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文化文学 -> 列表

歇脚亭

2020年05月20日 14:24:45 来源:平阳新闻网

  谢锦芳 编辑 王秀华

  出平阳县城东门,沿着平瑞路往北走约一千米远的西首路边,有一座凉亭。亭的周围是一片广阔的水泥平地,西首与河对岸的昆阳二小相望,岸边的绿树将这座凉亭衬托得分外美观。

  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周边的中老年妇女便不约而同地聚集在这里,快乐地跳起健身舞。她们流露出幸福、喜悦的笑容,直跳得满头大汗,却不觉倦意,流连忘返。

  说起这个凉亭,原是“歇脚亭”的遗址,历史悠久。童年时期(民国年代),我常到这里玩耍。那时,这里是一座三间砖木结构平房式的亭子,坐东朝西,亭前临河,从水路至亭前水埠头,亦可到此亭。亭的四周曾是一片肥沃的田。春暖时节,一望无际的油菜花随风舞动,散发着扑鼻的芳香,令坐在亭前木栏干椅上休息的人心旷神怡。

  为何称其“歇脚亭”?民间有过多种说法。其一,因为它建在田野中间,农忙季节如遇上骤雨,在附近劳作的农民们可就近到亭中避雨;其二,在过去,县城东北方向的村民进城时,必定经过校场头和纸蓬行这条小路,那就必须得先打“歇脚亭”前经过。因此,肩挑、手拎重物的过路人或年老体弱者体力不支时,就会在亭里坐一会,攒足了力气再走。歇脚亭由此得名,相传至今。

  又据民间传说,歇脚亭附近有一所校场,人称东门校场,是昔时武士们比武的场所。每逢大比之年,武士们闻讯而至,从各地骑马赶往此处。由于一路奔波,风尘仆仆,双脚不免沾上泥土。按当时惯例,参试者必先在歇脚亭旁边的水埠头洗毕双脚,换上新靴,才能入校场应试。故有人又称之为“洗脚亭”。

  久而久之,因方言的谐音,后人便统称“四脚亭”了。虽然说法各异,但所指都是此亭。

  由于历史的变迁,平瑞公路的开通,进城的人不再绕“歇脚亭”前这条乡间小道而过。渐渐地,“歇脚亭”被人冷落,后因年久失修,终于在风雨的袭击和侵蚀下倒了下去。再后来,该亭重建,便是如今的“歇脚亭”了。

  每每漫步至此,我便不由得想起童年的“歇脚亭”。“沧海桑田,变化无常。”执笔写下此文,以作留念。

网络编辑:张超霞

歇脚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