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快讯 -> 列表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产业扶贫,让脱贫致富更精准

2020年09月08日 10:29:00 来源:平阳县传媒中心

  本网记者 万鑫 编辑 郑振国

  近日,闹村乡花边生产厂房折股量化扶贫项目通过了县农业农村局的立项。该项目实施计划下达后,将进入全面施工阶段。该项目是以由闹村乡12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抱团注册成立的花边产业经营开发公司为实施主体,在当地政府的监管下,向县城投公司购置花边生产标准厂房,预计每年收益185万元。收益的70%将用于各村低收入农户分红、发展生产和生活救助,30%用于村小型公益项目和集体经济。

  这是我县大力推进产业扶贫,种下“产业树”、拔除“穷根子”的一个缩影。

  简单地给钱给物只能救急解渴,产业扶贫才是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和长久之计。从光伏发电到来料加工,再到重点帮扶村“抱团取暖”,近年来,我县聚焦产业扶贫打出了一套组合拳,扶贫产业数量及类型逐年增加,兴产业、促就业、扶创业的支持力度逐渐增加,增收结构逐渐优化,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占比提高,资产性收入愈加稳定,铺就了一条条增收致富路。

  光伏发电,助“低收入”过好日子

  鳌江镇山碧村位于梅溪社区西部山区,海拔500多米,是省级重点帮扶村,也是“鳌江镇光伏发电第一村”。2017年前,该村年人均收入只有8000元左右,主要靠种菜养鸡维持生计,一些低收入农户因病因残致贫,生活十分拮据。

  为了让低收入农户长期稳定增收,2017年,该村党支部书记庄治鑫在镇村之间来回跑了许多趟,全力推进光伏发电项目。“我们村的任务就是政策处理及土地平整。刚开始,有些村民不理解,觉得地用来种植才能有收入,不懂光伏发电。幸好,有年轻人回村给大家普及了光伏发电知识。”庄治鑫说,山碧村海拔相对较高,四周没有遮挡物,光照非常好,很合适“靠天吃饭”的光伏发电项目。2017年10月,山碧村光伏发电项目落地并网,每年发电超过6万千瓦,为村集体经济带来约6万元经营性收入,其中70%用于全村41户低收入农户的困难生产生活补助。山碧村也成为全县发电率最高的光伏村之一。

  记者从县农业农村局获悉,自2016年以来,我县连续3年每年整合1000多万元财政扶贫资金,用于建设村级小型光伏发电项目,并将收益用于帮助低收入农户发展生产和生活救助。截至目前,我县在80个村建成小型光伏发电项目,并全部并网发电,能为每个村每年增收6至8万元,真正促使村集体经济从被动“输血”到主动“造血”。

  来料加工,用“闲时”赚“闲钱”

  近日,在顺溪镇正江来料加工厂,年纪较轻的妇女熟练地踩着缝纫机,正在赶制帆布包;年纪大点的大妈们一边拉着家常,一边熟练地将帆布包翻面,整理好打包;男性工人们则忙着搬运物料……虽然是手工作业,但流水线的生产方式初显规模。

  “来料加工就业门槛低,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之一。对村民来说,干活就在家里,时间也可以灵活掌握,相当于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正江来料加工厂负责人、县扶贫资金互助会副会长陈正光告诉记者,他开办这家来料加工厂已经有十多年了,在政府的扶持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近年来,工厂规模不断扩大,可提供的就业岗位也不断增多,员工的薪资福利也“水涨船高”。

  “工厂刚成立准备雇佣村民的时候,大家的积极性就非常高。很多人原来每年收入只有1万元,现在在厂里能赚6万元。十几个低收入人员全脱贫了。”陈正光介绍,为了更好地助力脱贫攻坚,他的工厂雇了不少镇上的闲置劳动力,让低收入人群和困难群众在这里找到工作。

  像正江这样的来料加工点,我县近年来设立了480多个,带动低收入农户2600多人,且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

  在万全镇郑楼社区,一批顺溪移民在此扎根,张祝林便是其中一员。如今,她与丈夫经营着一家来料加工点,在为自己奋斗的同时,也为更多低收入群众带来了劳动岗位。“几年前,我还没搬到郑楼,就在正江来料加工厂工作,每天闲暇时候就去,一个月也有好几千的额外收入。”张祝林说,后来移民到了郑楼,便和丈夫一起商量开办来料加工点。凭借自己的工作经验,摸爬滚打中,慢慢将自己开创的来料加工点经营了下去。如今,她的加工点有稳定员工近20人,每人月均工资达到5000元。

  抱团取暖,携手扶贫共致富

  “只要会议通过,这个飞地抱团购买厂房扶贫项目就成了。”近日,青街畲族乡扶贫办相关负责人望着“沉甸甸”的文件,眼中充满着希冀。

  据了解,青街畲族乡现有9个村,其中九岱、东坑、南网、朱山等4个村为省级重点帮扶村,发展要素制约多,低收入农户占比多,村民增收渠道少,实现全面脱贫任务重。为了帮扶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该乡村两级多次协商研讨,申报村飞地抱团购买厂房扶贫项目。由9个村联合成立平阳县富畲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收购浙江艾龙纺织有限公司全部股权及旗下资产平阳楠盛产业园区第25栋厂房,并通过厂房出租的形式收取租金,项目预计总投资1396万元,预计年租赁经营收入96万元左右,收益的70%用于全乡低收入农户增收,剩余30%作为9个村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收益。这意味着,项目落地后,可以给该乡贫困村民一人一年1200元左右的补助,让他们今后的生活有了保障。

  无独有偶,日前,由腾蛟镇原10个省级重点帮扶村大岭村、秀垟村、仁加垟村、双坑村、金岭桥村、百尖村、林坑村、麻树村、南胜村、龙横村共同出资建设的“十村联建”厂房喜结金顶。该厂房预计明年初就能通过出租产生收益,各村受益的70%用于帮扶本村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30%用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预计低收入农户人均年增收1500元。

  2019年以来,我县落地及计划实施腾蛟“十村联建”、麻步生猪折股量化、闹村花边厂房以及青街畲族乡抱团发展等4个“整乡制”抱团综合扶贫项目,扶贫资产总额超过8000万元。建成后,预计带动2200户低收入农户家庭增收。

网络编辑:雷鹏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产业扶贫,让脱贫致富更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