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历史 -> 列表

北港地名背后的人口迁徙

2018年12月10日 10:08:04 来源:平阳新闻网

  潘孝平

  大地有名。地名是地理实体的指称符号,是地方人文的一个载体。一个地名,是地域文化的一个胎记,是当地人归属感的一种凝聚,是时代变革的一种历史写照。在北港广袤的大地之上,那一个个古老地名的背后承载着一个人口迁徙的印记,同时也标注着厚实的人文记忆。让我们沿着鳌江流域溯流而上,穿越时光的走廊,抖落尘封的光阴,去触摸一个个有温度的地名,还原一个个鲜活的乡土故事。

  

  以新驻地的地理环境命名

  岭门据《温州白氏》载,白汉赤于清顺治年间(1644-1661)自闽南安溪榜头迁居于此,但见此地九珠山林木深秀,南面村口有二山对峙似辕门,故名岭门。

  湖门据《平阳县周氏志》载,清康熙十二年(1673),周尔纯自闽南安溪县清溪迁居于此,此地时为鳌江的一个大港湾,水清似湖,后淤积成盆地,湖中有小山对峙似门,故名湖门。

  雅屿据《平阳县陈氏通志》载,宋熙宁九年(1076),陈洪进自平邑二十二都金舟乡亭下(原籍福建长溪县赤岸)迁居于此,其地系一岛屿,环境清丽优雅,故名雅屿。

  龙尾据《温州白氏》载,白汉宗、白汉石于清顺治年间(1644-1661)自闽南南安虎岫迁居于此,因此地大尖山逶迤而来,山形如龙,村在尾部,故名龙尾村。

  南湖境内古时有湖泊,名“南湖”,因湖得名。南宋时期当地旗杆内薛氏豪族有薛峙、薛兰、薛郓的《南湖集》,以湖名其书。清乾隆年间平阳县令何子祥《南湖通港路移设陡门记》:南湖“闻前明极盛时,湖水深畅清泚……尽日画舫来往,笙歌不断,如杭西湖”。

  晓坑据当地《孔氏宗谱》载,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孔继岸(孔子之六十九世孙)自平阳县城白石巷迁居于此,见本地山间溪流横贯,遍布小溪坑,即以为名。后因“小”、“晓”谐音,遂演化为晓坑。

  溪心据《平阳魏氏志》载,明嘉靖五年(1526),魏颙自闽南安溪县迁居于此,始成村落。因境内有大溪自西向东分成两支,绕村流过,此地位于两溪环抱的沙洲之中,故名溪心。

  秀溪据平阳《苏氏通志》载,明宣德五年(1430),苏元卯自闽南安溪县南斗迁居于此,以村落溪涧秀丽,因名秀溪。

  

  以迁徙到新驻地时的某些特定场景命名

  凤巢据《浙闽杨氏简志》载,后晋天福六年(941),杨伯玉、杨均玉、杨仲玉昆季自安徽桐城潋村迁居于此。时当地有“渊澄如蓝,山环如椅,有凤来巢,无人相止”之童谣,遂名其地凤巢。

  鹤溪北宋初年,陈文济迁居源底里肇基,时境内有大溪,有鳌江大潮过境。每至潮落,溪边滩涂上鱼虾无数,成为百鸟觅食的乐园,故名“乐溪”。北宋许景衡《横塘集》已见此名。据民国《平阳县志?舆地志》载,鹤溪“旧名乐溪,后有鹤翔舞,改今名”。

  凤卧据凤翱宫碑文记载,明万历年间(1573-1620),此地有街道,街北山腰梧桐林葱葱茏茏,曾引来凤凰在此翱翔,故名凤翱。民国三十七年(1948)秋,当地乡绅施湘出任凤翱乡第五、六、七保联立国民学校校长时,因“翱”字繁,学生书写困难,便用谐音“卧”字替代,一时风起,深入民心。建政时,沿用凤卧之名。

  晓阳据当地《高氏宗谱》载,清顺治元年(1644),高满齐为寻觅安居之所,自平邑四十四都乌泥坑一路西行,一日天刚晓,忽然发现山坳里有一大片田垟,遂安居于垟心,并名其地为晓垟。后因“垟”、“阳”谐音,逐渐演化为晓阳。

  缸窑据《谢氏史志?平阳篇》载,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谢姚溪自福建长溪县赤岸后山迁居平邑四十二都后庄,制陶为业。利用当地的优质陶土,在村里设窑烧陶。后日益兴盛,陶窑发展至18座,后庄遂更名为缸窑村。

  矮垄坑据当地《钟氏宗谱》载,明嘉靖年间(1522-1566),钟百户自福建罗源大坝头经福鼎县管阳后溪,转迁平邑北港朝阳溪边肇基。村边小山坑有几丘小梯田,田垄低矮,故称矮垄坑。

  油树下据《温州白氏》载,清顺治年间(1644-1661),白汉石自闽南南安县虎岫迁居平邑龙尾山岙,此地山坡油树(乌桕树)繁茂成荫,因名其地油树下。

  田中央据《平阳县黄氏志》载,明万历年间(1573-1620),黄我勤自闽南安溪县迁居于此,但见村落四周均为水田,故以田中央为村名。

  

  以迁徙到新驻地时的某些特定建筑命名

  山门宋淳祐年间(1241-1252),叶有朋自温州瑞安县郭阳杏园迁居于此;明崇祯年间(1628-1644),周玉卿自平邑睦源周岙迁居于此;清康熙年间(1662-1722),徐国志自平邑穹岭曹门迁居于此,叶、周、徐三姓豪族比邻而居,临街宅第各建一座门台。清乾嘉年间平阳名流刘眉锡游历畴溪,有诗云:“三处台门古迹存,由来此地号三门。”当地乡民习称这条街道为“三门街”,因“三”、“山”方言谐音,后遂名山门。

  三桥据《瓯南朱氏通志》载,北宋年间,朱孟邹(朱幩之孙)自平邑炎亭东山水纤桥(祖籍福建长溪赤岸)迁居于此,其地水网交错,古有杉木桥架设,故名杉桥(见宋周行己《浮址集》、陈傅良《止斋集》)。后当地朱氏造石桥三条,两条为北宋治平三年(1066)朱有直等族亲所建,一条是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朱汝建所建,故杉桥又名三桥(《平阳县志?金石志》)。今尚有三桥村、三桥路、三桥巷之名。

  王坛据《平阳洪氏文史初探》载,清康熙年间(1662-1722),洪仰海自平邑四十二都墩头(原籍闽南南安县二十七都后垵内)迁居于此,此地北面双坑山头有明代山寨遗址,寨王曾于此设坛祭祀,故名王坛。

  南陀据《平苍孙氏志》载,明嘉靖十二年(1533),孙义严自瑞安县孙山迁居于此,时此地山岙有一尼姑庵,围墙上书“南无阿弥陀佛”,孙家人便取“南陀”二字为地名。

  显桥据《平阳王氏》载,明天启年间(1621-1627)自闽南泉州迁居于此,建造一座石桥,取名显桥,故以桥名村。

  八角井据明弘治《温州府志》载,南宋淳熙年间(1176—1178)平阳县令黄耘,卸任后举家迁居平邑北港“泾口”(今水头镇后街)。为方便四邻居民汲水,黄耘旋开凿水井,井口呈八角形,水洌味甘,村民习称“八角井”。井前有巷,人称八角井巷。

  旗杆内据《平阳薛氏志》载,唐贞元元年(785),出身于官宦人家的薛怀干,自福建长溪县廉村迁居平邑北港南湖,于狮子山麓营建九椤厅堂,前进义门树三对旗杆,乡人习称“旗杆内”。

  詹家埠清乾隆四年(1739),詹氏祖先自平邑藻溪迁居北港泾口寿安桥一带渔村,出资兴建埠头,沿江建轮船埠、渡船埠,乡人习称詹家埠。

  下崅峥据《平阳金氏志》载,明崇祯二年(1629),金恭冕自平邑北港泾口菉汀里迁居北港小江南,其子金敬瞻居本乡前河。前河之畔,原有乡人陈省元倡建的三间私塾,名“凤阁斋”,时废于倭乱,金家人即以此为名。因“凤阁斋”与“下崅峥”闽南话谐音,后逐渐演化为下崅峥。

  

  以迁徙到新驻地时的个别重要事件命名

  渔塘据当地《朱氏宗谱》载,朱惟一于南宋嘉熙年间(1237-1240)自平邑北港泾口迁居虞塘合坑,重农耕,兴渔业,于此挖塘养鱼。民国后期,因“虞”、“渔”谐音,更名渔塘。

  内塘据《平阳廖氏简志》载,明万历年间(1573-1620),廖道跃自闽南安溪县迁居平邑四十四都冠尖山麓,遂成村落。境内有大溪,清康熙年间(1662-1722)乡民沿溪筑堤塘,堤之东南称外塘,此地位于堤之西北,称内塘。

  青街据《平阳县周氏志》载,唐玄宗、代宗年间(755-763),周欲纳为避“安史之乱”,自江西饶州乐平县弋阳迁居于此,耕读并重,南宋时为平邑名门望族。据传,当地周家有一名士周仁勇(周欲纳之十二世孙),乳名周八,勇武,但散漫,被其兄嫂奚落,乃发奋用功,终武举及第荣归故里,其嫂践诺,以青石铺路五十丈迎迓,故名青街。

  石牌据《浙闽杨氏简志》载,明成化六年(1470),杨叔淡、杨叔甘昆仲自平邑宰清乡凤巢杨山下五板桥底迁居于此。据传,此地原有一块能治病的石牌为人所盗,不知所踪,杨家人为纪念石牌,故以此命名。

  八亩据当地《卓氏宗谱》载,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卓良翼自闽南南安县迁居南雁小龙里,于山顶开垦八亩田,遂以八亩为村名。

  水上垟据《平阳县陈氏通志》载,明崇祯年间(1628-1644),陈一柱自平邑四十四都大林山脚迁居于此,其地山高缺水。陈家人挖井寻找水源,挖了七口井,井井有清泉,故村名就叫水上垟。

  

  以寄托对新生活的美好期盼命名

  树贤境内有盖竹村林氏,文风鼎盛,为南宋时期平邑的名门望族。故当地于1950年建政之初,乡人以育才树人之意,取名树贤。

  朝阳据《浙南赵氏》载,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赵百四自瑞安县龙川(今文成)迁居平邑南湖李家山,旋转迁瑶山定居,因此地有一片平垟,故名赵垟。后因“赵垟”与“朝阳”谐音,建政时取朝红太阳之意,更名朝阳。

  增光井当地张家曾挖一口井,乡人习称此地为张家井村。清宣统三年(1911),乡贤邓小华借用本村张家井宫创办北山小学,为勉励师生为地方增光,更名“增光小学”,村名也改称增光井。

  

  把原驻地的地名带到新驻地来命名新地名

  麻园据《平阳县郑氏志》载,清康熙五年(1666)郑崇赐自乐清柳市的象山麻园迁居于此,为怀祖,此地因名麻园。

  东门据当地《周氏宗谱》(清咸丰元年修订)载,明万历年间(1573-1620),周明海自平阳县城东门迁居北港四十八都南雁荡山腹地,此地因名东门。

  西门据《平阳县周氏志》载,清康熙元年(1662),周茂新自平邑金镇小仓桥迁居北港南湖(祖籍地为宁波奉化西门外),繁衍成村,此地因名西门。

  

  把原驻地的地名添加一个通名 原地名折射在新地名中

  金家岭据《平阳金氏志》载,明正统十四年(1449),金孟朝自平邑凤卧马迹寺迁居北港四十二都金家垄,后村人开岭辟路连通腾蛟,更名金家岭。

  金塆厂据《平阳林氏志》载,清乾隆年间(1736-1795),林厥明自平邑四十二都金塆迁居于此搭茅舍(俗称草厂)栖身,其地因名金塆厂。

  南陀岭据《平苍孙氏志》载,腾蛟南陀孙氏始迁祖孙义严墓地坐落于凤卧顶坪山地,为便于祭坟,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孙家人合族出资修造十里山岭,乡民习称南陀岭。

  

  以姓氏为主要语素 加上通名构成新地名来命名

  腾蛟据《温州郑文化?平阳卷》载,宋绍兴三十年(1160),郑全自福建长溪县赤岸赤岭头迁徙平邑四十二都带山,因此地猛兽逼人,旋转迁本都河尾定居,郑氏人家自成一个小村落,名郑家堡。迨至清光绪年间(1875-1908),苏、白、周等族人,汇集带溪之滨设店开市,逐渐形成诸多族姓杂居的街肆。郑家堡之名已名不副实,时当地周家门台有“祥绵起凤,瑞霭腾蛟”句,乡绅以闽南话“腾蛟”同“郑家”谐音,更名“腾蛟堡”,民国中期去“堡”字,统称“腾蛟”。原郑家堡所在地今名为郑家巷。

  蔡垟据当地《周氏宗谱》载,清乾隆年间(1736-1795)有蔡姓人家自福建迁此定居,四面环山,中有平垟,故名蔡垟。后虽有周、吴、陈、黄等姓陆续迁入,仍沿用旧名。

  吴垟据《平阳吴氏通志》载,明万历年间(1573-1620),吴敬山自福建长溪赤岸(今霞浦)迁居于此,故名吴垟。万历后期其又转迁平邑十二都大岙底肇基,当地其它族姓也习称此地为吴垟,沿用至今。

  吴山据《平阳吴氏通志》载,元大德八年(1304),吴羡、吴美昆仲(吴畦之十八世孙)自温州泰顺库村游猎至南雁荡山,因其地山清水秀,遂依山构屋定居,并取名吴山。

  金岙据《平阳金氏志》载,宋宝祐元年(1253),金九、金十昆仲自闽南漳州赤岸迁居平邑凤卧山岙,繁衍成村,村落即名金岙。

  林家岙据《平阳林氏志》载,宋嘉定年间(1208-1224),林复明自平邑亲仁乡荪湖里迁居此处山岙,繁衍成村,故名林家岙。

  

  以宗族或姓名为语素 加上通名构成新地名来命名

  畲屋据《平阳县少数民族志》载,清康熙年间(1662-1722),雷应顺自平邑闹村西山下水尾迁居怀溪山区腹地,按本族习俗建造畲族大屋,因以畲屋为地名。

  余潘据《平阳潘氏志》《平苍余氏志》载,明嘉靖十五年(1536),潘朝模自瑞安县五十四都潘岙迁居于此;明天启七年(1627),余国川自平邑万全新浃迁居于此,后繁衍成村,余、潘二家各取姓氏为村名,遂名余潘。

  黄施岙据《浙南施氏志》《平阳县黄氏志》载,清康熙元年(1662),施文亮自平邑北港小江南山下迁居晓坑山岙;清康熙四年(1665),黄朝安自瑞安县虞池迁居晓坑山岙,后繁衍成村,黄、施二家各取姓氏为村名,遂名黄施岙。

  仁家垟据《浙闽杨氏简志》载,明洪武年间(1368-1398),杨叔仁、杨叔嘉、杨叔祥昆季自平邑凤巢杨桥头迁居于此,便以各自名字取“仁嘉祥”为村名,后因方言谐音,故有仁嘉垟之地名。

  

  以纪念先祖或宗亲大义 添加语素构成新地名来命名

  傲寒据《平阳林氏志》载,明崇祯元年(1628),林秀峰自福建南靖县永丰里迁居平邑麻步顶端,繁衍成村。民国二十四(1935),其后裔林太寒于本村就义,为缅怀烈士,因名傲寒村。

  水有源,树有根,人有血脉宗亲。北港的每一个寻常地名,都是在悠悠岁月中沉淀下来,并沿袭下去的,都承载着一段不寻常的经历,诉说着一个地方的尘光往事。对于北港地名的解读,旨在诠释北港的历史,把根留住,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北港人,开启一条与历史对话的渠道,构筑一道生生不息的记忆长河。因为,在所有寻找乡愁的北港人心里,一个地名,就是一条回家的路。

网络编辑:周昌均

北港地名背后的人口迁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