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历史 -> 列表

追忆张鹏翼先生二三事 ——写在先生120周年诞辰之际

2018年12月05日 14:17:55 来源:平阳新闻网

  林代号

  

  

  人物介绍:张鹏翼(1898~1996),字中羽,号自怡,又号养拙,平阳县昆阳镇人,斋号紫霞山馆,知味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浙江省文史馆馆员、温州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著有《紫霞山馆诗存》《张鹏翼书法选集》《张鹏翼书前后赤壁赋》等多部作品。

  

  

  张鹏翼作品

  我是一名医卫工作者,1969年从杭州调回平阳工作,结识了已是古稀之年的张鹏翼老先生。我与先生相差42岁,交往日渐密切,成了忘年之交。张老先生进入九十高寿之后,双足行动不便,眼患白内障,我便成为他的业余保健医生及对外联络员。今年是张老先生诞生120周年,本人也进入古稀之年,追忆往事,历历在目。

  1987年3月,中共平阳县委、县政府在平阳图书馆为张老先生举行九十寿庆之后,他笑着对我说:“我已九十岁了,但还未去过南雁、仙岩,你能帮我圆这个梦吗?”“我能帮。奇怪,你未去过南雁怎么能写出游南雁诗?”张老先生解释说:“那是悟出来的,那是和人家的诗。”那时,我身为平阳防疫站站长,站里配有一辆救护车,但不可私用,只有借防疫站到南雁风景区监督检查食品卫生,或到温州市防疫站运消毒药品之机,完成张老先生圆梦大事。那年为张老先生办了三件事。第一件是游南雁。九十高龄游南雁安全第一,特邀张老先生女儿张蕴冬及张君先生(当时在我站宣教科工作)陪同。张老先生首游南雁情绪很好,平路能行,山路不行,因此无法游仙姑洞,只好扶到“三台道院”,仙姑洞道长特来陪同,与大家一起在“三台道院”就餐(素食)。午后,扶张老先生穿过东洞至会文书院,就在书院门口合影留念,没有进入院内。仙姑洞正殿有张老先生楹联,会文书院有孙依言、宋恕等墨迹,张老先生多么想亲眼目睹一番,可年老体力不支,事不由人真是遗憾。第二件事,游瑞安仙岩。张老先生初到仙岩寺,方丈热情接待,先进入大雄宝殿,迎面就是张老先生的楹联,他认真观读了楹联的每个字,还向大家讲了词意及佛学空虚哲理。在方丈带领下,到后山观游“梅雨潭”,扶张老先生上台阶走山路总算艰难地到了“梅雨潭”。张老先生觉得呼吸有点困难,坐在石凳上休息片刻,合影留念后就原路返回了。张老先生原想进“梅雨亭”目睹朱自清“绿”碑的计划没能实现。第三件事,到温州看望诗友。推荐张老先生入中国书协的方介堪先生,他住在市区木杓巷八号楼,方老先生因病早已卧床不能起坐,张老先生就站在床前与他交谈了十多分钟,依依不舍告别了,这是两位老先生最后的会见。午后,陪同张老先生游江心屿,因两年前来过江心寺,这次就没进寺院,在澄鲜阁前拍了一张照片就返回了。在张老先生九十大寿之年,安全顺利圆了张老先生三个梦,我感到无比高兴。

  我与张老先生相处27年,对张老先生最深刻的印象是:一位中国传统文化的化身,厚德载物的典范。张老先生师拜浙南耆宿刘绍宽,诗宗杜甫,书入孙过庭《书谱》,上溯智永二王,广搜博取,是一位“用三文买鸡毛笔书之”和“化我霜毫作鹏翼”(黄山谷句)、“近百年草书别是一家”(萧耘春语)的著名书法家。

  张老先生云:“人要立志,穷不要紧。读书宁穷,穷,意易其中,意集中性自生,性生自有灵光。如心在发财,争名夺利,笔下难免粗俗。粗俗自无清气,无清气,即无艺术魅力。”回首张老先生人生历程,1945年~1949年任平阳县立中学国文教员,新中国建立后,由于多方原因未继续任教,而在家与老伴种菜挑卖为生。1956年经人举荐到县图书馆任义务图书馆管理员,因没工资,生活要靠子女帮扶,但他觉得工作很适合,干得有乐趣。由于经济所迫,1959年离开图书馆,带着老伴到安徽合肥与子女一起生活。他闲不住,还是要种菜,贴补生活。一年多后因水土不服重返平阳。1962年再进县图书馆当义务图书馆员,工作认真负责,为收集整理鉴别保存历史古籍做出很大成绩。1971年,因家境极度困难,只好将曾在大雅山房居住20多年的平房转售他人。在这最艰难时刻,在中共平阳县委、县政府的关怀下,县图书馆配给了一间30平方米的套房。前间为卧室兼书房,后间为厨房,张老先生感激不尽。1981年,张老先生被聘为浙江省文史馆员,开始享受国家津贴和公费医疗待遇。如此贫困的张老先生如何练书法?他的女儿说:“用一碗水当墨水,桌面当纸张,写了擦,擦了再写。”到了图书馆之后,废报纸上练字,先用淡墨。再用浓墨反复使用,很多的匾额书法,就是写在报纸上的。向他索书的人较多,有求必应,他是一位没有润格、极低报酬的书法家,送些宣纸、给些买纸钱,一些水果、一瓶酒或讲声谢谢等,都是报酬。今天我深深体会到,什么叫德?帮助他人做事,不求回报叫做德,帮助多数人做好事,那就是“厚德”。张老先生待人非常厚道,自己生活却极其简朴。记得有次市书协汪廷汉先生来平看望张老先生,问:“老先生你的高寿秘诀是什么?”老先生诙谐地讲:“二餐白眼烧、二包烂上游,坐得硬板凳,躺得硬板床。”逗得大家哄然大笑,这就是老先生直面人生,以苦为乐,思无邪、心无欲的高尚品质。

  记得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有一次在闲聊中先生打趣对地我说:“我是一位真正的无产者。”当时他转售了住宅,我很同情,可仙逝后发生的两件事,使我感慨万千。2006年,我在县关工委五老护苗志愿队任常委副队长时,爱心模范、也是印章收藏爱好者吴绍烈同志告诉我,最近有人送给他一套张鹏翼先生的印章,我大吃一惊,直奔吴家,亲眼目睹了11个印章后对他说:“这是张老先生遗物,很珍贵,最好交给他亲人保管。”他爽快地答应了,后来将这套印章交给了张德全,现存在他儿子张林封处。第二件事,2013年张德全逝世,我参加葬礼后,他的亲戚支成信告诉我,张老先生还有些遗物存放他家,十多年了快烂光了,我就立即跟他到了存放处。这是一间修理板车库房(通福门老车站对门),因较潮湿,张老先生遗物大部分霉烂了,经整理总算捡回部分书信、碑贴、笔记本等,现存我处。支成信告知,17年前张老先生仙逝后,公房清理时,张德全托咐他家保存,那些印章送给了邻居吴绍烈。以上事实验证了,张老先生是一个一无所有的彻底无产者。但是,这位无产者给社会留下无限的精神财富,深受人民爱戴歌颂。张老先生寿臻期颐,福泽儿孙兴旺发达,其中外孙女张红梅是知名女企业家,是安徽省政协委员。

  张老先生离开我们已经22年了,但他的宽厚仁义之德必会泽后世,影响深远,而那宽厚仁义之德创造出的诗书世界亦将浩瀚无垠,伸展无涯。

  

  

张鹏翼先生与作者游仙岩

  今献此文,表达对张老先生虔诚的敬意和深深的怀念。

网络编辑:雷鹏

追忆张鹏翼先生二三事  ——写在先生120周年诞辰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