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民生 -> 列表

我县出台方案,助力产业工人成长发展

2020年08月11日 15:12:26 来源:平阳县传媒中心

  本网记者 林子婧 编辑 宋淑莹

  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中发挥支撑作用的主体力量,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中坚力量,是新时代建设的主力军。日前,我县正式出台印发《新时代平阳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结合平阳实际,就加快我县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亮出重要任务清单,如完善住房租赁市场发展实施意见,多渠道保障产业工人住房需求,开展新时代群众性劳动竞赛,每年组织县级职业技能大赛10场次以上,每年授于县“技能带头人”10名,培育县“青年岗位能手”40名……一项项“硬核”措施助力产业工人生存、生活和晋级。

  

  

  那么,《方案》有哪些意义?提出了哪些重要举措?如何贯彻落实?

  立好“风向标”,建好新时代队伍

  加快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是我县产业工人成长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全县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根据《方案》,到2025年,建成符合平阳“五大百亿”产业为主体需求的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实现全县技能劳动者总数超过9.38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2.66万人,为新时代平阳高质量发展、温州续写创新史、浙江建设“重要窗口”发挥产业工人队伍的主力军作用。

  记者注意到,《方案》中分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建设、技能提升、互联网促进、职业发展、支撑保障、公共服务“六大体系”,列举22条改革举措,涉及县委组织部、县教育局、县人力社保局、县总工会等22个部门,力求在产业工人队伍综合素质提高、保障制度健全、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地位提升等体制机制、方式方法上进行改革创新,进一步提升城市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为推动平阳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必须以政治引领为前提。开展“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教育文艺走基层活动,引导产业工人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强化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教育,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打造以“工人先锋号”“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为代表的工匠班组(团队)。

  《方案》还要求适当增加产业工人在党的代表大会代表和委员会委员、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政协委员、群团组织代表大会代表和委员会委员中的比例,探索实行优秀产业工人在群团组织挂职和兼职。增加产业工人在各级各类劳动模范和先进代表等推荐评选中的名额比例。落实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坚持企业在重大决策上要听取产业工人意见,涉及产业工人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必须经过职代会审议,鼓励产业工人代表有序参与企业治理。

  畅通成才渠道,强化发展“驱动力”

  针对产业工人开展的各类劳动竞赛、技能提升项目也将越来越多。《方案》明确要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到2025年,建成职业教育集团1个、品牌职业院校2所、品牌(示范、特色)专业10个、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4个;健全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到2025年,建成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1个,每年培训2000人次以上;改进产业工人技能评价方式,到2025年,选树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引领企业10家。

  更重要的是,结合我县“五大产业”培育发展需要,创新协同培育模式,建设示范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孵化拔尖技能人才,培育更多的平阳工匠和金牌工人。到2025年,重点培养“优秀技能人才”75名;培养温州市“‘特支计划’高技能领军人才”2名、温州市“首席技师”4名、“温州工匠”8名、“平阳工匠”50名;引进大学生产业工人10000人以上,每年递增8%。

  同时,完善职业技能竞赛选拔激励机制,推动竞赛成绩与职工技能评定、效益工资、职级晋升等有机结合。重点打造平阳县技能大赛平台,每年组织县级职业技能大赛10场次以上,每年授于县“技能带头人”10名,培育县“青年岗位能手”40名。引导激励产业工人创新增效,广泛开展岗位练兵、师徒帮教等活动,激励广大产业工人立足岗位、提升技能。鼓励企业对高技能人才实行年薪制、股权制、期权制等收入分配方式。

  此外,更好地凝聚基层一线的创新才智,是摆在工会面前的“必答题”。《方案》中也给出了答案。引导企业重视和支持产业工人技术创新,深化“五小”,如小改革、小发明、小创造、小设计、小建议等各类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抓好先进操作法总结、命名和推广,总结推广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经验做法,广泛开展岗位练兵、师徒帮教等活动,激励广大产业工人立足岗位、提升技能。到2025年,在具备条件的行业、企业中,建设温州市技能大师工作室5家、市高技能人才(劳模)创新工作室3家、平阳县技能大师工作室10家。

  《方案》还格外关注产业工人的技能素质,以及“互联网+”普惠服务。运用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组织引导产业工人走进公共网络学习平台,推行技能人才继续教育远程培训模式。建设“网上职工之家”,推进面向产业工人的“互联网+”思想引导、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等,加强与产业工人的网上互动交流,畅通产业工人诉求表达渠道,实现网上维权帮扶、提供公共服务等。

  完善保障机制,当好权益“助推器”

  如今,我县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一系列举措已“遍地开花”。《方案》着重突出了权益维护这个重点,增强产业工人获得感、归属感。

  根据《方案》要求,将符合条件的非平阳籍高层次人才纳入人才安居房保障范围,平阳籍符合条件的产业工人纳入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范围。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投资建设蓝领公寓。依法规范用人单位为职工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引导职工合理使用住房公积金用于购房、租房。

  在扩大公共服务覆盖面方面,优化基本公共服务资源规划布局,探索我县产业工人一站式服务模式,整合户籍、住房、社保、子女就学等政策,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推动产业工人集聚地设立职工服务中心,加大学校、企业文体设施开放共享力度,倡导各类文体社会组织进园区、进企业、进工地。加强快递员、网约工、货车司机等新业态就业群体联系服务工作。

  此外,为了强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保障,我县还将从法治维权、财政投入、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多管齐下,推动行业、企业改善职工食堂、职工书屋、职工休息室等配套设施条件。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更多展现产业工人风采的优秀文艺作品,定期组织劳模、工匠进学校、进课堂、进企业、进班组,奏响“工人伟大、劳动光荣”的时代主旋律,营造尊重劳动和产业工人的社会氛围。

  每一项举措都指向同一个目标——积极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改革做法、经验和路径,形成一批针对性操作性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打造平阳样板,努力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

网络编辑:谢天涯

我县出台方案,助力产业工人成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