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民生 -> 列表

口传心授,传承古建技艺

2020年10月16日 16:30:47 来源:平阳县传媒中心

  本网记者 何静/文 林彦海/摄 编辑 王秀华

  在我县顺溪、水头、萧江等乡镇,至今仍然保留着一些古建筑。这些古建筑主要以杉木、松木及名贵木材等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梁柱结构作为屋架的重要部分,通过相剥、柱屋、过间、宕剥、中条、仝令、斗令、忝头、子架、瓦橼、横梁等传统榫卯衔接,采用木柱、木梁构成房屋的框架,依靠斗拱、横梁、楣梁、门柱等结构纵横交错着支撑,能够屹立百年而不倒。

  

  

  在平阳的古建筑中,多见猫梁、腰子梁。猫梁是在梁角处雕刻小猫造型,分为平猫、爬猫。平猫呈蹲伏状,有长尾和匍匐的身躯,爬猫则生动雕刻出向上爬的样子,工艺精细。梁上的猫象征着平安祥瑞,有趋吉避凶之意,也因此成为宫殿、庙宇中的“常客”。腰子梁则取自“猪腰子”,这种横梁状似圆筒,中间圆滚滚,两端略细,状似年猪的腰部,多用于宫殿主殿部分,蕴含着吉祥富裕的美好寓意。

  古建筑技师们凭借多年经验,熟稔地掌握了各种建筑结构相互架构的配比。我县的古建筑就凭借这些特色,在江南古建筑营造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十年出一个“老师头”

  近日,记者来到青街东坑村,见到了正在“水口宫”建设工地上忙活的古建筑师林彦海和颜毓文。据介绍,该工程于今年7月开工,为天宫式古建筑,设有主殿、戏台和厢房,共有包括戏台柱、阴柱、阳柱在内的42根木柱,并雕有九龙、九凤盘顶,工程浩大,预期10个月完工。

  

  

  得益于现代机械工业的发展,古建筑营造不再只依靠人工搭建,除了斧子、锯子、长刨、短刨、凿子、锤子、墨斗等工具,还有数台大型刨木机器参与辅助应用。而获得“准入”资格,在现场忙活着的20多名木匠师傅们,最年轻的超50岁,工龄至少10年。

  “现代建筑与古建筑的不同之处在于架构。以础柱为基,依山建筑,横梁为其架构,不仅冬暖夏凉、抗潮保湿、透气性强,还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林彦海介绍,老一辈的匠人不用图纸,口传心授,榫卯结构如何配比,多少跨度的长宽能够稳固建立,全靠经验。即便学过建筑学,没有在工地上摸爬滚打个十来年,仍旧可能画错图纸。如果设计图纸上的错误没有及时纠正,教训是惨痛的。

  之前在某项景观工程中,工程进行到一半,林彦海发现图纸出现错误。“当时图纸画的两根木材,一根朝上,一根朝下,我说这会塌下去的,对方工头不相信,我说你坚持按这个图纸,我就不参与了。”林彦海回忆,因为古建筑构造的受力和现代建筑不同,像这样的“争执”在古建筑工地上常常发生。

  林彦海告诉记者:“有句行话叫‘十年出个老师头’,三五年才把刀锯、斧头摸熟,真正掌握木建筑架构技巧至少要十年。”熟练的木工,一斧头下去多少厘米,下刀之前心中有数。因为常年和木头打交道,木工师傅们的手指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歪”,这是使劲拿着工具过程中不知不觉形成的,不觉得疼。

  

  

  一辈传一辈

  从15岁师从他父亲和师公“一鸣”师傅至今,林彦海已经在古建筑的工地上待了50多年。“很奇怪的,你喜欢做什么,做这件事情记忆力就特别好。”说到这里,林彦海笑起来,坦言自己是个“很没记性”的人,但只要一站到工地上,工人们刚刚打了几个桩,接下来要用几个木头,他心里明镜一般,从不出错。

  工地上的日子起早贪黑,林彦海觉得不算辛苦,他早已习惯。而眼下,他最担心的是传承。

  林彦海发现,40岁以下的年轻人在工地上早已“消失”。虽然很多年轻人去学习现代建筑学,可钢筋水泥工程和古建筑营造毕竟是两回事,榫卯结构如何契合、长宽深度如何搭配,理论再丰满也只能讲到点上,学深悟透还要在工地上“敲打”。

  早年,师父带徒弟靠口传心授。林彦海记得师父的“严”。“师训”第一句是“做人要规矩守信,说一是一”,不然早晚砸了招牌。第二是要吃苦,行业现状是建筑行业入门时间长,没有可观的收入,学徒要能熬得住,也要真心喜欢。“那时候跟师父,我们烧饭端碗,什么事都做过。如果师父交代的任务做不好,那是要打、要罚的。”

  谈到传承,颜毓文和林彦海表示,这是他们共同的愿望,也是当前迫在眉睫的事。“平阳的古建筑行业,能进场开工的师傅平均年龄都60多岁了,怎么能不着急?”他们说,最想做的事情是设立培训基地,按本地特色编写教材,带出一批年轻人。他们还希望,年轻人能把现代的软件技术融进古建筑营造中,将前人的经验用可观的三维图、清晰的细分讲解表达出来,丰富平阳的古建筑文化宝库。

网络编辑:谢天涯

口传心授,传承古建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