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历史 -> 列表

东门山楹联品赏

2019年07月12日 10:58:20 来源:平阳新闻网

  罗平 编辑 周启来

  东门山又称仙坛山,这里人文荟萃,地灵人杰。且不说古时葛洪在此炼丹,留下葛溪、葛岭、葛仙亭、葛公井等称谓,近人又在山上建设亭廊,栽种树木,造就一方风水宝地,尤其是亭廊壁柱上镌刻许多富有个性的楹联墨宝,成为吸引眼球的道道亮丽色彩。

  下午,年轻的情侣、悠闲的人士爬上坡来,舒展筋骨,交流情感,他们映照斜阳,眺望城郭;早上,勤劳的老人们在山径上来回穿梭,攀越锻炼,漫步提水,身影伴随绿树,辉衬朝霞。半山腰处“伍兴亭”中柱游寿澄先生写的一副楹联“向晚斜阳城郭,晨曦佳气葱茏”,几个名词性词语巧妙组合,描绘一组画面,很能契合这种情形,写出人类活动,同山上美景及山边楼群相互辉映、浑然一体,我想这里的“葱茏”一词应作“葱茏的草木”理解。该亭正面蔡启东先生撰书的“石岭幽长行行且歇,山亭雅洁坐坐何妨”一联更具魅力,看似随意,信手拈来,可对仗严整,叙述平和,用语通俗朴实,情感亲切自然,提醒大家山路难行,进来休息,充满善意,透露温情,这时正值行人气喘吁吁、香汗始冒,需要停歇,正合心意;还用上叠词,“行行”一词给人感到攀登快捷的匆促,“坐坐”则显得轻松自在,让人有种舒缓之感,读来朗朗上口,韵味十足。还有公园后面元甫亭中郑立于先生书的楹联“虹卧清溪水声谈古韵,亭依秀壑山色书新诗”,寓景于事,情景交融,拟人描写,形象生动。

  纵观东山楹联,大多对仗工整、音韵和谐、内容实在、语言朴实。如山顶仁寿亭中的“望飞云谈国事练晨功益寿,眺龙港诉家常跳早舞健身”周贻训先生的这联,位处东山巅炮台前,向东北可俯视气势磅礴的滔滔飞云江水,往西南可眺望高楼林立的龙港城市,周边植被茂密,空气新鲜,边上跳舞练功可达延年益寿之效,而登上山巅就可强身健体,非常切合实际情况,也似提示人们多来走走。同样这里另侧怀仙亭中的“云开雾敛观双镇,日出霞飞灿两山”,这里的双镇应指昆阳、鳌江,也是饶有情趣,针对性强。其他如“东山峻秀一亭雄踞翠岗背,西岭蜿蜒千口喜汲纯净泉”“山似马鞍习习凉风穿背过,岭如龙伙葱茏翠竹伴亭眠”“岭背俯瞰脱世俗,亭中消闲超凡尘”,这三联描述半山腰马鞍亭的山形特点、特殊位置和所在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融入了人们的汲水、休闲活动,很具现实意义。就是山腰简陋的梁柱上也留有很多好对子:“眼界高时无疑物,心源开处有清波”“青春有限志无限,岁月无情人有情”“十年树木千秋业,一望青山万里春”“云龙搏浪飞三级,天马行空载五华”“老事每从宽处乐,人伦常在忍中全”等,内容丰富,劝慰歌功,娓娓而谈,值得玩味。

  当然很多楹联就是直接叙事描景抒情的。再如伍兴亭中王光铭先生写的“烛火晨星呈北廓,云霞夕照满东山”描绘夜景下俯视昆阳的状貌,街上灯火辉煌,天边云霞映照,上下连成一片。“一脉清流迎百履,两山翠色入孤亭”,这一联语就画出人们上“昆阳第一泉”的接水行人如缕,雨后山色空蒙的特点。为此,我也想在这清幽宜人的泉侧胡诌一联,以博一笑:“登山攀级接活水,聚会交心侃大山”。而“仙坛桃李新师表,葛岭烟霞古画屏”联语则是绘出葛岭美景如画之古韵,又直接与山麓原平师育人师表的功能结合起来。“圣境千年寻古迹,一亭终古接游人”,这是新仙坛寺后背凌仙亭中,王建之老先生撰写的一对楹联,上联叙写这山历史悠久,下联以亭之主人口吻迎接游人。“亭纳清风皓月,鸟哓玉带珍珠”这是听泉亭南侧的联语,交代亭子处于清风皓月、玉带珍珠的环绕中,清新洒脱,安适惬意。另有“山水横拖千里外,亭廊高起云山中”,虽需斟酌,也合实情。

  其次富含深刻哲理,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听泉亭正面题写的“逢人都说斯泉好,愧我无如此水清”,语言明白如话,烘托对比明显,借甘泉说人“无如此水清”,包含自我批评之意,让来此汲泉观游之人,都扪心自思该如何做个清纯之人,富含教育色彩。而上面葛仙亭中的一联“竹韵松涛清自逸,凤台月榭悄无言”,其中蕴含的哲理可能更强一些。“清自逸”说出清香自然逸出,就需要有心人在此细品深浓的意境,留意体会这里高雅的闲情逸致,也有“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含义在里面,“悄无言”更说出了默默无言的献身精神,有时确实会有“沉默是金”“无声胜有声”的情况。还有这里自怡老人的“流水崇山怀仁者,春兰幽竹笑凡人”,上联巧妙扣住“仁者乐山”语义,借怀想古仁者,也可指葛翁,希望世人深思做仁者的胸怀,同时下联“笑凡人”,则从反面指出凡人被如“春兰幽竹”类的高雅人士耻笑,警醒世人要做高雅之士。“智者虚怀若谷,仁者习静如山”,虽说有点落入俗套,但连用两个比喻,前后对应协调,表达对仁者习静、智者虚怀精神的倾慕,值得肯定。

  再是这里很多楹联直接歌颂祖国,弘扬正气,崇尚美德为内容。“崇亭葛溪山川景,德造东山松柏春”,为山脚崇德亭之联语,将崇德思想与山川美景结合,喻松柏长春品格,崇尚美好德行,首字融进了“崇德”二字,成为藏头联。“两袖清风处世,一身正气为人”“行医济世闻遐迩,积德惠民欣建亭”这两联,是苏元亭中的楹联,主要赞美苏医师一辈子行医积德,惠誉桑梓的壮举,大力颂扬他对社会的奉献精神。其他在苏元亭上下的长廊里出现“松竹精神梅品格,云山气质海襟怀”“八方安定人同乐,四化繁荣国自强”“德从宽处积,福向俭中求”“忍而和齐家善策,勤与俭创业良图”“风云急壮志,礼乐秀群英”“万里山河放异彩,千年人物数今朝”“世事文明春风暖,江山秀丽喜盈门”“临槛开心笑评真伪,登廊放胆畅谈古今”等楹联,虽然内容没有明显斧凿的痕迹,但或比喻、或对照、或励人、或抒怀、或谈国事、或叙生活,劝人自强进取、乐观豁达、文明爱国等思想意识非常明显。

  还有的带有佛教思想,从而起到催人警醒的作用。如徐祥地先生撰写在仙坛寺门前的“仙炼金丹成九转,坛施法雨通三千”“醒世智灯照明三界,慈航觉海普度众生”的两联蕴含了佛法广大、救苦救难的思想,融合了深刻的劝人向佛的意愿,其中前联还是藏头联,首字隐含“仙坛”二字,可谓巧妙。而大殿上的两联“古刹今重兴暮鼓晨钟发深省,仙翁去已邈石床丹灶得留传”,叙述了寺庙重兴和对仙人追念;另联“莲座拥祥云名刹宏开登净域,檀林施法雨慈航普渡指迷津”,赞颂佛力广大。另外这里鼓楼处蔡启东先生一联“宝筏渡迷津历千劫而不败,鼓声拯苦海偕万物以同春”,赞美了大鼓的作用。

  不过有的联语,不知有意为之,还是出于疏漏,我认为还需斟酌为妙。就如王老先生的“圣境千年寻古迹,一亭终古接游人”,似乎应对不周,后联是否改为“仙亭终(一)日接游人”,这样使得上下联对仗工整一些,并且也契合“凌仙亭”的特点。

网络编辑:雷鹏

东门山楹联品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