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历史 -> 列表

元华亭县尉郑宜中略考

2019年08月23日 10:23:58 来源:平阳新闻网

  蔡新祥 编辑 王秀华

  郑宜中,字公谊,元末明初平阳州镜江里人(今鳌江埭头一带)。年青时,曾北游京城为国子学生员,后任华亭县尉,元末天下大乱时归隐,其后不言仕进。后作堂于镜江之西,苏伯衡为之记。

  

江口陡门

  

遂初堂记(节选)

  

  游学京城历仕三省

  元朝统一中原后,中西文化的广泛交流和中原儒家文化的深厚传统构成了元代教育的主要特色。但蒙元统一后,全国百姓被划分为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四个族群,而南人政治地位最低。元代废除科举达七八十年之久,传统士人的仕进之路被堵塞。所幸,元当政者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给了士人们多元化的选择机会,使他们能依托游离于正规官学以外的种种知识和技能找到自己在社会上的一席之地。平阳人郑宜中就曾通过游学改变自身处境,任职松江府华亭县尉。

  元代儒士游学主要通过四种方式:到地方各级儒学(官学)游学;到国子学游学;到书院、义塾游学;民间拜师求学。当时,游学是平阳人获得知识和改变自身处境的一种方式;南北统一、社会安定带来了游学的客观有利条件;平阳儒学教育水平的下滑也迫使平阳士人走出去,通过游学增加学识,拓展见闻,以弥补当地教育的不足;而各地儒学机构一般对游学人士持欢迎态度。一些有名声和背景的游学之士还是儒学争取的对象。因此,当时,平阳出外游学者颇多。而除了四方名师名校外,最令人向往的游学之处大概就是国子学。国子学当时是元代国家最高学府,全国一流的饱学硕儒在学府任教,而且又是高官子弟的汇聚场所。在国子学读书不仅可以增长见识,又能结交权贵,为日后的宦途打下基础。平阳人郑宜中就曾奉父母之命,北游求学于元大都(今北京)。

  然而,国子学是最高学府,员额有限,一般百姓进人国子学非常困难,据元王沂《伊滨集》卷十五《送张宗德序》所述:“必由三品朝官举,而后补其员,限百人。”从史料来看,确实有一些游学之士还因此得到了做官的机会。求学于元大都期间,郑宜中通过结交一些大臣进入国子学,又在国子学学习期间深造。由于限于名额,郑宜中从国子学出来,就职于宣慰使者府,历福建、广西、湖南三道,后擢任为松江府华亭县尉。乡人郑昂曾有诗《送郑宜叔(中)赴华亭尉》:“太史所经多乐土,昔年曾说楚芝兰。兵缠淮浦鱼龙急,醉梦吴门鸡犬安。客路几家茅屋在,秋风八月豆花寒。中原况复遗残孽,夜半吟应把剑看。”

  

  辞官归里筑堂遂初

  元末天下大乱,群雄起义,逐鹿中原。不少仕子看到蒙元崩溃在即,纷纷归隐而去。郑宜中知时事已不可为,辞官华亭县尉,回归故里平阳州镜江里。镜江里,其地距海前横,青华山后拥,远若九凰山、新罗山、夹屿山,近若荆溪山(元代称金字诸峰),层见间出于其地左右,乃是一方之胜处。

  自华亭归乡,郑宜中绝意仕途,朝廷曾授其钱塘县主簿。迓吏在门外等待,而他却不为所动。乡人章功懋与郑宜中交好,生卒不详,字子勉,平阳州人,尝注林景熙诗集,洪武十三年(1380)以才学荐授兴山丞,著有《雪舟吟稿》,传见《民国平阳县志》。其曾有诗《柬郑宜中》:“潇洒中书旧省郎,归来两鬓已秋霜。静观山色开蓬户,醉听江声卧野航。诗兴每从清兴发,宦情何似野情长。相思后夜知何处,明月芦花浅水傍。”

  明朝建立后,开国之初,百废待兴。为充实官僚队伍,朱元璋掀起了一次访求知识分子高潮。朱元璋命人分赴各地寻访人才,但郑宜中不可屈。后李国凤经略江南以江西理问所知事强起,其亦不赴,作遂初堂于镜江之西为归隐之所,每日徜徉山水间,以诗酒自娱。

  洪武十五年十一月(1381),翰林院编修苏伯衡来平阳,宿县南岭门之清泉庵。在此期间,平阳地方名士多与之交游,邑士多请其谒铭。一日,苏伯衡过郑宜中其里,郑向其请铭说:“吾之堂未有为之记者,愿托笔于子。”于是苏伯衡写下了这篇《遂初堂记》,以使今天的乡人大概了解郑宜中其人其事。

  苏伯衡对郑宜中的评价颇高,在文中称其为“高世之士”。他写道:“有抗思埃壒之表,寄迹山海之间,甘与鸥鹭同群,渔樵分席。揽烟云之变化,睇潮汐之往来,以究观盛衰消长之理,不居其荣,无患乎其辱,不必于得,无忧乎其失,若君者乎?推此志也……”苏伯衡同时也点出了郑宜中建“遂初堂”之意,“然自至正失徳……朝虞而夕戒,愁居而慑处,盖二十年,孰不慨君之不得遂其初也……君始获优游于此,共为太平之人,而无毫发不如其欲。又孰不喜君之得遂其初也?然则初志之遂不遂,其不係于时之理乱哉?名堂之意,岂曰退休之志遂,夙昔之愿偿?”

  

  绝意仕途造福乡梓

  归隐意识,可以说古已有之。而历代隐逸之士往往视归隐为权宜之计,人虽离开仕途,心或有所不甘,仍希望再遇明主,一展怀抱,而郑宜中则较为决绝。其视山野泉林的淡泊生涯为人生归宿,追寻个人的自由天地,过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苏伯衡最后道:“是以老于位而不知归者,十常八九,乐于归而无留禄者,十无二三焉。君壮盛时,宦业方兴,名誉日起,非迫于著令,非怵于清议,慨然遗簮绂之荣,而从泉石之乐,其贤于人也远矣……”

  郑宜中虽绝意仕途,但并不完全与世隔绝。居乡之时,他关心家乡水利建设,热心于地方的公益事业。据苏伯衡《江口陡门记》载,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郑宜中与族人监察御史郑礼为重修鳌江江口陡门助资。江口陡门建于南宋端平三年,后更名为“五福陡门”,又称下埠陡门、下埠水闸。此陡门(水闸)位于旧九都江口(今鳌江镇古鳌村陡门头),明洪武十六年重修。明初苏伯衡寓居平阳时,作《江口陡门记》以记其事。以后又多次复修。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重建,更名为“五福陡门”。意为此陡筑成,为小南平原八都、九都、十二都、十三都、十七都五个都之福。筑路修桥建陡门,这也是郑宜中作为“乡贤”造福乡梓的一种体现。

网络编辑:张超霞

元华亭县尉郑宜中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