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民生 -> 列表

校园欺凌的止与治

2019年11月27日 09:49:12 来源:平阳新闻网

  本网记者 木巫 编辑 宋淑莹

  电影《少年的你》热映大屏幕,再度将校园欺凌话题带入公众视野。尤其是在未成年保护法大修、增设校园欺凌防控措施的背景下,让公众对这一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相较于影视作品中的剧情,现实发生的案件往往更为触目惊心。近日,又有多起校园欺凌事件见诸报端。河南禹州一名二年级女生眼睛里被同学塞进数十张小纸片;北京一名初中女生被同学强迫趴在地上吃盒饭,不答应就扇巴掌;四川某地发生多位学生对一位女同学拳脚相向和辱骂事件,只因被打女生穿了一双某品牌运动鞋。

  201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一份全球校园欺凌现状报告显示,每年约有2.46亿儿童和青少年遭受学校暴力和欺凌。此外,据最高检今年5月份发布的数据,2018年以来,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校园欺凌犯罪案件3407人,起诉5750人。

  校园欺凌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

  我们在现实社会活动,依照的是法律、人际、道德和利害关系,每一个行为背后都有清晰的逻辑,这几乎是每个成年人都要遵守的规则。可在小学至中学的校园中,却不是如此。那里的学生,多数未达负刑事责任的年纪,就连大部分的民事责任也不会追究到他们头上。

  由此,法律对学生的威慑力几乎不存在。当然,大部分学生出于常年的教育和自身的年龄会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可不管哪所学校,总会有部分学生不服从老师的教导及学校制度,甚至与之对抗、嗤之以鼻。这部分学生,应是自我意识觉醒较早的一批人,更加关心自己的需求和喜好,突出自我个性。这其实不能算坏事,一个学生自我意识的养成,恰恰与他自身的创造力息息相关。他们很可能敏锐地发现自己的优势,在兴趣爱好方面下功夫,以此弥补自身成绩的劣势。这自然会造就一批体育生、艺术生、偏科生……

  若过于打压和抹杀学生的个性,再加之在部分校园里,成绩成了唯一真正重要的指标。一部分学生成绩不好,优势又暂时发挥不出来或未发现自己的长处,容易会在别的地方找宣泄口,同时在父母的负面行为和为人处世的影响下,这样的学生往往容易滑向欺凌的深渊,用暴力让身边的人敬畏自己、屈服自己,并从中找到自信感、满足感,甚至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如果说学校制度及校方的漠视是校园欺凌事件的外因,家长的负面行为便是内因。我们常常看到的“熊孩子”就与家长自身的低素质与盲目溺爱有关。实施欺凌行为的学生,对待他人缺乏同理心,对待暴力缺乏理性,这些学生的家长难逃其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潜意识以父母为榜样,下意识模仿父母的行为和为人处世的态度。请家长扪心自问,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在孩子面前有暴力行为,是否为了得到别人的尊重采用欺凌而非宽容?讲理而非暴虐?

  欺负比自身弱小者总是容易的,这是人的本性,但用暴力这种形式,确实太过原始。当在按照成绩或天赋进行排名的“等级森严”的小世界里,若暴力是让自己变得受人敬畏的唯一方式时,暴力就无法遏制。大多数的校园欺凌者,在凌辱同学的行为上得到的不是凌辱本身的快感,而是凌辱行为带给他在校园里的“地位”与“名声”,这是他在学习成绩和天赋爱好上无法取得的成就。对于这样的学生,是可以在学校和家庭两方面做好工作,避免欺凌惨剧的发生。

  当然,还存在着极少部分的反社会人格学生,他们有着近乎天生的嗜血与残忍,以凌辱、虐待他人为乐,这样不能算做正常的人,应归类于精神病一种,须引起学校和家长的足够重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杜绝校园欺凌,应该从尊重学生开始。学校与老师不该公布全校学生的考试排名,也不应该对优生和差生区别对待。对于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应该要深入他们的内心,在对学习影响不大的情况下,鼓励学生发展自我爱好。对于没有特长,学习成绩不理想,仍特立独行有自我个性的学生,应给予足够的尊重,鼓励其参与学生事务如学生会及校方工作中。同时,应做好学生家长的教育工作,指导他们在孩子面前保持良好形象,不在孩子面前发泄,陪同孩子外出时做到温良恭谨让,争取成为孩子学生时代最好的榜样。

  对于造成欺凌事件的学生,应做好全方面工作,不能只处理欺凌事件本身,更要从学校现有的规章制度、教学方法、生活管理、家庭因素等多方面反思造成学生欺凌行为的制度性缺陷和漏洞。对于欺凌事件情节恶劣严重的,要对施暴学生的精神做诊断,若是极具暴力行为的学生,应将其转校至专门机构治疗,与其他学生隔离。

  校园欺凌,学校、家长都应该有足够的重视,做到未雨绸缪,时刻警惕,消灭校园欺凌的土壤,杜绝校园欺凌事件。

网络编辑:谢天涯

校园欺凌的止与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