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文化文学 -> 列表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公共文化服务添彩全面小康

2020年11月20日 14:39:22 来源:平阳县传媒中心

  本网记者 林子婧 编辑 郑振国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机载体。我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从2018年起步,3年来,坚持立足本县实际,初步建成具有平阳特色和示范效应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添彩高水平小康精神文化生活。

  

  挖掘文化优势 增强群众文化获得感

  让小康生活更具“滋味”,不断完善、提升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高质量的文化供给增强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是必不可少的。

  随着新的县文化艺术中心建成投用,新图书馆、新博物馆、木偶生态文化园、南拳文化园主体工程全面完工,平阳的重大文化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各类公益课堂百花齐放,各类文化创意、文化休闲等新兴文化产业悄然兴起。如今,一份份蕴含希望、温暖人心的公共文化服务离平阳的百姓也越来越近了。

  

  

  我县在全县范围内建立了县级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体系,建成开放乡镇图书分馆16个、文化驿站20个,拥有城市书房9个、百姓书屋4个、文化礼堂291个、农家书屋128个。县图书馆、县文化馆全部达到部颁一级标准,图书馆各项数据指标皆实现达标,我县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走在了前列。

  多年来,基层文化设施服务建设的好消息不断从平阳传出,10个综合文化站得到扶持提升,打造具有特色的“一镇一站”,成为镇级的文化地标。全县453个村(社区)设立文化礼堂或基层综合文化中心,设置率100%。值得一提的是,山门镇、顺溪镇2个省级公共文化服务重点镇,23个薄弱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任务全面完成,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我县围绕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美平阳等主题,我县创作了诗歌、美术、书法、摄影、戏剧等文艺作品835件,获得省级以上荣誉104项。其中,小品《京巴小白》获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资助立项,大型传统木偶剧《高机与吴三春》入选浙江文化艺术发展基金资助项目,歌曲《畲山踏桥》获省第十七届音乐新作演唱演奏大赛金奖,群舞《绷鼓工》获省群众舞蹈大赛银奖。以纪念浙江省一大召开80周年为契机,打造大型红色主题歌舞诗剧——《浙·一抹中国红》,首演获得巨大成功,受到各界广泛好评。

  

  把握群众需求 优化公共文化产品供给

  近年来,我县不断丰富文化产品服务供给,创新服务方式,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服务,文化服务送到家门口。2018年以来,累计送戏下乡1456场、送展览讲座1070场、送书118636册、送电影18006场、跨县文化走亲25场。县图书馆每周开放时间69小时,县文化馆62小时、博物馆56小时,乡镇综合文化站每周开放时间42小时。

  此外,乡村艺术团、艺苑星空、市民文化节、艺路同行、会文讲坛、一镇一品等文化活动又成为我县的文化新名片。

  我县通过“单独建团、邻片组团、互补连团”的方式,鼓励吸引乡村文艺爱好者加入艺术团,2018年5月,成立全市首个乡村艺术团雅山元洲乡村艺术团。目前,我县已设立县级乡村艺术团总部和16个乡镇乡村艺术团总团,乡村艺术团总数达256个,团员13452人,实现全县453个村(社区)全覆盖。乡村艺术团的演员们以一场场精彩绝伦的才艺大比拼火遍全县,晋升为村民心中的“新网红”。创作题材取自乡村,演员是普通百姓,这样的“大手笔”和“草根性”,让基层群众成为文艺活动主角,老百姓既当观众,又当演员,变“独乐乐”为“众乐乐”。

  

  拓宽服务渠道 实现公共文化资源共享

  “来,跟上节奏,我们一起练习舞蹈的基本步伐。”市民陈阿姨努力跟着手机里的老师学习舞蹈。同样,不少的市民也在家里,跟着县文化馆“网上公益课堂”里的老师,巩固复习基本步伐。

  “今年疫情期间,我县文化惠民活动大部分改为线上举办,通过互联网为群众提供了大量文字、音视频等数字资源,满足群众在特殊时期的精神文化需求,又展现了平阳人民抗击疫情、助力复工复产的良好精神面貌。”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当下,公共文化服务与科技融合发展日益密切。我县积极推进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例如,县图书馆建成数字图书馆,县文化馆推出“文化慕课”,县非遗中心打造数字非遗馆云展厅平台,县苏步青励志教育馆推出“掌上苏馆”,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新模式,并成功建成3个地方特色数字资源库。

  在数字资源基层服务力方面,全县各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配备数字设备,确保文化场馆无线wifi全覆盖,能为村民实时提供电子阅览、信息查阅、视听等服务。同时,加强数字资源服务下沉,县级公共文化机构数字资源免费提供给基层文化场馆使用。

  现在,平阳的大街小巷,坐在家里的人少了,散步健身的人多了;打牌的人少了,跳“广场舞”的人多了;听吵架声少了,听“村村响”广播的多了;传播不良信息的少了,看书读报的人多了。

  小康路上,平阳的文化味儿也愈发浓郁了。

网络编辑:雷鹏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公共文化服务添彩全面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