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省一大召开80周年·足迹】凤卧,一些寻常
来源:平阳新闻网发布时间:2019-07-23 10:08:00

  本网通讯员 落樱 编辑 王秀华

  久不亲近历史,日子过得稍显浮躁,这次随“红动之旅”,走进平阳凤卧,感受革命老根据地的风貌,梳理心气。

  是暮春时节,车子下高速入平阳地界,往西北迤逦,一路群山相送,天乍阴,云雾笼罩山尖,灵秀神秘,恰似“藏龙卧虎”之佳处。道旁多是油菜田,此时油菜花已基本凋谢,尖长的籽荚以序状排列的形式密插其中,远看,是一片灰绿色的轻雾。油菜籽成熟后从晒荚脱籽到榨油,是一个细致又麻烦的活儿,山民们不辞辛劳不畏程序之烦琐,可见一斑。

  我们这一线,从凤卧镇红军小学开始,然后跟着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的脚印,参观抗日誓师大会会址和中共浙江省第一次党代表大会会址以及相关的陈列馆纪念区学校等,最后落脚到山水秀美的水口村。

  一路行来,在所见所闻的一些寻常细节中触摸历史的温度。

  红军小学的大气垫

  凤卧镇“红军小学”,有故事的冠名。当年粟裕将军率领红军挺进师北上抗日经过的“红军桥”就在学校边上。

  在校园里,四座白色的大气垫特别醒目,有两座相对低矮,位于两幢教学楼之间的小操场上,另外两座高大的位于大操场上。

  这大气垫模样长得古怪,通体白色,底盘庞大,头角峥嵘,有两米多高,垫身上有许多可供双手攀握的环形拉袢。

  原来,这是学校为举行“新长征红色运动会”特地从广州定制的“雪山”道具。从校墙的图片展上可见他们历年的“红色运动会”盛况:学生们头戴经典八角帽,身穿灰色红军服,腰系棕色皮带,臂戴红色袖章,在操场上的绿色塑料草皮上匍匐前进,跨过长凳架起来的独木桥,然后他们三人一组,互帮互助,你推我拉爬过“大雪山”,再跳过轮胎做的沼泽地……

  除此,学校里还有“我是小红军”军训活动、红军节红歌比赛、革命诗词活动等,另外还有红色展馆,以英雄名字命名的中队比如刘英中队,以女英雄郑明德命名的明德桥、明德书吧等。

  可以想象,这些生长在革命老区的孩子们,从小就听闻过发生在这片热土上的红军故事,故事中的当地英雄说不定跟他们还有沾亲带故的关系。当校园里醒目的气垫“雪山”渐成寻常,生活中各种红色元素的充实也变成一种习惯时,这些被植于此的先烈故事,将给学生们带来多大的自豪、勇气和能量!

  “红军高举燎原火,学子传承先辈志”,校墙上十四字箴言道明真谛。

  有传承立足,才能继往开来。

  校长说:“我们学校也是动漫基地。”

  水尾宫的毛竹椅

  吴潭桥村水尾宫,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于1938年北上抗日誓师大会的会址。

  走进水尾宫,最先吸引我的是门左侧的一排排竹椅子。竹乡就地取材做竹椅子是常见,不常见的是这里的竹椅子靠背比普通竹椅子的靠背高,人一落座,椅背基本可以靠到头上了。同行的文友说,这说明这一带竹林资源丰富,也有一定道理,椅背高,重心容易不稳,所以底盘一定要重,没有大竹做底盘估计扎不牢。也只有竹源丰富的地区才不在乎竹子多大多重呢。

  后来我们去参观中共省一大召开的会议旧址,发现旧址后山全是茂密的竹林。这些竹子也有当地特色,叶子大茎竿细长质硬颜色墨绿。也不知当地有名的“马蹄笋”是不是此竹所产。笋的做法也有特点,酒糟笋,一盘粉色的。

  水尾宫如今成了村中的文化礼堂,继续发挥着集散地的优势。估计这些椅子是村民们有事没事过来坐坐议议的常备。

  在水尾宫内,墙上一围的是当年的红军历史介绍,墙前一溜儿架子上又是当下的禁毒海报。

  每个历史时段都有每个历史时段的斗争使命。

  不变的,就是有着当地特色的土生土长的东西,这些由一方水土养育出来的器物、审美和味蕾。

  如水尾宫里其中一柱子上的一句联所言:山川依旧顾天下太平。

  陈列馆里和驻地旧址前的冠尖山

  在省一大陈列馆里,有许多细节令我印象深刻,无论是牺牲烈士的平均年龄,还是斗争形势的各种复杂,以及那些锈迹斑斑的刺刀等旧物,后面都跟着一串串的故事。

  但在这中间,数次让我凝神的是馆内的一巨幅落地油画,那是省一大召开的旧址被掩映在群山峻岭中的样子。而最明显的标志是冠尖山。

  后来到了凤林村的挺进师驻地旧址,边上文友指点着村前的冠尖山说:“看,多么漂亮的山。”这山形似斗笠,两边对称,确实卓尔不群,令人过目不忘。冠尖山马头岗群落地势险要,山路崎岖。党的省一大之所以会选此举行,也是相中了这个地理优势。再加上当时严格的保密措施,使得大会能胜利召开,圆满成功,此中意义非凡。想当年,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政委刘英翻山越岭来此,努力学习闽南话,在郑海啸等当地革命工作者的响应配合下,得到了根据地人民的热情拥护,从而成就了浙南红军挺进师的辉煌和浙南红色政权的崛起。

  而这其间,又有多少革命志士,抛却了头颅,把热血撒在了凤卧这片热土上?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其实这种热血精神,恰是凤卧学子们在日常生活中要继承和发扬的,而这种热血气质,也早已体现在凤卧人民寻常的一草一木一饭一蔬中,又在草木食蔬的给养中,渗入到血液中去。

  热血的老区人,既能在革命年代,把冠尖山当作绿色屏障抵御外敌,保家卫国;也能在和平年代,让水口村脱掉“最脏村”帽子,变成如今溪流明净、黛峰耸峙的“最美村”。

  水口村中,我沿着省最大天然游泳湖和别有情致的“水帘洞”绕一圈,耳畔不由回响一首歌:“江山秀丽,叠翠峰岭……要致力国家中兴……”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