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文化文学 -> 列表

乡里人|老巷里的粽香

2020年06月16日 10:30:00 来源:平阳县传媒中心

  本网记者 荏苒文/摄 编辑 王秀华

  在过去,每每临近端午,长辈们便开始张罗粽子的原料。箬叶、蜜枣、五花肉、糯米、粳米……一袋袋、一盆盆将桌子占满。包好的粽子一部分送给长辈,一部分挂在自家阴凉通风处。而那悠长的粽香,将端午节的喜悦延长。如今,会包粽子的人越来越少,张罗原料包粽子的任务“交”给了经营者。端午节将至,我县各市场、小巷子里正飘散着浓郁的粽香。

  

蜜枣粽

  

蛋粽

  

  一家人分工合作

  上午7时,记者循着粽香走进昆阳镇大巷路文清粽子店,见到了老板娘赵阿姨。7时,对于一般上班族来说,正是起床的时候,而赵阿姨家的肉粽、蛋黄粽、蜜枣粽、豆沙粽、晚米粽等都已经摆上了货架,炉子上的高压锅正卖力地送着热气,店里还有四五框刚包好的粽子等着上锅。

  赵阿姨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晚米粽只要在高压锅里煮半个多小时,糯米粽要一个多小时,而“粽头”(大粽,一个约1.5公斤)则要三四个小时。“粽头”个头大,包一个就得用上十来张箬叶、12颗红枣。她边说边用手拈来两片箬叶,将其折成斗形。她左手托箬叶,右手舀起一勺糯米倒入斗中,依次放入一块五花肉、一块瘦肉、一个咸蛋黄,再舀一勺糯米,将米压实后,折转箬叶将其裹紧,用棉线缠绕数圈……短短20多秒时间,一个蛋黄粽便完成了。

  上午7时许,小巷子里渐渐热闹起来。正忙着包粽子的赵阿姨不时站起来招呼顾客。她告诉记者:“老公、儿子、儿媳妇要忙着进货、切肉、腌肉、泡粽叶等,也忙得很。”

  

  粽子,还是老味道

  说起粽子店,人们大多都知道大巷路。那里的粽子有岁月的味道。据赵阿姨介绍,她经营粽子店已经30余年。过去端午节,人们大多都选择自己包粽子,店里的生意不如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粽子虽然还是老味道,用料却越来越足。如今,在家包粽子的人越来越少,店里的生意却越来越好了。

  粽子,看似简单,所需原材料却多。米、箬叶和棉线还算容易保存,馅料的保鲜却容不得马虎。箬叶要提前一天泡,肉要提前两三天就开始腌制。端午前后的温度已经不低,为了避免食材变质,她们购置了好几台冰柜。

  包粽子,这看似简单的动作背后,也有不为人知的辛酸。赵阿姨告诉记者,包粽子要久坐,这导致她的腿部静脉曲张;因为不停地包粽子,她的手臂肿痛难消;手掌被箬叶刮伤、皮肤被热气烫伤也是有的。

  临近9时,或许是家里的事已经告一段落,赵阿姨的儿子、儿媳妇也来到了店里,赵阿姨终于可以稍作休息,而守店、包粽子的任务就交给了晚辈们。

  过来买粽子的人越来越多,赵阿姨的儿媳妇已经接过包粽子的活儿,而她的儿子则帮着看炉子、招呼顾客……经营了30多年的老店,因为两位年轻人的加入,生机更盛。

网络编辑:张超霞

乡里人|老巷里的粽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