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新闻中心  ->  乡镇新闻  ->  鳌江镇 -> 列表

鳌江用特色文化“点亮”社区

2019年09月19日 10:18:09 来源:平阳新闻网

  本网记者 黄颖颖 编辑 林蝉

  和剧文化、廉政文化、大寨文化、清明文化、鼓词文化……为进一步丰富辖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温馨、和谐的社区文化氛围,鳌江镇把提升社区文化服务水平,繁荣群众文化生活作为提高广大居民幸福指数的抓手,打造社区特色文化品牌,凝聚一张张靓丽的文化名片,将鳌江的文化氛围装扮得异彩纷呈,有效地提升了辖区居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让社区成了真正和谐温暖的居民之家。

  

  艺术传承,梅溪社区和剧文化

  

钱仓清明文化节 朱明海 摄

  

  8月的梅溪社区凤梅文化礼堂,人声鼎沸,掌声连连。和剧培训班的学员们,以饱满的热情为观众们表演了和剧选段《天上丝罗什么人来织》以及二胡演奏等。年轻的学员们表演技艺还显稚嫩,但他们全身心投入的认真劲头、团队协作的精神面貌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喝彩声。

  “自2012年开始,我们梅溪每年暑期都举办和剧培训班,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地方戏曲艺术,培养文化新人,让更多人认识和剧、喜欢和剧。”梅溪社区管委会书记洪成龙说,培训班分为少年和剧表演班、二胡培训班和青年和剧综艺班,学习内容包括简谱知识、二胡入门、初级打击乐、和剧基础唱腔、戏剧基本功等,各门课程分别由经验丰富、技艺优秀的专家和老艺人任教。

  据了解,和剧是平阳当地土生土长的古老剧种,2009年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和剧文化的发祥地,鳌江镇梅溪社区有着目前平阳民间现存唯一的和剧表演团体、传承保护单位——平阳县新民和剧团。为了顺利推进和剧培训班进展,梅溪社区与新民和剧团密切配合,成立和剧培训班领导班子,聘请并组建了任课老师团队,提前发布招生喜讯,吸引附近村民前来报名。学员们不用交培训费,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条件,有选择地学习。

  “和剧培训班不仅较好地保护和传承了和剧艺术,还能进一步丰富中小学生的暑期生活和梅溪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洪成龙说。

  

  以“莲”促“廉”,西塘社区廉政文化

  

岭根村

  

  莲,花之君子,芬芳弥漫天地间;廉,人之正品,一片丹心照汗青。如若你在盛夏走进西塘,便可尽情观赏百亩荷塘千种莲态,品读宋代名人陈舜韶、陈彦才的廉政故事,吟咏咏莲诗词,赏莲思廉,品莲悟廉,感受廉政文化的魅力。西塘社区以“莲”促“廉”,突出地域特色,在“莲”字上做文章,合理运用丰富的文化资源,全力打造以“莲”为特色的廉政文化品牌。

  开展“莲”文化教育是西塘社区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的重要举措。座落在西塘陈绛殿社区(原玉莲村)的鳌江镇十三小学,原为莲池学堂。学校以莲为校花,研究莲文化,提炼了“廉、和、美”三点莲精神,提出和美教育,为学生精彩人生奠基。“廉,指廉洁,品行端正,廉恰与‘莲’谐音,希望管理能廉,教学能廉;和,指和谐,又恰与‘荷’谐音,希望人文和谐,处理好干群关系、师师关系、师生关系和家校关系四对关系;美,指美丽,为莲花的最显著品质,能美美与共,各美其美,学校要倡导四美,就是校园美、课堂美、教师美、学生美。这三点莲精神,中心是‘和’,概括说是和美,即和美教育。”鳌江十三小有关负责人表示。

  

  自力更生,梅源社区大寨文化

  

和剧演出 薛师建 摄

  

  上世纪60年代,梅源社区岭根村人学习大寨文化,苦战三年,打通了二十九弯,劈平了二十八岗,让悬崖低头,叫峭壁让路,建成了3700米的大寨渠和蓄水池、水库、发电站。岭根人凭着大寨精神,解决了农田无水、农业欠收的窘状,亲手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传承弘扬大寨精神是引领岭根改革发展的精神所在、力量所在、灵魂所在。新时期,大寨精神又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担当的英雄气概;顾全大局、致力民生、共同富裕的爱国情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永不言败的时代风范。岭根将其转化为加快转型跨越发展的正能量,进一步提振了岭根人的“精气神”。

  近年来,岭根村先后开发建设了村内银杏游步道、岭根大峡谷、四季果园、云顶天池游泳池等项目,各项事业长足发展,先后获得国家第一批绿色村庄、浙江省善治示范村、省AAA级景区村庄、市文明村、市“五美乡村”先进村等荣誉。“我们将把大寨精神继续传扬下去,凭着岭根的现有资源,补齐发展短板,带领村民增收致富。”岭根村党总支书记杨礼周说。

  

  穿越千年,钱仓社区清明文化

  天下钱仓清明会,千年古驿梅花香。钱仓曾是北宋时期温州四大名镇之一。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鳌江钱仓社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来到钱仓,必定要到金钱街、宝胜双塔、金钱会起义纪念馆、城隍道院、摇动岩、铜钱岩、岩庵山、岩陡山游一游。走进钱仓,仿佛穿越千年时光。

  一年一度清明节会市是钱仓的传统,有上千年的历史传统,已列为温州市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会市,四方商贾云集,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遍布大街小巷,吸引了南往北来的客人。钱仓清明文化旅游节则是清明会市的升级版。每年的钱仓清明文化旅游节,钱仓的千年历史故事、非物质文化与文化旅游节活动相融合,推出“风华钱仓”民俗巡街、“古城钱仓”非遗展示、“书香钱仓”书画表演、“唱响钱仓”清明晚会、“传承钱仓”祭拜活动、“武动钱仓”武术展演、“美味钱仓”百家盛宴、“琳琅钱仓”集市贸易、“文化钱仓”长廊宣传等项目,带大家多角度体味钱仓的风土人情,唤醒那些被遗忘的传统文化记忆。

  

  老少皆宜,下厂社区鼓词文化

  一把牛筋琴,一副好嗓子,下厂社区滨海村人陈昌牌凭着这两样“法宝”唱红了瓯江南北。走进下厂社区滨海文化礼堂,陈昌牌鼓词文化早已融入其中。“以前,鼓词只用一个扁鼓做配器,陈昌牌先生觉得太单调,他认为鼓词应该有曲有调、有板有眼,所以他发明了牛筋琴,让温州鼓词更加惊艳动听。陈昌牌先生的创新精神也是我们下厂人要学习的。”下厂社区有关负责人说。

  牛筋琴问世,大大增强了温州鼓词的表现力,为温州鼓词的改革、创新与发展树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网络文化盛行的形势下,鼓词仍然有着自己的一股内在传承力量,薪火相传的生命力可见一斑。而陈昌牌这位唱红了瓯江南北的鼓词大师,在后期也培养了一批鼓词艺人,如盟城的苏方足等人,留下《十二红》《节李文》等词本。鼓词艺人结合政策法规,推出了一批主题宣讲鼓词表演,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鼓词用本地方言演唱,老少皆宜,群众基础广泛。2016年陈昌牌诞辰150周年,鳌江镇在下厂社区举行了首届鼓词文化节,进一步弘扬了鼓词文化。

网络编辑:雷鹏

鳌江用特色文化“点亮”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