井交流过客至,街衢谈笑游人来。”现存下联“街衢谈笑游人来”石柱,上联石柱“市井交流过客至”已不知所在。

  2005年重建时,何县令的上联和黄维雅的下联竟被凑在一起,变成“藉温好似被千幅,街衢谈笑游人来。”放在埠头亭进门正中。

网络编辑:张超霞

埠头亭,古老水头的历史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