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历史 -> 列表

律动于北港大地的无形文化遗产

2019年01月14日 10:39:04 来源:平阳新闻网

  潘孝平

  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就有先民在平邑北港这一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北港先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实践中,为娱乐生活,为祈福禳灾,不断探索完善,逐渐形成了样式丰富,具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无形的文化遗产是先辈们智慧的结晶,承载着北港绚丽厚重的文化信息,蕴含着独特的艺术价值、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并以一种有形的方式承续着乡野文化之精妙。这是地缘文化的真实表达,是本土乡民个性、审美情趣的现实凸显。

  木偶戏 古称“傀儡戏”,是演员在幕后操纵木制玩偶来表演故事的戏曲形式。木偶戏自南宋时期传入平阳,与同一时代的温州南戏相互借鉴,从歌舞形式到有故事情节的剧目,从生旦净末丑到唱念做打,再到音乐曲牌等方面,相互融合,表演技巧和造型艺术日臻精妙。

  北港地区素有“木偶戏之乡”的美誉。自南宋以来,一直绵延不绝,明清时期尤盛。北港木偶戏以提线木偶为主,集民间布袋戏、杖头戏、人偶戏为一体的综合艺术。表演时,演员在幕后一边操纵木偶,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能以假乱真,引人入胜,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北港木偶戏班一般由7人左右组成。久负盛名的戏班主要有:清咸丰年间,卓思方于南雁乌岩岭创办吉庆傀儡班;同治年间,李祖同于青街周岙创办木偶班;清光绪年间,吴帝悻于闹村北山创办阿悻木偶班;民国初年,李上利于水头街创办木偶班;民国八年,许仁多于麻步创办乐声社傀儡公班;民国二十九年,陈体钟于詹家埠创办和平木偶班;民国三十四年,张恒晓于怀溪南山创办阿孙木偶班。各个戏班都有自己基本固定的演出场所和庙会庙台,上山下乡,走村串寨,活跃在集镇乡村,深受民众喜爱。“文革”期间,木偶戏被玷污成“叫花子艺术”,戏班被解散,艺人流离,提线木偶逐渐销声匿迹。跨世纪以来,为了使民间木偶艺术重新焕发光彩,平阳县文化部门做了积极的挖掘和保护工作。2008年,平阳木偶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卓乃金被列为国家级“非遗”项目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

  布袋戏 又称“掌上戏”,是一种有悠久历史的民间戏曲表演艺术。布袋戏于南宋时期传入北港水头、麻步、山门等地,用闽南话演唱,表演、唱腔比较粗犷原始。布袋戏的主要演出剧目有《三春会》《阴阳宝镜》《父子状元》《珍珠塔》等戏本。连台本戏有《包公案》《五虎平西》《五显大帝》等。一个演员凭借一米见方的表演舞台,饰演各种角色,唱念做打,独揽一台戏,故名单档布袋戏。演员将布袋木偶套进手掌,食指、拇指和中指分别伸进木偶颈端,用左右手操作表演,演员凭双手操作表演的同时,双脚踏动跳板,靠跳板敲打乐器以作伴奏。

  明清以来,单档布袋戏以灵活轻便在北港山乡长演不衰,备受民众喜爱。清光绪年间,陈日悟在朝阳创办布袋戏班。民国时期,郑经构在山门包山创办布袋戏班,郑书科在鹤溪黄庄创办布袋戏班。黄长凤在腾蛟驷马创办和平布袋戏班,唐书升在朝阳创办布袋戏班。清末民初,驰誉北港的著名艺人有朝阳的赵日步、麻步的陈友三、腾蛟的黄昌俭、山门的郑志敬、南雁的陶茂国等。“文革”十年,布袋戏艺人被遣散,后继乏人,古老戏种日渐式微。为了挖掘、抢救平阳民间单档布袋戏这个古老的戏种,2004年12月,平阳县文化局在水头镇举办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全县民间布袋戏会演,共有21档布袋戏班参与演出三天五场,计二十多本大戏和折子戏。原生态的表演轰动全县,场场爆满,共有一万多人次观看了演出。2008年,单档布袋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唱嘭鼓 嘭鼓,是闽南方言的叫法,又称“渔鼓”,为北港民间的一种传统曲艺。《平阳县志》载:“渔鼓是从闽南传入,用福建话演唱,流传于本县西南部福建话地区。”据相关资料表明,嘭鼓大体于明万历二十八年至四十八年间(1600-1620)由闽南迁居北港的人群传入,至今在北港地区流传了四百余年。

  清末以来,唱嘭鼓在北港的山区平原就相当流行。传统曲目有《说唐》《岳飞传》《杨家将》《罗通扫北》等。民间红白喜事等,通常邀请艺人堂唱,村头里巷不时听闻唱嘭鼓。嘭鼓由一个人单独说唱,以唱为主,偶尔道白。唱词一般是七字句。“嘭鼓敲起闹嘁嘁,平阳算来头一支。若谁比我敲珂好,情愿跟伊学三年。”这是水头凤湾村张家田(1917-1986)经典的开场白。民国后期,张家田凭着字正腔圆的唱功和绘声绘色的演技,唱红平邑南北港,唱红浙南闽北福建话方言区域,成为当时民众公认的“头一支嘭鼓”。1957年,平阳县木偶曲艺协会渔鼓分会成立,张家田被推选为会长。1959年,赴杭参加浙江省曲艺观摩会演,张家田演唱《岳飞枪挑小梁王》获得巨大成功,事迹被收录到《浙江曲艺志》。“文革”时期,嘭鼓被视为“乞丐艺术”,遭禁唱,逐渐没落无闻。2007年,渔鼓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张家田之嫡传弟子纪孔珊(凤卧西塔人)被列为浙江省“非遗”项目渔鼓代表性传承人。

  马灯戏 是一种水头民间的传统戏剧,是温州南戏的“活化石”。表演者,主要是南湖宝山村的周氏子孙,故习称“南湖马灯戏”。据《南湖西门周氏宗谱》载,清康熙元年(1662),周茂新自平邑金镇小仓桥(今金乡镇)迁居南湖宝山村,将祖籍地宁波奉化西门外盛演的马灯戏带到当地,并在周氏家族内代代演练。南湖马灯戏至今将近四百年,传承了十五代。

  关于马灯戏的起源,宝山村一直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宋代时有位姓韩的将军在外带兵打仗,一个偶然的机会获得一匹宝马。他骑着宝马指挥作战,屡战屡胜。每一轮将军凯旋,总是策马在周围村庄跑上一圈,与民同庆。这宝马跑过的地方,到处安乐祥和。为了纪念韩将军,当地老百姓就用跑马的形式来举办庆典活动。乡民没有战马,就用竹条和棉纸编制成宝马,然后把马头跨在身前,马尾按在身后,模仿将军的骑马样子,在村庄里跑一圈。久而久之,其演变成为马灯戏。马灯戏是由小戏和跑马两大部分组成。小戏阵容小,全部由少年来演。一场小戏一般两三个演员,每段约15分钟。主要反映民俗民风,有祈福求太平,也有劝人为善的,风趣诙谐,寓教于乐。跑马阵容大,两位身着戏服、手执高照的大人当开路军,在前引路,控制阵式,带领二十来位(偶数)身跨竹马、将领妆扮的少年,兵分两路,按照一定的阵式表演。表演的跑马图,或称走路阵,通常有四角运、连环阵、蜘蛛阵、土兰阵、八卦阵等。跑马的速度由慢而快,以至奔跑,直至屯马,以洗马收尾。整个过程从马不停蹄到万马奔腾直到马放南山,动人心魄。2009年,南湖马灯戏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周开忠、周开满(周茂新之十四世孙)被列为浙江省“非遗”项目马灯戏代表性传承人。其记录周家祖传下来的曲调有《马灯歌》《四时奇》《五更里》等,是原汁原味的里巷歌谣。

  鹤溪抬阁 是鹤溪当地的一项重要民俗活动。清乾隆五十年(1785)二月初二,当地民众集资重修的灵佑殿和新建的娘娘宫完工,鹤溪四境信众在这一天举办庙会,延请戏班表演,以庆祝宫殿落成。当时有位主事的头家看完社戏,感觉如此庆典活动人云亦云,缺少地方特色。经过一番思量,决心将戏曲人物搬到阁架上沿街游行,以壮声势。他连夜召集村里的铁匠、木匠、篾匠、糊纸工及裁缝师傅等商量排阵,然后各自分头动工,连夜赶制阁架、道具和演员的服装,而后依剧情、服装之需,挑选儿童演员。翌日,八个年富力强的村民抬着一台阁架巡街行走,在街头巷尾驻足围观的乡民无不称奇,拍手叫好。由是,抬阁出巡就成为鹤溪当地一年一度庙会的保留节目。后来乡民在原有的高阁形式上,又添加了矮阁、千秋阁,同时配以鼓乐,提升了观赏效果和审美情趣。

  鹤溪抬阁造型多变,主要人物形象有《西游记》《白蛇传》《空城计》《八仙过海》等。儿童扮演的戏剧人物在8米余的高阁上耸立,装扮痕迹秘而不露,给人以横空出世之美感。鹤溪抬阁素以奇、妙、惊、险取胜,蜚声南北港。民国时期,周边乡村每逢庙会,争相约请鹤溪抬阁前来捧场。“文革”时期,庙会遭禁,抬阁活动无以兴。直到1987年3月4日(古历二月初五),时值麻步显桥至鹤溪段乡间公路通车剪彩的大喜日子,鹤溪各村民众自发举办庙会,在乡民的热切期盼中,鹤溪抬阁隆重登场,再度成为北港民俗活动的一道风景。2009年,鹤溪抬阁列入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鹤溪高跷 俗称“踩高跷”,是一种群众性传统技艺表演项目,始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时鹤溪南山人(今属永乐村)余文丰长年在外经商,自山东娶回年轻貌美的妻子,其妻在夫家思乡情深,想到自己一向喜爱的老家踩高跷活动,为了打发无聊的时光,她就动手制作木质的道具,缝制华丽的戏袍,招集村里余家子弟教练高跷技艺。每当逢年过节,她便带领一班儿童盛装出场表演,那憨态可掬的形象,引得村民喜不自禁。三百余年以来,高跷这种民间舞蹈便在鹤溪落地生根,于南山余家子孙中,世代相传,久演不衰。

  高跷的表演有“文跷”“武跷”之分。文跷重扮象与扭逗,武跷则强调个人技巧与绝招。鹤溪高跷的表演人数历来固定为九人,已形成鲜明的地域风格。“高跷当然是高(九)人”,这是余家人的一贯说法。这跟余氏始迁祖余建溪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自闽南安溪县迁居于此,因闽南话“高”跟“九”谐音有关。高跷表演以戏曲装扮为主,杂技演示为辅。装扮的戏目主要有《八仙过海》《昭君出塞》《沉香救母》《唐僧取经》等。表演时,浓妆艳抹、造型各异的演员在锣鼓的伴奏下,根据故事情节且歌且舞,一边唱着民间曲调,一边挥剑舞袖。演员在舞台上或进进退退,或左摇右晃,动态风趣,令人忍俊不禁,深受乡民的喜爱。鹤溪高跷在“文革”中亦在劫难逃,表演活动被迫停止,服装道具被付之一炬。直到改革开放之后,重见天日,又恢复了此项艺术表演活动。2009年,鹤溪高跷列入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道教音乐 属于“禠公音乐”,是平阳正一派禠公进行科仪法事活动过程中所使用的音乐,意即道场音乐,系泾川古韵。平阳的宗教音乐大致可分三类:道教正一派的“子孙板”、道教龙门派的“十方板”、释教的“和尚板”。道教音乐发端于南北朝时期,唐宋之后一直兴盛不衰,其传入北港水头由来已久。根据凤卧《李氏宗谱》记载,李发侯道士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自闽南安溪县迁居平邑凤卧,将道乐带到北港地区传播,至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

  道教泾川古韵是一种具有地方音乐特点的宗教音乐,是道教仪式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其雄浑古雅,旨在烘托、渲染宗教氛围。水头道乐现存有三皈依、三宝赞、无量佛、焰口引、黄蜂出洞等50多个韵曲。表演形式有独唱、对唱、齐唱和一领众合。道乐以闽南话作念白语言,韵曲中融入当地瓯剧音乐及民间小调,旋律独特,唱腔多样。道乐在有限的音乐词库中选用词汇,以满足不同斋主对于科仪的不同需求,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文革”期间,道教音乐作为“破四旧”对象,遭到批判和禁止,从此一蹶不振。为了重振道乐,保护其宗教艺术价值,2016年在水头镇卧牛山成立了北港钧天广乐道团。道乐团团长周崇富创作的《泾川古韵》,参加2016年温州市首届“国乐乡村”器乐大赛中荣获银奖,得到文艺界人士的一致好评。2016年,道教泾川古韵列入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蒙蒙雁山如静立的画,滔滔鳌水是流动的诗,这里是北港人的精神家园。好山好水滋养着古老而鲜活的乡野文脉,恰似一坛陈年老酒,在北港这一块热土上经年熏陶着。它们历经数百年的沧桑岁月,是我们看得着听得见的乡愁。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弥足珍贵的遗产,我祈望不要毁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因为纵有金山银山,难买无形文化遗产……

网络编辑:张超霞

律动于北港大地的无形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