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历史 -> 列表

南戏在平阳和剧中的遗存剧目

2020年07月03日 10:59:24 来源:平阳县传媒中心

  徐宏图 编辑 王秀华

  和剧是由明代温州平阳民间“马灯戏”发展起来的,开始时唱“马灯调”,即当地的民歌小调,后吸收徽调、乱弹、滩簧、时调,并穿插少量高腔、昆腔唱句,成为多声腔剧种。“马灯戏”源自元代“竹马戏”,可见和剧历史之悠久,因而与南戏的渊源也特别深,至今尚存有不少与南戏同题材的剧本,当为南戏的改本。试举数例如下:

  

  

  摆生祭

  《摆生祭》又称《洗马桥》,出自南戏《刘文龙菱花镜》,现存和剧老艺人黄岩森1957年口述本,共43出。

  《摆生祭》主线与《刘文龙菱花镜》及其明代改本《金钗记》相同,唯剧情、地点、人名、方言等均带有更多的温州元素,具有更浓的温州味。首先,把故事的发生地与主角刘文龙、萧月英的籍贯定为温州。刘文龙一出场就说:“今日三月三,温州城内放花灯,思想大街上观灯而去。”第四出萧月英问刘文龙“家住哪里”,刘答道:“小生在府前街居住。”同出宋福问萧氏姑嫂“家住哪里”,萧嫂答道:“本城厢巷居住,那个是我姑娘萧月英。”以上地名,至今未变。

  《摆生祭》剧中出现的人、事、地、物均与温州有关。如宋忠自称“青田人氏”,后迁至“温州府永清门,开设木行营生”。又如“洗马桥”,据考温州古代确有一座洗马桥,位于城内大同巷。乾隆《永嘉县志》称其“在府治东,旧志宋洗马陈龟年建”。再如义仆永宁,相传死后被封为“东瓯地主”,温州北门有“永宁巷”,巷口建有“永宁殿”,据说就是为了纪念他的。

  《摆生祭》在人物刻画上,与明改本《金钗记》有一定距离,而与古本《刘文龙菱花镜》却比较接近。如宋忠这个反面角色,即得到应有的报应,让其投江而死,“罚他变只海猪,万古留下骂名”。相比之下,《金钗记》却减轻了对他的批判,以“男人若无妻,胜似无柁船”为其开脱罪责,寄予同情。这或许是《金钗记》流传潮州之后改了,《摆生祭》重新把它改回来之故。

  关于南戏《刘文龙菱花镜》,《永乐大典·戏文九》《南词叙录·宋元旧篇》均有著录。前者作《刘文龙》,明人改本《金钗记》,全称《刘希必金钗记》,为明宣德六年手写本,故又定名为宣德写本《金钗记》,1975年发现于广东潮州一座古墓中。现有刘念兹校注本。

  两世缘

  《两世缘》出自南戏《祝英台》,现存老艺人王森木等1957年口述本,共28出,演梁、祝死而复生重续姻缘的故事。

  纵观全国300多个剧种,以“梁祝”为题材的剧目甚多,而如和剧演梁祝还魂完婚,却极罕见。溯其源头,原来始于古南戏。这从明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与朱少斋《英台记》“祝英台女子从师,梁山伯还魂结褵”可证。演梁、祝死而复生的,除《英台记》外,还有明无名氏《还魂记》。《徽池雅调》(卷)一收入《还魂记》“英伯相别回家”“山伯赛槐阴分别”二出。这两出与《两世缘·送别》在诸多方面有相同之处,可见它们之间颇有渊源。首先,二者均从祝英台中途辍学下笔,且辍学原因亦完全相同,皆因被同窗“瞧破机关”(女扮男装);其次,“送别”一节,二者均写祝英台沿途借景赋诗、托物比兴以晓谕山伯,即后世所谓“十八相送”,所写景物与文字亦相近;第三,送别至一大溪须脱靴漫水时,为不被梁识破机关,祝借故把梁遣走。此处写法亦大致相同,均由祝出一难题把梁难倒,迫使他回去问过先生后再返回,祝因此获得暗渡溪流的机会。总之,二者在故事情节、表现手法、语言文字等方面均基本相同。《两世缘》与无名氏《还魂记》之间所存在的承袭关系是十分明显的。

  关于南戏《祝英台》,明《九宫正始》收有3支佚曲,题《祝英台》,注云“元传奇”。传奇有明朱从龙《牡丹记》、朱少斋《英台记》、王紫涛《两蝶诗》等。

  风尘三侠

  《风尘三侠》出自南戏《破镜重圆》,现存和剧老艺人黄岩森1957年口述本,收入《浙江省戏曲传统剧目汇编》第107集。该剧共21出,其中第8出演乐昌公主与徐德言破镜重圆事。

  时乐昌公主落入越国公杨素府上任歌女多年,徐德言流落京都,入杨府当幕宾,二人却不得相聚。一日,杨府饮宴,众宫女歌舞,杨素命乐昌、红拂上场舞剑。二人对剑而舞,舞毕,站回原位。杨素连声赞赏说:“舞得好,青风剑。”接着唱【紧板】:“红拂舞艺世载双,乐昌舞艺也不差。”唱毕,乐呵呵地笑了起来。站在一旁的幕宾李密趁机讥讽他只知道作乐,却忘了“三不为国担忧”。当问及二不担忧时答云:“老千岁天天坐在府中,看歌女跳舞舞剑,犯人家女子终身不能夫妇相逢,女子终身不配,误了国家一代青年,岂不是二不担忧?”杨素听了如梦初醒,各发银子二百两,有夫归夫,未配自许才郞。最后对乐昌说:“你伺候本藩多年,你夫徐德言府上幕宾,你夫妻二人,本藩备办你出府为官,不要你伺候本藩。”从此,乐昌夫妇终于破镜重圆。

  关于南戏《乐昌公主破镜重圆》,《永乐大典·戏文五》《南戏叙录·宋元旧篇》均有著录。尚存佚曲31支,收入《宋元戏文辑佚》。

  孟姜女送寒衣

  《孟姜女送寒衣》现存和剧老艺人郑景文1957年的口述本。该剧演孟姜女送寒衣给被抓去筑长城的丈夫万喜良。母亲劝阻不住,也要与她同往。孟姜女坚持不肯,独自上路。途宿客店,店家原来是她失散多年的姑妈。姑妈仗义,担心侄女独行危险,便陪她一同出发。

  从曲词“痛恨始皇真该死,造此长城害良民”“奴可比混石打碎鸳鸯鸟,奴可比狂风吹拆并蒂莲”,可知该剧的主题是控诉秦始皇暴政,无休止的徭役征战造成百姓家破人亡,征夫们葬身长城的惨状。这道出了长期积压在老百性心里的怨气,是早期该戏所要表演的内容。从这一点看,本剧有可能是南戏“村坊小曲”阶段同名剧目《孟姜女送寒衣》的“嫡传”。此外,从曲词通俗、“顺口可歌”、唱腔随意、“不叶宫调”、情节简单、缺少头绪等情形,也可证实这一点。

  本剧之所以产生在温州,当与孟姜女的故事早已在温州流行有关,一是温州鼓词《孟姜女》一直在当地传唱,长达20本;二是温州平阳歌谣《十二月花鼓歌》“十一月里来雪花飞,孟姜女路中哭啼啼;可恨秦王无道理,害我千山万水送寒衣”云云,正好与本剧内容相吻合。

  本剧与宋元南戏同名,《永乐大典·戏文二》《南词叙录·宋元旧篇》均收有《孟姜女送寒衣》。尚存佚曲11支,收入《宋元戏文辑佚》。

  黑蛇记

  《黑蛇记》出自高则诚《琵琶记》,系《琵琶记》的仿作,共23出,现存和剧老艺人郑瑞芳、王森木的口述本,收入《浙江省戏曲传统剧目汇编》第93集。剧中祝寿、赴试、夫妻分别、试场、拜相、招婚、拒婚、允婚、吃糠、寻夫上路、与郭小姐见面、学安思家、夫妻见面等关目,包括“一夫两妻”的结局,均明显模仿《琵琶记》。唯男女主人公蔡伯喈、赵五娘分别改为杨学安与黄氏,牛丞相改为郭丞相。

  《琵琶记》出自文学巨匠之笔,《黑蛇记》则出自普通艺人之口,二者自然不可相提并论,但也有所发展。首先,《黑蛇记》删繁就简,剔除《琵琶记》原有的“报告戏情”“书馆题诗”“庐墓”等枝叶,成为首尾完整的“本戏”,即凭单本可演毕全剧。其次,从人物塑造看,黄氏比赵五娘更加坚强,从而深化了主题,充分体现了民间戏曲鲜明的人民性与强烈的斗争精神。

  和剧《黑蛇记》的发现,充分说明了宋元南戏的颠峰之作《琵琵记》对后世民间戏曲影响之深远,而民间戏曲在继承优秀传统戏的同时,也敢于创新,有所作为。

网络编辑:雷鹏

南戏在平阳和剧中的遗存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