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文化文学 -> 列表

这些老味道,满满都是回忆

2020年03月13日 14:32:45 来源:平阳新闻网

  本网记者 陈云散 编辑 王秀华

  长时间宅家的人,不仅想念上街购物的日子,对陪伴自己多年的家乡美食更是思念。随着我县各商铺相继恢复营业,大多数市民选择了网购。然而,街上各色美食依旧散发着诱人香味,那一份份熟悉的传统美食,能让人感觉到春天的暖意。

  

  

  黄隆泰糕点

  走进钱仓古镇双塔新街,穿过几条小巷,便可循着糯米香找到黄隆泰糕点铺子。黄隆泰前屋开门卖货,后院闭门制糕,保持着最古老、最传统的经营模式。柜台上摆满了蝴蝶糕、冻米糖、芙蓉糖、双连糕等十几样不同的糕点,散发着清甜香味。店铺负责人小露告诉记者,以往过年的时候,小店前门常常排满了人,订购的礼盒也铺满了整个过道。受疫情影响,客流量下降不少,但网络订单还是不少。

  在黄隆泰,市民王女士和孩子正戴着口罩在选购。“我从小就吃他们家的炒米。每吃一次,就会想起小时候奶奶铁皮罐里的炒米,脑海中就会浮现童年的记忆。”说完,她已经买了一包糯米糕、核桃炒米,带着孩子离开。

  “黄隆泰”糕点前身为清末民初的“隆泰”糕点,传承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小店的后门就是制作糕点的场地。黄隆泰第五代传承人黄崇岳正在制作冰糖炒米。先将白糖化开,加入麦芽糖,将小麦仁和炒米粒倒入锅中翻炒;出锅后倒入模具压平,撒桂花干,切块,香气扑鼻的冰糖炒米就做好了。刚做好的冰糖炒米还是热乎乎的,麦芽的香气扑鼻而来。吃进嘴里,小麦仁和炒米粒伴随着桂花香在口中回荡。“我在原来的配方上作了一些改变。”黄崇岳告诉记者,以前因为食物稀缺,大家的口味偏甜。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更喜欢吃淡一些,讲究吃得“巧”。

  

  

  钱承恩馄饨

  位于昆阳镇汇水河路的钱承恩馄饨店门上贴着“今日已消毒”“店内员工健康码为绿色”“请佩戴好口罩”等温馨提示。双门面的店铺装修得朴实,墙壁上挂着合影、荣誉证书等。在以往,食客们闲暇之余看看墙壁,一碗热汤下肚,馄饨的故事也被他们留在了心里。这段时间,由于不能堂食,店主在门前摆了一张长桌。长桌上摆放着打包好的生馄饨,市民和外卖配送员可直接在门口购买、取货。

  说起钱承恩馄饨,当年本地人都亲切地称呼店主钱月顺的爸爸钱承恩为“馄饨恩”。清汤馄饨单碗煮,皮薄如纱、入口即溶、鲜而不腻,让多少平阳人牵肠挂肚。

  即使在这特殊时期,传承人钱月顺凌晨5点就开始准备食材,挑选最好的本地猪肉,辅以芝麻、虾仁,调制成鲜美肉馅……忙碌的状态一直持续到开店营业。一位正在排队的陈先生告诉记者:“我小时候就吃他们家的馄饨,还是当年的味道。”

  经过这次疫情,钱月顺有了更多的思考。他正在考虑发展线上销售,打算制作包装,让馄饨进入市场,让更多的人吃到钱承恩馄饨,了解钱承恩馄饨。

  

  

  林新飞百打糕

  受疫情影响,林新飞“趁机”在家休息了十多天,2月22日才开始营业。近日,记者在林新飞百打糕店门口看到,林新飞戴着口罩正在敲打着面饼,他的儿子正忙着将面饼捞起、装袋。3月初的阴雨天里,市民们正拉开距离排好队,耐心地等待美味出炉。

  “小时候,我就吃林新飞外公做的百打糕,味道一直没变。”一位80多岁的老人告诉记者,他每过几天就会买上两三块百打糕,他想让自己的孙子也尝尝。

  百打糕,是一种长方形的糯米糕,最早的时候是切块出售的。从切成三块、两块,到现在的不切块,都包含着林新飞对百打糕的特殊感情。早上5时,他便开始打粉、压粉、准备馅料……“每天的食材都是当天现做,隔夜就不新鲜了。”林新飞告诉记者,糕的外皮是用糯米做的。糯米、萝卜、葱等百打糕的材料都是他自己种植的。在锅底添少许大豆油,抓起一小撮糯米团,轻轻揉捏成圆形迅速下锅,抄起大勺不停敲打糯米团成薄片,两面金黄后捞起,包入芝麻白糖或鸡蛋萝卜丝、咸菜肉末等馅料,入油煎炸即成。

  2018年,小林正式向父亲拜师,学习百打糕的制作技艺。看似简单的步骤,小林花了不少功夫。他告诉记者,这是祖辈传下来的老手艺,也是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这个熟悉的味道,他想要传承下去。

网络编辑:张超霞

这些老味道,满满都是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