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平报小记者  ->  我爱写作文 -> 列表

我们出发了!——走进鸣山非遗民俗文化节

2020年01月09日 10:56:23 来源:平阳新闻网

  

  本网记者 陈亮 通讯员 王菊香 摄 编辑 朱晗

  2020年的第一天,来自平阳传媒中心小记者团的28名小记者身着崭新的团服,高举团旗,迎着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走进第七届昆阳镇鸣山民俗文化节,近距离亲身感受非遗民俗传统文化的魅力。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所见所闻和感受吧。

第一次采访在鸣山

昆阳一小五年(2)班 施德龙

  

  

  经常听妈妈讲起采访、写稿的事,我很羡慕。今天,我终于过了一把采访的瘾,跟随平阳传媒中心小记者团来到了千年古村——鸣山村,采访第七届鸣山民俗文化节活动。

  一大早,我们身着统一的小记者团马甲、排着整齐的队伍,雄纠纠气昂昂地往鸣山走去。在鸣山村的文化礼堂前,村主任接受了我们的采访,我的心里既激动又紧张。别的小记者在采访的时候,我一边侧耳倾听,一边又忐忑不安,生怕自己提问的时候,会紧张地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终于轮到我提问题了,我拿着采访单,鼓起勇气大方地问:“村主任好!我想问您,这几届民俗文化节的举办,给鸣山村带来的文化和经济效益显现出来了吗?”村主任笑着回答:“当然啦!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是打响了鸣山村的名气。现在的温州,只要一提‘鸣山村’这三个字,没有人是不知道的。第二是打响了品牌。鸣山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美食等都为村民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第三是鸣山村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提高了村民的幸福指数,他们也为此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听了村主任的介绍,我们知道了鸣山村有“三古”:古榕树多,最长的有500多年历史;古名人多,可以追溯到清朝;古宅多,现在还到处可以看见古色古香的宅院沿河坐落,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

  根据村主任的介绍,我们还了解了“平阳黄汤”的历史由来,欣赏了栩栩如生的“蛋雕”“蛋画”等非遗工艺,领略了书画家的风采……

  近距离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真是不虚此行啊!

文化盛宴

昆阳一小五年(3)班 陈诺

  

  

  逛庙会、看花灯、赏非遗、品美食……2020年元旦的鸣山村,迎来了第七届民俗文化节,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共赴一场集视觉、听觉、味觉和精神享受于一体的文化盛宴。

  元旦早上八点,我准时地来到鸣山村口和“小记者团”集合。队伍排好后,我们便兴致勃勃地出发了。

  一路上,我们经过了一间又一间房屋,走过了一座又一座桥,来到了文化礼堂前。

  在文化礼堂前,见到了村主任叔叔,我们便马上上前采访。这时,有人分给我一块热乎乎的年糕,我问:“哪里来的?”他笑着指了一个地方,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那里有许多村民在现打年糕。他们把面团煮熟后放到大石臼里,拿一个大木槌用力地反复敲打,再撒上一点红糖拌一拌。看到这场景,我不禁掰下些许尝尝,富有嚼劲和甜味的年糕真好吃!我边吃边听村主任叔叔的回答,好不悠闲!

  再采访完后,村主任叔叔又带我们去参观了平阳黄汤、蛋画等非遗文化,还向我们介绍了黄茶(平阳黄汤)的历史。原来,以前我们平阳绿茶是贡给皇上的,但在运输的过程中受潮了,就打开来晒干。后来皇上所泡的茶是黄色的,一喝,味道好极了。于是当地人就把茶叶闷、晒后再喝,这就是现在的黄茶。

  画蛋画的叶老师也不赖,在蛋壳上用毛笔专注地画出了一只栩栩如生的小鸟和一枝美丽的梅花。那精湛的技术,让我们争着索要他的画,他就笑眯眯地送给了我们“小记者”。

  这么热闹的鸣山,当然少不了美食的身影。我吃了很多美食,样样都是那么可口。离开鸣山时,已近中午时分,此时的鸣山已是人山人海。

  这场文化的盛宴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遐想。我亲眼目睹了非遗文化的壮丽,这种文化的美丽在我心中久久不能离去,那热闹的声音还在我耳边萦绕!

不一样的元旦

昆阳二小五年(8)班 叶长函

  

  

  今天是元旦,我跟随平阳传媒中心小记者团来到鸣山村参加小记者活动。鸣山村好热闹啊!这里人多,美食多,还有身怀绝技的手艺人、艺术家。

  结束了对村主任叔叔的采访,我跟着队伍在人群中不断穿梭,来到了富有诗情画意的院子。这个院子里聚集着许多非遗传承人,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国画大师。他的画技炉火纯青,一支毛笔在他手上灵活运转,笔尖像鱼儿一样在薄薄的宣纸上遨游,一只只活灵活现的虾就慢慢呈现在纸上。他的笔先轻后重,他的墨有浓有淡,虾身体上一段段的硬壳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他有用笔尖勾勒出自然弯曲的线条,虾的胡须就流畅地向四处伸展开来……

  大师不但画画得好,而且平易近人。我们几个小朋友想要一幅他的画,他就耐心地帮我们一幅一幅地画,最后还提了字,盖了章,每一幅画都各不相同。漫长的等待后,大家都得到了蝌蚪、虾、水草等图,而我拿到的是牡丹图,两朵牡丹和一朵花苞。比起他们,我等的时间不久,因为我和另一名小朋友猜拳时赢了,我排在了第二位。

  我小心翼翼地捧着牡丹图观赏着,一片片花蕊非常有层次感,鲜红色的牡丹旁边,一朵淡雅的黄牡丹静静地绽放着,那黄绿色的花苞娇艳饱满,仿佛就要开放。我欣喜地想,今天的等待真是太值得啦!

  这个元旦真是不太一样!

难忘的狂欢日

新纪元学校四年(2)班 黄余琛

  

  

  今天,是2020年的第一天,也是我又一次参加平阳传媒中心小记者活动的“狂欢日”。我们参观了第七届昆阳镇鸣山民俗文化节。

  到了鸣山,集市里热闹非凡,人山人海,时而传来欢笑声,时而传来吆喝叫卖声。

  小记者们一起在鸣山文化礼堂前合影后,采访了鸣山村村主任。我是第一个提问的小记者,村主任叔叔耐心回答了我们的每一个提问。我听得入了迷,也对鸣山有了更深的认识。采访结束后,村主任叔叔带我们来到了一个古色古香的院子,这里有鸣山村的一项非遗文化——蛋画制作,也是今天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活动内容之一。

  一进门,我被一个个色彩艳丽、画风各异的“鸡蛋画”深深吸引。它们整齐地排列着,好像在向我们问好,同时展示着独特的魅力。蛋是多么容易碎呀!怎么样在上面作画又不会让他们破碎呢?画一个蛋画需要多久时间呢?一个蛋画能保存多久呢?蛋画大师现场为我们揭开一个个谜底。

  蛋画,其实是在蛋上画画。通过画上山水或花鸟或人物等,赋予了蛋新的生命力。由于蛋壳经过严格处理,所以能保存很久,并且完好如初。慢工出细活,一个完整的蛋画制作可需要花上不少时间呢。现场看到蛋画大师作画,那一笔一画充满了活力,那色彩特别生动真实。我忍不住感慨,蛋画艺术真是了不起啊!

  半天时间过得飞快,鸣山那么热闹,我真舍不得离开。在拥挤的人群中,我回头一看,深深地体会到了大自然的气息。河边的青苔,河里的风车,还有许多小鱼儿游来游去,它们见证了鸣山的历史和发展。

  鸣山,深深吸引了我,我想我一定还会再来。

相约鸣山

平阳县小四年(7)班 温梓涵

  

  

  约起来,约起来!我们平阳传媒中心小记者相约元旦参观采访第七届鸣山传统文化节。

  我们刚走进这个千年古村,就看见了一颗几百年的参天大榕树。这树像一个驼背的老爷爷站在桥头。虽然它已经几百岁了,但还是精神抖擞地看着桥上来来往往的人群,并守护着这个古老的村庄。

  下了桥,一排排古屋映入我们的眼帘。它们排得整整齐齐的,一眼望不到边。屋前还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红灯笼,把古村打扮得像过年一样,喜气洋洋的。街上还摆满了琳琅满目的美食,有鸣山特产光饼、腾蛟五香、会冒烟的冰淇淋……个个让人垂涎欲滴,迫不及待地品尝。

  最吸引我们的,是非遗文化展示区,平阳黄汤、生动传神的平阳蛋画、栩栩如生的平阳糖画、巧夺天工的剪纸等非遗文化,让我们充分领略到它的魅力,而且无比惊叹。

  鸣山传统文化节给村民带来了什么呢?据村主任介绍,传统文化节让鸣山的影响力大增,在温州一提起鸣山,大家大竖大拇指。现在鸣山的环境也更加优美了,村民的幸福指数也提高了,他们也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

  昆阳鸣山村走出了一条以传统文化节为载体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我们相信,鸣山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非遗采风

鳌江小学四年(7)班 胡若璇

  

  

  元旦,我和28位同学,前往昆阳鸣山村,参加了平阳传媒中心小记者团的采访活动。

  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兴高采烈地走进鸣山村,在那美轮美奂的水池前,等候着村主任叔叔的到来。

  “村主任叔叔来啦!小记者们快准备好哦!”记者老师对我们提醒道。激动而紧张的我们赶忙排好队伍围着村主任,争先恐后提出自己好奇已久的问题。

  村主任叔叔见多识广并且很有耐心,他的回答清清楚楚、有声有色。经过这次短暂的采访,我了解了渊源流长并有着动人故事的平阳黄汤,看到了四棵茂盛的大榕树,古色古乡的房屋,栩栩如生的画作,还见识了蛋画的美丽……村里的墙上、围栏上还粘贴着许多名人的照片和介绍呢!

  鸣山的美丽让我震惊了!

游鸣山赏非遗

鳌江七小五年(4)班 张子依

  2020年的第一天,阳光格外灿烂。我跟随平阳传媒中心小记者团来到昆阳鸣山村。这里正举办文化节呢!

  踏进鸣山村,扑面而来的便是一片喜气洋洋。只见一棵棵高大粗壮的大榕树上挂满了火红火红的小灯笼,红绿相间的树叉间还放着一个一个精致可爱的小鸟窝。宽阔的池塘里流水哗哗作响,那犹如摩天轮一般的喷泉喷出的水流,在高空中划过一条条美丽的弧线。不远处,几位人高马大的叔叔正卖力地打着年糕,“嘿咻”“嘿咻”,他们挽着袖子,抡着木锤,“当,当,当……”有节奏地捶打着石臼中浅黄色的红糖年糕。那香味,馋得我们直流口水。一旁的叔叔见状,忙给我们一人一块,咬一口,香甜软糯中带着韧劲,美味得很!

  不远处,一群人围在一起,我想探个究竟,便跑了过去。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位大师在画国画!看,那位大师手持毛笔,一会儿浓墨重彩,一会儿轻笔细描。不一会儿,两只活灵活现的大龙虾就出现在了眼前,仿佛就要从纸上跳出来似的。紧接着,大师画了一朵国色天香的牡丹,那朵牡丹跃然纸上,鲜红的花瓣优雅地绽放。“画活了!太美了!”我不禁啧啧称赞。

  沿着青石板路往里走,路旁的架子上摆满了精致小巧的蛋画作品,有国粹京剧脸谱,有古色古香的江南水乡,有古代乾隆皇帝的画像……看到那蛋壳上线条流畅、色彩丰富的画作,我心想,这薄薄的鸡蛋壳上竟也能画出这么精美的画,可见大师的艺术功底是多么深厚啊!幸运的是,我们在现场见到了那位大师。他大约六七十岁,穿着朴素。大师向我们介绍,他是中国蛋画的传承人,中国蛋画起源于旧中国,那时人们处在贫穷时期,聪明的中国人就把鸡蛋戳出一个小孔,让蛋黄和蛋清流出来,然后在蛋壳上作画,从而卖给外国商人赚取金钱。所以,中国蛋画也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大师还叮嘱我们,长大以后要做国家的栋梁,现在要好好学习,有机会要传承这项非遗艺术呢!

  接着,我跟随大部队来到了平阳黄汤小景区。黄汤是什么?是黄色的汤吗?我的脑子里冒出了许许多多的小问号。一旁的村主任向我们解释道,黄汤就是皇茶。以前的中国只生产绿茶。一次,一位官员在运输绿茶的过程中,不小心把茶打湿了,再经过风吹日晒,茶就变黄了。没想到供给皇上时,皇上觉得这茶好喝,于是中国就有了皇茶。村主任还告诉我们,鸣山村举行文化节活动已经有七个年头了,今年的文化节和去年的文化节相比,举办的项目更多了,而且还划分了专属的区域,有美食区,游览区等。在鸣山村里,最有特色的要数五六棵大榕树啦,鸣山村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而最老的一棵大榕树已达500多年了呢!村主任还表示,每年的鸣山文化节活动都成为了当地人民的骄傲,让他们觉得生活在古色古香的鸣山村十分幸福。

  夜幕降临,鸣山村亮起来了,绚丽的灯光将美丽鸣山打扮得更加动人。我们和这美丽的鸣山村,珍贵的非遗艺术,善良朴实的鸣山人依依惜别。一路上,我不禁感叹,我们平阳人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干,不断建设一个更加美丽和富有文化气息的新平阳!

网络编辑:谢天涯

我们出发了!——走进鸣山非遗民俗文化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