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文化文学 -> 列表

昆阳镇蒙垟村600多年罗汉松重获生机

2020年11月17日 12:33:06 来源:平阳县传媒中心

  本网通讯员 蔡新祥图/文 编辑 王秀华

  位于昆阳镇甸阳山蒙贯殿前的罗汉古松是我县地方古迹中最佳的人文景观之一。不久前,这棵由平阳历史名人吕洪亲植,拥有600多年历史的罗汉古松生了一场大病,因为救护及时,它才幸免于难。

  

  古松背后的故事

  相传,这棵罗汉松是平阳历史名人、明代进士吕洪亲植。吕洪(1417-1485),昆阳西门雅山人,明中期著名政治人物,字大正,号晋斋,景泰五年(1454)进士,先后任十三道广东道监察御史,江西巡按,掌十三道题奏兼管三法司刑狱、监督全国科举会试考场、总理各道题奏昭议、云南按察副使、广东按察副使、按察使(正三品)。

  据传,吕洪少年曾在杨府殿内发蒙读书,高中进士衣锦还乡时,在殿内亲手种下这棵罗汉松,称该殿为蒙贯(馆)殿。现今,这棵罗汉松高约15米,树干直径约1.5米,三个成人合抱有余,树身如虬龙缠绕,枝叶蔽日,郁郁葱葱。

  今年3月,网友陈志造发了这样一条信息:“平阳昆阳镇蒙垟村一棵国家一级古树罗汉松,去年开始出现树叶枯萎、落叶的现象,呼吁林业部门尽快保护救治。”陈志造是蒙垟村人,他说:“当时我没在意,以为是冬天到了自然的现象。后来受疫情影响,我在村里待了一个多月才觉得不对劲。”往年他回家后,都会到古树那里拍照留念。而这次,他发现古树跟往年相比,树叶掉了很多,部分树枝还枯萎了。

  

病中的罗汉古松

  

  笔者看到该消息时,该罗汉松的树叶枯萎近80%,危在旦夕,故写下《平阳蒙垟村600多年罗汉松亟须救治保护》一文,呼吁有关部门尽快进行救治。

  

罗汉古松重现生机

  

  古松救护过程

  罗汉松病危的消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时回乡平阳籍北京林业大学蔡凌豪教授专门致电中国林木权威专家沈应柏教授。沈教授第一时间发来回复:根本原因是受地面硬铺装(水泥)影响,(树根)不通气、透水;树干及上部枝条有腐烂、空洞;营养缺乏。他还提出了抢救建议:“由于古树未处于交通要道,建议将通气砖全部去除,辐射状挖三条复壮沟,改良土壤,施有机肥,加生根剂;树池外建木栏栅保护;修补树洞。复壮沟100厘米深、60厘米宽。(粗)1厘米以上的根必须保留,尽量不伤须根。要使用完全腐熟的有机肥。”

  县资规局与昆阳镇第一时间联系省、市专家进行会诊。经初步鉴定,因古树附近浇了水泥,导致土地固化,影响古树吸收营养。古树周边的水泥地被撬开后,浙江农林大学古树救护有限公司的专家对罗汉松进行了抢救性保护。

  从6月底至7月中,浙江农林大学古树救护有限公司施工人员为罗汉松进行修护,修剪枯萎树枝,涂上保护剂,打掉树底下水泥铺装,翻新泥土……

  “我们把烂根挖起来,再把土壤消毒、清换掉,让好的根生长。上面还要进行树木的修剪,保证养分供给。”浙江农林大学古树救护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宋志明介绍道。完工后,昆阳镇将派遣村民对古树进行看管,定期汇报。同时,浙江农林大学古树救护有限公司的专业人员将对古树进行不定期观测。

  

  古松恢复情况

  日前,笔者与同道李起阁、陈志造驱车前往昆阳镇甸阳山蒙贯殿,看望该罗汉松。从现场来看,该树基本已重获生机,正在逐渐恢复生长。

  笔者看到,古树枯萎部分已被切除,水泥地面已经全部挖除,泥土被翻新并种上了植被,树干上的腐烂空洞已修补,树池外建木栅栏,并盖上了20余米高的网罩。从树下看去,古松的枝干包着绿色的植物绷带,生根剂正缓缓注入树下,枝干上的小枝条绿意颇浓。从目前来看,这棵古松树基本上是保住了。

  在我们观察古树的时候,不时有村民前来观看。这棵古树陪伴了他们多少代人?如今重现生机,最有感触的应该是他们吧!

  这棵罗汉古松能得以救治,是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结果。正是因为热心人士的呼吁和帮助,相关部门的及时回应,才有了这个令人欣慰的结果。

网络编辑:张超霞

昆阳镇蒙垟村600多年罗汉松重获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