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议事厅 -> 列表

救助站的坚守:为需要的人留一扇门

2019年03月01日 13:44:37 来源:平阳新闻网

  本网讯 陈佳佳文/摄 李阳/摄像 编辑 宋淑莹

  无论寒冬酷暑,都奔波在救助一线,且24小时“在线”……这是县救助站救助人员工作的真实写照。每当在路上遇到无家可归的流浪人员,多数人都唯恐避之不及,但这些“救助人”用他们的善意与真情,砌起县救助站这道爱心城池,这座城池的灯光永不熄灭,永远为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留扇门。

  

  

  近日,记者走进县救助站,跟随副站长周道灶,用文字、图片、视频,记录下“救助人”的工作日常。

  

  衣食住行全照顾搭建另一个“家”

  9时许,记者来到昆阳镇花园路的县救助站,外侧仅有一扇铁拉门和简单的标识,并不引人注意。走进内部,一楼是两间办公室,往内走及二楼是受助人员临时居住的地方,他们的另一个“家”。

  救助站工作主要是为那些主动来寻求帮助的对象提供饮食、住宿及返乡车票。

  记者看到,县救助站共有4个房间,每个房间均设有4张床铺,能同时容纳16位受助人员。其内,棉被、棉服、洗漱用品、食物等一应俱全,只为能第一时间为需要的人提供帮助。

  此时,正好有一位男子来到县救助站,因当天上午偶有阵雨,该名男子浑身湿透、不时发抖,周道灶连忙让同事拿来棉衣,让男子换上,并在派出所人员的帮助下,询问其情况。

  除了帮助精神状态尚可的受助对象外,周道灶还有一份更重要的工作内容,即帮助精神病人、智力障碍的特殊对象找到家人。因这些对象的情况较为特殊,县救助站与平阳康宁医院、县中医院长期合作,将他们送往定点医院治疗疾病。

  11时许,记者跟随周道灶来到平阳康宁医院,这里住着6位县救助站送来的特殊对象。他每个月都要到这两家医院走一趟,与特殊对象沟通,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并试图在交谈中找到一些可以鉴别他们身份的“蛛丝马迹”。

  

  16年救助8000多人次 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工作

  县救助站成立于2003年11月。自成立以来,周道灶就在这里工作,16年的坚守和默默付出,为需要的人留一扇门,为流浪者指引一条回家路。

  据统计,16年来,县救助站共救助8000多人次,帮助300多人次返乡。其中,2018年共救助566人次,帮助13人返乡。这些成绩,少不了该站及时在全国救助管理信息系统和今日头条上发布受助对象信息的作用。“我们通过这些网络平台,向全社会公布受助对象的身份特征,以扩大搜索范围。”周道灶说。

  2018年是关键的一年。县救助站启用了新科技“人脸识别”技术,使得在定点医院长期滞留的受助对象从原先的近30人减少到了13人。

  “‘人脸识别’技术即对滞留人员进行脸部图像采集,再交由县公安机关,比对全省乃至全国身份证留档照片,在数据库中锁定滞留人员的户籍信息。”周道灶介绍。

  问起这份工作累不累?周道灶说,很累,但很有意义。救助站工作人员须24小时值班,这是为了得到消息后,能迅速做出反应,及时赶到目的地,将需要救助的人带回来,以便更好实施救助工作。除了“超长待机”外,语言不通也是让人“心累”的地方。“绝大部分的救助对象都是外来务工者、孤寡老人或是精神病患者,跟他们沟通时,听不懂、说不来的情况十分常见,有时简单的一句‘你叫什么名字’都要问上10多遍。”

  救助站的工作是一份脏活、累活,但同时也是一份善活。在县救助站办公室墙壁上,挂着一整面锦旗,“衷心感谢,找回亲人”“寻亲之恩永难忘”等大字格外醒目。这些,是寻回亲人的家属们送来的感谢,也是周道灶的无价之宝。“记得有一位救助对象,在医院里滞留了8年之久,后来我们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帮她找到了家人,她与亲人团聚的场面,我想我这辈子都忘不了。”

  救助工作是在平凡岗位上做不平凡的事,这些“救助人”是在帮助一位又一位流浪漂泊的人寻找温暖,帮助一个又一个家庭重归团圆。他们用真心对待每一位需要救助的人,不嫌弃、不放弃,用点滴善举,传递无疆大爱。

网络编辑:周昌均

救助站的坚守:为需要的人留一扇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