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历史 -> 列表

元代平阳琴学大家林文卿

2019年07月19日 11:56:32 来源:平阳新闻网

  蔡新祥

  

  

  古代,仕人人生八大雅事:琴、棋、书、画、诗、酒、花、茶。特别是琴(古琴)、棋(多指围棋)、书(书法)、画(绘画),这四大是历代文人骚客修身养性所必须掌握的技能,今常用来表示个人的文化素养。而琴居首,其难度极大。琴是中国传统乐器家族中最独特的一种,很难把它与其他乐器的存在及应用划同归类。有关琴的文化内涵与有关琴家,也需要有单独的叙述。历史上,平阳与琴学的渊源颇深,最早可以追溯到晋代横阳令贺韬。在宋元时期,有几位平阳籍琴学大家在中国的琴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林文卿便是之一。

  

  

  古琴浙派的代表

  据目前资料考据,古琴浙派创始人南宋郭楚望(郭沔),是温州平阳人,基本上可以确认无疑。南宋著名学者俞德邻在《佩韦斋辑闻》中载:“余里人郭楚望,以善琴名淳景间。”俞德邻系“永嘉之平阳人”。可知郭沔确系平阳人。郭沔,南宋时古琴流派—浙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字楚望,淅江永嘉人,浙派琴家提倡纯器乐曲,作品大都描写自然风光和渔樵生活。郭沔琴曲代表作为《潇湘水云》。

  郭沔著名琴曲《潇湘水云》,被认为是爱国思想、艺术性和技巧性都达到了最高境界。同一时期,还作有《秋鸿》《飞鸣吟》《泛沧浪》《春雨》等琴曲,大多为即景抒情之作。明代中叶以前所流行的琴曲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他整理、创作和传授的。其作品不乏爱国之情,占主要地位的是反映民族矛盾,表示与元蒙统治者不合作的内容。

  郭楚望的《潇湘水云》为今天大众熟知,而《秋鸿》也是中国古琴名曲,最早见于明·朱权《神奇秘谱》。全曲分三十六段,每段均有标题和歌词,是继《广陵散》后篇幅最长的琴曲之一。此曲以飞翔凌空的秋鸿为喻,抒写怀才不遇、自命清高者的心情。作者取意于鸿雁振翅高飞,博出长空之南征,以寓旷达之至、高达之怀。盖喻其高远之志,欲起于凌云霄汉,身系乎四海之间,寄傲于天地之外。此曲旋律苍雄浑朴,节奏起伏跌宕,令人听后若有远达平沙、胸襟宽阔,一举鹏飞万里之感。

  此曲古有熟蜀二谱,熟谱音缓,恬逸而稳。然此谱另有一种抑扬顿挫,奇特不一,难取难弹,调应三月,以角为宫,故名高宫调。《琴学初津》后记中说:“曲中用指极难,起、承、转、合,各有神妙。所以三十余段之多,不嫌其繁复。”《琴苑心传》说:“其指法音调,卓乎高古,至神至妙,无以加兹,诚学者之至宝也。”所以,《五知斋琴谱》强调说:“如遇群贤,鼓时必落后奏为妙,若先弹此曲,使诸音皆闭,觉大无意趣。”况曲中有八紧八慢之难,即聪明天纵者,亦不能轻遽而得之。宜熟习多练,可得其秘旨也。明清以来,刊传此谱达三十种,是大型作品中最流行的琴曲。

  

  

  郭楚望作为浙派琴坛始祖,弟子最著名者为刘志方,再传弟子有徐天民、毛敏仲、汪元亮等。这几位已经为学界熟知,笔者最近发现在郭楚望家乡平阳,在元代还有位琴学大家却是少为人知,由于《秋鸿》弹奏的难度极大,据资料记载,在元代十三世纪中前期,只有袁子方、倪瓒等少数几人而已,与此同时,还有一人能弹《秋鸿》,那便是元代浙江平阳人林文卿。

  林文卿其人其事

  林文卿( 1298-1362),名元彬,号梅轩处士,平阳岭门人,年少好学,信守承诺,明达事理,交友谨慎,非君子不与交往。其治家甚严,秉性至孝,母久卧病,即设卧榻于母亲身旁,奉侍多年,直至去世。其人和睦乡里,行侠仗义,体恤贫困。元至正十四年( 1354),平阳发生瘟疫,病者甚多,人至互相不敢往来,他亲自配药,挨户上门为之医治。对缺粮人家,出钱米予以救济,设粥济贫。林文卿出身仕宦之家,高、曾祖父皆为朝延命官,独他赋性耿介,不迎合时意。虽饱有才学,但不入仕途,逍遥于山乡林间,悠闲于尘外之趣,隐居以终其身。

  有关于林文卿是为琴学大家资料来由,其史料记载于元末明初学者贝琼的《来德堂记》《听松楼记》与郑真所写的《来德堂铭》中。而其人具体事迹记载于明苏伯衡的《苏平仲文集》之《故梅轩处士林君碣铭》一文中,另民国《平阳县志》中有其传纪。

  

  

  贝琼(1314~1379),元末明初著名学者,《来德堂记》载:“平阳林与直既葬其大父文卿于县治南九十里之茅竹里……而文卿则太玉之季子。重然诺,寡言笑,以与时叉牙,不仕而隐工鼓琴,暇则抱琴往长林曲水间,作《秋鸿操》一曲,观者以为神仙中人年六十有五终。与直之少也,其父彦晖出游吴越,故常依之以居,而朝夕有戒,出入有节,既长,从师讲学,通《春秋》大经。洪武八年,至京师补国子生,遂升上舍,皆文卿之教也。”另《听松楼记》载:“平阳县治南出为岭门......巨族林敬伯氏,择其胜处而居焉......予因论人之所同,听者莫过于乐。而听古乐者,惟恐其卧;听新乐者,至不知倦。则云门咸池,不足以悦天下之耳......非有六律七均之和,以合乎黄钟大吕者,孰能听之。听之而悦,不知概于古今之乐何如也。其殆真乐,所在得于自然,异于人之所听矣......遂书其说,俾归刻诸石檇李贝琼记。”

  上文中提到的林与直,字敬伯,平阳岭门人。元代进士平阳孔旸门人,明太祖洪武中,以岁贡生入选国子监,后出授山东蒙阴县主簿。林与直与苏伯衡交好,著有《古诗选唐》六卷,苏伯衡曾为其写过序。刻印过苏伯衡《苏平仲文集》16卷,而《苏平仲文集》中有多篇文记载其人其事,如《听松楼记》《林氏族谱序》《清泉庵记》《同爱堂记》等。林文卿是林与直祖父,其父林太初元初曾官建宁路教授、建德路推官等职,林氏家族在平阳当地为名门望族。

  苏伯衡《故梅轩处士林君碣铭》载:“处士讳元彬,字文卿,生以大德戊戌正月三日,卒以至正壬寅八月十五日,......筑空以居。自是家事置不问,日逍遥长林曲水间,或援琴作《秋鸿》一阕,然有尘外之趣,见者疑为神仙云......。”

  以上下文观之,此处林文卿“作《秋鸿操》一曲”的“作”字,自非“创作、制作”之义,而当解为“弹奏”。另外,林文卿琴学有家传与林与直,郑真《来德堂铭》:“敬伯在总角时,值其父彦晖有事行役,而文卿以大父之尊,抚之至而教之笃也。”林与直道“听者莫过于乐。听之而悦,其殆真乐,所在得于自然,异于人之所听矣”。林与直也是个琴家,直接受教于祖父林文卿,只是文中未有直接道明此事。

  在蒙元外族统治之际,林文卿无意官场,醉心隐居生活,过着超凡脱俗的“神仙”日子。“重然诺,寡言笑,以与时义牙,不仕而隐,工鼓琴,暇则抱琴往长林曲水间,作《秋鸿操》一曲,观者以为神仙中人。”其一生的大部分光阴正值元末乱世,“不仕而隐”也许是最好的选择。而作为元代温州以及平阳的琴学大家而言,林文卿则是目前有文字记载的唯一人物。 结 语

  作为元代琴学大家的林文卿,史料记载极少,目前记载仅见于以上几篇文章中,而林文卿的《秋鸿(操)》不知学自何人。但是他的故乡在平阳,与郭沔(楚望)是为同乡,而这些渊源记载绝不是出于偶然。由此来看,《来德堂记》文中记载虽不能证实林文卿的《秋鸿》之前数十甚至上百年,琴曲《秋鸿》早已流传于(平阳)琴人之间。但从郭楚望到林文卿再至林与直综合来看,宋元明三代其实平阳乃至温州,与琴学的渊源颇深,值得今人深入研究与发掘。

网络编辑:雷鹏

元代平阳琴学大家林文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