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图片 -> 列表

七夕节,你还记得“乞巧”节俗吗?

2019年08月06日 15:37:29 来源:平阳新闻网

  本网记者 徐远虑/文 陈顺利/摄 编辑 王秀华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七夕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又称七巧节、女儿节、乞巧节等,于2006年5月20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悬针乞巧、穿针应巧等“乞巧”习俗源远流长,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底蕴深厚的“七夕节”慢慢蜕变成中国“情人节”,七夕“乞巧”节俗文化在渐行渐远。

  

体验民俗

  

  七夕习俗,正被人淡忘

  据了解,七夕节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宋代,最初的七夕是古人晒书晒衣裳的节日。据《物原》记载:“楚怀王初置七夕。”到汉朝初年,七夕相传为牵牛织女相会之夜。美丽的神话,牵动了人间众多儿女之心,于是演化成许多风情民俗。后来,因为牛郎织女的传说,七夕的主体变成了年轻女性。七夕也因此被称作“女儿节”,或妇女节。这一天,成了古代新媳妇“回娘家”的日子。民间父母对于新嫁出去的闺女,每到七月初七要接回家来。除了回娘家,“乞巧”是七夕节的重头戏。据传,织女是个劳动巧手,所以在七夕这天,历代妇女都要向织女乞巧,希望学到织女的好技艺。

  由于地域的不同和时代的变迁,七夕开展的活动也有着多种变化,而“乞巧”当属流传时间最久、范围最广的民俗活动之一。在乞巧风俗中,针是一种特殊的节日道具。因为在过去,女子善“女红”与男子富文采同等重要,针正是做“女红”的必备用品。因此,乞巧活动中衍生出了悬针乞巧、穿针应巧等民俗。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和时代的进步,此类民俗活动也在历史长河中渐渐湮灭,不被人所知。

  “依稀记得小时候,那时的七夕还没有情人节的含义,至少对于当时单纯的我们来说,它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儿童节。那时候,奶奶还会在太阳下放盆水,让我们用绣花针放置水面,技术好的话,针是不会沉下去的,我们玩得非常开心。”70后杨女士告诉记者,每每七夕夜晚时分,她和妹妹总是喜欢围坐在奶奶身边,看着天上的繁星点点,吃着美味的麻巧,听着奶奶讲述着关于牛郎和织女的神话故事,简单却很温馨,这便是一家子的欢乐。然而,时过境迁,现在的七夕被赋予更多的含义,被当作爱情的象征。但在杨女士看来,七夕只是重逢,是牛郎与织女的重逢,是亲人爱人的重逢,是故土故人的重逢,更是过去和现在的重逢。

  

悬针乞巧

  

  七夕食巧,已不再“时令”

  据《平阳县志》记载,农历七月初七夜,传说牛郎、织女渡银河,过鹊桥相会。民间孩童食的“巧食”和“烘烧”,均为米粉制成的甜食。晚,妇女在中庭设巧食、瓜果,向天祭拜,并在月光下对着织女星,以五色丝线竞穿绣花针,名为“乞巧”,认为织女手巧,向她乞巧,使人聪明;孩子把端午系在手上的长命线剪下,绕扎巧食,抛上屋脊,叫“换巧”,以慰劳喜鹊搭鹊桥;小孩将果品陈于瓦上,并用小竹棒击之,以庆牛女相会,叫做“敲瓦瓴”。

  在过去,作为七夕必吃的巧食,总是在七月开始飘香。然而现在,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时令巧食也变得不再时令。“以前,每每临近七夕,总是期盼着看到外婆的身影。在平阳,外婆在七夕前是要给外甥送巧食的。那个时候,家里生活条件不好,总是没什么像样的零食,所以好吃的巧食就显得格外诱人。”70后市民杨先生告诉记者,巧食是儿时记忆里的美食,也是源于外婆的关爱与呵护,孩子们能够吃上一块麻巧、一块“烘烧”就感觉非常满足。

  和过去不同,现在的物资已然不再匮乏,传统巧食也不像过去那么珍贵。“在以前,巧食只有在七夕前后才能吃到,但是现在店里也都有卖,不管什么季节都能买到,所以大家也变得没有那么渴望了。”在腾蛟镇经营传统糕点生意的白先生告诉记者,虽然到了七夕时节,巧食的销量会比平常高一些,但是相差不大,也有许多市民用水果、红包等代替巧食,过节氛围也就没有过去那么浓烈了。

  

配兰摸巧

  

  七夕过节,“爱情”味浓郁

  经历史发展,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在当代更是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相信在大多数人眼里,现在的七夕已经变得很纯粹,纯粹得只剩下“爱情”。每到七夕前后,商场的大力促销和店铺的各种活动总是与“情人节”息息相关,而越来越多的人正被这样“浓厚”的氛围感染,在节日中过得更加“甜蜜”。

  “传统七夕变成现在的情人节,很多情侣也都非常注重这个节日,都会变着法地过,当然这样的氛围是能够促进感情的。”市民陈先生告诉记者,随着七夕氛围渐浓,“浪漫经济”迅速升温。商家打折、赠送、买一送一等促销活动为情侣们带来了巨大的吸引力。但是,传统七夕就是要过传统的习俗,面对促销活动要理智消费,莫将“情人节”过成“情人劫”。

  作为中国象征“爱情”的节日,七夕非常受情侣们的钟爱。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这一天登记结婚。“现在,许多人都会选择特殊一点的日子登记结婚。我觉得七夕登记非常有意义。再过几天我们就要领证了,因为怕当天登记的人会比较多,所以我通过网络登记预约系统,提前进行了预约。”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他与妻子原本想提前登记结婚,但随着七夕临近,他们刻意推迟了登记时间,让大喜日子增添几分甜蜜。

  

穿针应巧

  

设席食巧

  

网络编辑:雷鹏

七夕节,你还记得“乞巧”节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