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民生 -> 列表

民族服饰成风景 传统文化渐欢喜

2019年05月24日 09:05:00 来源:平阳新闻网

  本网记者 陈木遥 文/摄 李强强/摄像 编辑 宋淑莹

  这一两年来,在平阳车水马龙的街头、熙来攘往的商圈、风光旖旎的景区、浪漫温馨的婚礼,时常会觅见身穿汉服或旗袍的市民。二者的风骨美,晕染出一阙阙词、一句句诗、一首首曲,以及独属中国人的传统文化。这道“流动风景”在引人注目的同时,回避不开的是蕴含在民族服饰中的细腻情愫。

  

  

  身在今昔,心在过往。一系一扣一扮,缘何将欢喜印于民族服饰之上?上周,我们就民族服饰火热现象作了一方探讨。

  被汉服款式吸引,被文化历史留住

  搭配讲究的发髻和妆容,行走间裙摆飘逸灵动,远看、近看,皆有中国色彩、山水印染的韵味。在鳌江一商圈,迎面而来的六七名女性及一名小男孩,他们的汉服与周围现代化的环境产生了碰撞,引人驻足观赏,“这是汉服吗?真漂亮!妈妈,这是什么衣服?”诸如此类的话语,随着他们的移动,散落在不同楼层。

  

  

  记者询问发现,这些人以学生和白领居多,很多人尝试穿汉服的原因,是先被汉服的“外表”吸引,再被内涵,即传统文化及历史留住,继而迷上它。

  今年30来岁的半夏就是其中一位,高中因去漫展而接触到汉服,第一眼就觉得好看,通过了解得知这是民族服饰,便渐渐爱上了它的韵味。同行的苗苗亦然,去年参加传统射箭比赛时,发现有许多人穿着汉服来参赛,当下觉得很有魅力,回去后便开始接触、穿上汉服。

  

  

  心怡引起记者注意,不仅是母子同穿汉服,还有自己动手制作发簪及衣服。在她眼里,汉服意义非凡。读书期间,课本上56个民族的配图是她第一次对汉族传统服饰有所疑问,“其他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服饰,就汉族是穿着一件看似T恤的衣服。那时,我问老师原因,没有得到答案。”2015年,心怡从他处知晓了汉服及其背后的历史。等了很久的答案,让她觉得幸福万分。如今,她衣柜里全是汉服,也得到了家人的认可及支持。一旁的儿子高兴说:“我今天穿的衣服叫汉服,我很喜欢。”

  “建立平阳南枝汉服社的初衷,是想让喜爱汉服的人能有个聚集地,一起学习、讨论及了解文化、历史。但是,发现多数人不了解这些中国传统的事物。”该社群主冉冉说,一年来,社团成员从7人发展到100多人的同时,也因社里举办的一些活动及大家的探讨,渐渐了解到了汉服承载的意蕴。

  

  

  采访过程中,路过的一对中年夫妻询问,“这是韩服吗?”冉冉急忙回道,“这是汉服,我们汉族的传统服饰。”“近一年来,因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以及共青团公众号对汉服的推广,穿着汉服走在大街上,欣赏的眼光多了,讶异眼光少了,被误以为是和服、韩服或是戏服的几率降低了,但还是有较多人不了解,这也是我们一直坚持推广、宣传传统文化的原因。”冉冉说,之前,春节穿汉服去吃酒或拜年时,亲戚会不理解,现在好多了。

  

  

  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定型于周朝、兴盛于明朝,意指汉族的传统民族服饰,并非人们误以为的“汉朝的衣服”。在多位汉服热爱者的眼中,着汉服行走于大街小巷不仅是因为汉服之美,也不是为了回溯过去、复古,而是希望找回我们民族曾经美丽的东西。还有一些受访者说,自己因汉服而知晓了历史。

  

  

  因旗袍注重仪态,继而提升了自信

  与年轻人“汉服热”形成对比的是,中老年人似乎对汉服兴趣、认知度不高。她们更倾向于旗袍,亦如《雨巷》所述,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也忘不了张曼玉身着旗袍走在街巷中婉约妙曼的景象。

  

  

  在昆阳镇凤湖公园,3位身着旗袍的女性,演绎了旗袍的美。身姿、服装、人与桥、树、水缠绕着,一举一动间,美自然而来。与此同时,我县各大文化礼堂举办活动时,旗袍秀是不会缺席的。还有婚礼现场的婆婆妈妈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身上的旗袍更是映衬了这种美好氛围。

  旗袍之于她们,是什么?57岁的陈阿姨说,她从40岁开始穿旗袍,17年来,一年四季皆穿,形体有了质的变化。其他受访者也给出了类似答案,是自信、美好、自律、文化。旗袍能勾勒出女性的身材曲线,同时过胖或过瘦都不能演绎它的美。如果一个女性热衷旗袍,相对常人来说,她会更注重自己的身材和仪态。

  

  

  我们一行来到昆阳镇旗袍会所时,见证了这种转变。一中年女子来此挑选文化礼堂活动所需的旗袍,来时穿着T恤,人整体较为松垮,换上旗袍人立马挺胸收腹,精神了。想必,这就是她们口中的自信吧。

  “我们喜爱传统文化,也喜爱旗袍穿上身带来的自信感。”县旗袍协会会长陈小雁介绍,我县目前有千余名旗袍爱好者,县级旗袍协会一家、分会及村级单位四五家,内部成员年龄在30岁至60岁间,以四五十岁女性居多。她说,大概是从2013年开始,平阳渐渐有人穿旗袍,这几年穿着现象较为普遍,传统、改良版的均有人穿。它能提升人的形体,提高自信心,时刻保持美的状态。这点,采访中,我们深有感触。全程端庄优雅的她,呈现了何为东方美。

  “平阳水乡韵味十足,旗袍又是温婉古典的代表。因为喜欢平阳古城,所以喜欢旗袍文化。”温州琴香儿旗袍文化艺术协会会长方小琴说,她开店已有20多年,从原来的手工小作坊到现在的3家连锁专卖店,客户日益增多,年龄层从孩子到老奶奶都有。在她看来,旗袍不仅仅是一种服饰,而是一种象征、标志、符号及骄傲。因为旗袍,她学习了茶艺、花艺,还有形体管理,对传统文化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延伸阅读

  一、唐装宋服都是汉服,如果现代服装加上汉服元素,属汉服改良。汉服的一大特征是没有扣子,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束腰,用绳带系结,也兼用带钩等。所谓“交领”,就是穿起来之后,衣服左右前襟重叠,衣服两边相交成领。所谓“右衽”,就是上衣前襟右边短,左边长,穿起来后,前襟向右掩。其是右衽交领,左衽是逝者穿的,穿汉服的时候不能披头散发。从21世纪初开始的汉服运动促使了“中国华服日”的确立,这意味着汉族传统服饰得到了官方的肯定。至今,“华服日“活动已举办两届。

  二、旗袍形成于上世纪20年代。《辞海》中有关于旗袍的注解:“旗袍,原为清朝满族妇女所穿用的一种服装,两边不开衩,袖长八寸至一尺,衣服的边缘绣有彩绿。辛亥革命后为汉族妇女所接受,并改良为:直领,右斜襟开口,紧腰身,衣长至膝下,两边开衩,袖口收小。”1984年,旗袍被国务院指定为我国女性外交人员礼服。2014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第22届APEC会议上,中国政府选择旗袍作为与会各国领导人夫人的服装。

网络编辑:雷鹏

民族服饰成风景 传统文化渐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