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历史 -> 列表

浮云波光万全浦

2019年12月20日 10:35:18 来源:平阳新闻网

  陈斌 编辑 王秀华

  仲冬时节,我独自沿着北塘河走走。虽然万全镇境内塘河路的一些桥梁已倒塌,但绕道旁边的小路还是可以继续前行。我行至黄垟至万全浦处时,感觉河道乍窄,便在万全浦略作休息。此处风光秀丽,小桥、流水、道路、亭阁显得宁静而悠远。

  

  人来人去天亦老

  

轮船埠头

  

  万全浦是北塘河边上的一个小村庄,位于平阳县城北8.15公里处,属万全镇湖岭社区林庄村所辖。这里的房子分布在塘河两岸,面水而居。过去,村庄的房子主要建在塘河的东岸,西岸只有两幢房子。后来,宋桥至湖岭的公路通车,西岸的房子也多了。目前,村民中心和欧斯邦德服饰厂房都在西岸。《平阳地名志》载:“万全浦,39户,152人。”《说文》曰:“浦,濒也。”意为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区。那么,万全浦就可以解释为万全的水边了。由于“浦”与“铺”方言同音,故有人将“万全浦”写成了“万全铺”。

  这个小村庄在过去是一个地处交通要道,非常热闹的地方。在陆路方面,平阳县城的北门干路途经此处。1993年版《平阳县志》记载:“北门干路自县城北门过鸣山、塘桥、倒树桥、观音亭、万全铺、豺狼桥至象屿的霸桥。”这条平瑞塘河的塘河路曾是连络平阳、瑞安两个县城的重要陆上通道。而且,从湖岭的瑶山、三都王、山头外、湖蛟桥、吴岙等地前往宋桥、郑楼也途经此地。两条道路刚好在此交汇。在水路方面,万全浦是北塘河与蛟河的交汇处。而且,在万全浦的东岸还有两条北塘河的支流,一条通往西活,一条通往章桥,这两条支流都与小塘河相连接。蛟河分别源于万盘尖、火烧山、西太山,几条支流在山头外附近交汇,而后过湖蛟桥、夹渎、三都王,至万全浦流入平瑞塘河。其中吴岙溪是平瑞塘河接纳的主要山溪之一。《平阳水利志》载:“北塘河接纳上游山溪41条来水,其中接纳的主要山溪有四:吴岙溪,在宋桥的湖岭境内,起源于万盘尖。溪水入吴岙水库,出库后东北行经前山,转向东南流,过湖蛟桥、夹渎到万全浦,注入北塘河,长约6.8千米……”平瑞之间的三铺塘河轮船在万全浦设有埠头。万全浦停靠埠长37米,宽2米,是三铺塘河8个停靠埠中最长的一个,而且其恰好处在三铺塘河的中间,人流比较多,平常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人气很旺。每天凌晨两三点时,就已有周边村庄的人们挑着东西在此等船了。现代交通兴起后,这里渐渐冷落,慢慢地归于沉寂。我在万全浦河边寻觅,已看不到原来轮船埠头的痕迹。询问过当地老人,才知道埠头的旧址所在。

  由于万全浦地处交通要道,故古时一些禁令等都在此公示。清朝嘉庆年间关于禁止乱收费、规范民间买卖市场、减轻农民负担、重视民众休养生息的一块禁碑就立于万全浦。该碑文记述清政府在乾隆二年(1737年)前就颁布关于规范田产买卖收费、禁止乱收费、减轻民众负担的诏书。时隔64年,即嘉庆六年(1801年),浙江会稽(今绍兴)县民陈廷柱告发庄书在民间田产买卖市场乱收费、勒索民财。此事引起清政府高度重视并批文,要求立碑永禁,做到家喻户晓。为此,当地官府于嘉庆十年(1805年)自行出资刻碑,并立于万全浦,让过往民众知晓抵制乱收费、监督官员的行为,让过往官员引以为戒,自觉革除勒索陋习。

  

  小桥流水无限好

  

豺狼桥

  

  万全浦河道密布,共有7座桥梁,其中塘河路上有2座,去林庄的路上有1座,而在北塘河上就有4座桥梁。北塘河上,4座桥梁中有2条是公路桥,1条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建造的,1条是近20年里建造的高速立交桥,另外2条桥的历史就比较悠久了。

  豺狼桥在万全浦的北首,从宋桥往瑶山、三都王、山头外、湖蛟桥去的人们都经过该桥。该桥长20米左右,宽2米,桥面其他处均铺着4块水泥板,只有桥的东首铺着5块石板。据说这5块石板是该桥重建时,从老桥上拆下来的。桥面已经有些弯曲了,走在桥上,有的水泥板会不停地摇摆,让人心惊胆跳战。此桥最后一次修建大约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时将桥整体往北移了10余米。此桥最早建于何时已不可考,民国《平阳县志·舆地志》载:“豺狼桥,在三都,俞樾有诗。”桥梁的石板上刻有“大清道光拾年岁豺狼桥次庚寅春月吉旦”“领首金垟金文清鲍垟区学生钟瑞麟□清翁□英山豆外黄金荣瑶山陈士品众等重建”。故可证明,此桥最晚的建造时间为清代。同治十一年(1872年),清代著名学者俞樾在《壬申春日自杭州至福宁杂诗》中写道:“轻舟卅里到罗阳,道是山乡又水乡。小桥流水无限好,不知何故署豺狼。”俞樾(1821-1907),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城关乡南埭村人,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等皆出自其门下。俞樾罢官后潜心学术达40余载。他从杭州至福宁的途中经过豺狼桥,看到这里山清水秀、风光秀丽,诗兴大发,故写了此诗。豺狼桥南首有豺狼亭,坐北朝南,原来建造得比较华丽,但由于年久失修,如今成为断墙残垣,荒凉寂寥。亭畔原是塘河路,现也是杂草丛生、破烂不堪。亭边塘河路上的小桥,桥板空空也,成了名副其实的断桥。豺狼亭的石柱上有3副对联,前面石柱正面的对联为:“问此去前程如何,于是间小住为佳。”反面也有一副对联,但字迹模糊,我只看出上联前面的几个字是“前路总平安”,其他已无法看清楚了。后面石柱正面的对联为:“亭如斥堠不愁横道有豺狼,客欲题桥从此行程经白马。”在过去,豺狼亭附近有一排房子,中间是两层的楼房,两边是一层的厢房,形似一只展开翅膀的老鹰,故当地人称之为“猫狸叼鸡”。文革期间,这里曾是麦芽糖作坊。当时有许多人从平瑞各地赶来进货,经买卖赚取差价,而现在只剩一排平房了。

  平安桥在万全浦的南首,从宋桥前往金宕、垟教、黄山头、东村等地的人们都经过该桥。该桥原系石桥,也不知建于何时。民国《平阳县志·舆地志》载:“平安桥,在三都万全铺。”所以,应该是清代或清代以前建造的桥梁。不过,原来的平安桥比较矮,平瑞塘河轮船通航后,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将该桥拆掉,后来又在老桥的北面七八米处重建。如今的平安桥约14米长,2米宽,桥面其他地方都是四块水泥板,只有西首的桥面是五块石板。

  

  三流耸立文昌阁

  

豺狼亭

  

  在北塘河与蛟河的交汇处有一个小岛,或称之为渚,面积非常小,只有四五百平方米,岛上建有文昌阁。岛的四周没有桥梁,孤零零地处于河中央,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一条木质渡船。船两头均有一条缆绳,船头的缆绳连接着岸边,船尾的缆绳连接着文昌阁的埠头。

  登上渡船,拉着缆绳,我上了文昌阁的埠头。抬头一看,庙门上面写着“文昌庙”三个大字,门前有一副对联,上联为“三流耸立文昌阁”,下联为“百代长仰蛟川公”。上联写的是文昌阁所处的地理位置,即北塘河与蛟河的交汇处。下联指的是明代南京工部员外郎王朝佐曾经在此读过书。乾隆《平阳县志·秩祀》载:“文昌阁,在三都蛟川,国朝乾隆二十三年本都绅士建。”据县志记载,万全浦的文昌阁建于清乾隆二十三年(1759年),距今已有250多年历史了。当时,万全浦为三都蛟川所辖。庙里供着文昌爷、土地爷等。庙中的大柱上有一副对联,写道:“千古奎元悬斗柄”“九天宝气化文章”。庙前的墙壁上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重建文昌阁碑志》,其中写道:“据文昌阁明朝弘治年间,王氏朝佐公字廷望在此苦读功名,后来功名上进,弘治五年中兴举人,弘治九年殿前会试二甲第六名进士入翰林。正德年间钦赐南京礼部,后调湖广学政,为官清正廉明世传鲤鱼跳龙门。奉旨钦赐牌坊金垟塘河边,而后被毁,现有县志存在。后朝佐公建造文昌阁,聚立文昌爷使各方读书学子奉拜,有求必应,威赫灵改。文昌阁因年久失修,塌倒平地。有王氏带领用各方助集巨资,在原地建造三间乐助资金名单刻碑,留芳永世。”然后就是有关捐资人的姓名。据当地人介绍,此处的文昌阁原只有一间平房,周围都是农田,后来倒塌。2006年,三都王、万全浦等附近村民集资予以重建。

  至于文昌阁真正建于何时,上述记载中存在矛盾,《重建文昌阁碑志》中认为是明朝弘治年间(1488-1505),乾隆《平阳县志》记载为清朝乾隆二十三年(1759年),实不知哪个更为可信。

  当地相传,王朝佐刚出世时,万全浦河中间突然冒出一块一亩左右的泥地,当时人们十分惊讶。王朝佐幼年非常顽皮,不好学。其父强制送至文昌阁念书。文昌阁四面环河,王朝佐无路可出,只得认真攻读,进步神速,后来考取二甲第六名进士,官授南京礼部主事迁工部员外郎。后裔子孙欲求学者和附近百姓纷纷来此祈拜。从各种信息综合分析,万全浦的文昌阁应与王朝佐有很大的关联。据1993年《平阳县志·人物》载:“王朝佐,字廷望,湖岭(在宋桥乡)人。弘治五年(1492)进士,历任南京礼部主事、工部员外郎。父卒后隐居不出。正德元年(1506),编《东瓯先贤录》……著有《蛟川诗稿》和《蛟川文集》。”

  

文昌阁

  

  站在文昌阁后面的空地上,眺望着万全浦的水乡田园风光,再次回味俞樾这首诗,“轻舟卅里到罗阳,道是山乡又水乡。小桥流水无限好,不知何故署豺狼。”我心里充满着一种悠长的遐想。

网络编辑:雷鹏

浮云波光万全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