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历史 -> 列表

昆阳:此间生聚旺千年

2018年10月22日 16:29:50 来源:平阳新闻网

  陈斌

  平阳建县于西晋太康四年(283),建县之初,县城在仙口。东晋初年,迁至昆阳,具体时间已不可考。昆阳老城的建造,已有近1700年的历史。

  

崛起的昆阳  陈顺利 摄

  

  昆阳原是山名,古时用之指代平阳,为平阳县名的别称。宋末林景熙在其诗文中多次提到“昆阳”,《李两山侍郎仲氏儒而医,解后(邂逅)会稽,索诗识别》中,“我怀两山翁,夙抱经济略。曾驱部使东,所至问民瘼。昆阳斗九州,渔吏久竭泽……”。《鞍山斋记》中,“昆阳并海而县,诸峰自西南来,气势横逸,若万马之奔……”。均以昆阳代指平阳。林景熙之后,就更多了。元完颜贞《海潮》诗:“一出昆阳道,肩舆日向晡。冷烟浮破灶,老树坐饥乌。郭外儿寻父,江滨妇哭夫。哀哀闻父老,此害百年无。”明清两代仍继之。明黄淮《楷木杖记》中,“陈端执中,温郡昆阳望族”。王澈有《昆阳道中逢刘东师》《送黄一之归昆阳》两诗。清张元启《谒蓉林何公祠》诗,有“十载昆阳惠政多,渠成郑白起讴歌”句。均系以昆阳指代平阳。昆阳为何指代平阳?是因为平阳县治在九凰山侧,九凰山,古称之为昆山,也称昆阳,故以山名指代县名。章祖程在林景熙《昆岩》诗注中,引用《平阳州志》:“昆山在州治西南,雄于众山,为州城之表。巨岩冠其颠,俗名古岩。山有孔穴,空洞可容数十人。世称昆阳,盖指此山。”乾隆《平阳县志·地舆下》载:“昆山,在县治西南,为县治表,故县称昆阳。”

  

坡南街夜景  陈顺利 摄

  

  昆阳位于平阳县境东部,界于东门山和九凰山(昆山)之间,系平原水网地区中的低丘地带。昆阳东部有东门山、仙坛山、柏垟山,西部有九凰山、锦屏山、马鞍山、白石山、甸垟山。东部诸山,沿着浃口山、石刺山、象湾山、嘉峰山、仙口山,绵延至海。西部诸山是万全平原与小南平原的分界线。民国《平阳县志·舆地志三》载:“县城诸山自甸阳来,为锦屏山、昆山,绕城西南。自岭门山迤东分二支。一支自凤凰山趋小南至墨城,一自仙坛山趋万全至仙口,复西南迤,并至海岸而止。”昆阳正居于东门山和九凰山(昆山)之间的交通要道上,自古就有“两浙咽喉,八闽唇齿”之称。而且仙坛、九凰两山环抱,鸣山、石塘诸山拥立于前,作为屏障,居高临下,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顺治《平阳县志·舆地》载:“自晋郭景纯之定小治,以仙坛、昆山对峙于前,鸣山石塘拥障于后,故宋令陈容有词云‘前分凤翅,后叠峨眉’。而俗传左右二山为斗牛,鸣山为伏虎,言其形胜也。”

  昆阳老城始建于东晋初年,据传,城墙和内河的划定,曾受到郭璞的指点。郭璞(276年-324年),字景纯,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省闻喜县)人,建平太守郭瑗之子,两晋时期著名文学家、训诂学家、风水学者。郭璞除家传易学外,还承袭了道教的术数学,是两晋时代最著名的方术士,传说他擅长预卜先知和诸多奇异的方术。西晋末为宣城太守殷佑参军,晋元帝拜著作佐郎,与王隐共撰《晋史》,后为王敦记室参军,以卜筮不吉阻敦谋反,被杀,后追赠弘农太守。据林景熙《州内河记》:“平阳为东浙巨邑,河为邑巨利,(城址)为晋太康郭景纯所定。”乾隆《平阳县志·人物志下》载:“晋郭璞,弘农人,尝至瓯相土,扜白鹿城;又至平阳,太康间邑城亦其所扜。”不过,这里所说的“太康间”应是有误。昆阳老城初建时,据乾隆《平阳县志·建置上》载:“周围一里,高一丈二尺,厚八尺。”平阳建县以来,史书上有记载的最早的县令是贺韬,也是平阳在晋代一百三十多年间唯一可考的县令,他是一位名垂史册的音乐家,距今近一千七百年。民国《平阳县志·职官志一》载:贺韬(一作韬义),晋代平阳县令。明代《古琴疏》载:“会稽有防风氏,屡见于城邑。常坐雷门上,脚垂至地。晋横阳令贺韬鼓琴,防风闻琴声,在贺中庭舞。”《古今图书集成·乐律典》载:“晋横阳令贺韬,得吹台之桐为琴二:一曰啸鱼,二曰恒寿。”平阳古称横阳,当时横阳县城就在现在的昆阳镇。晋代平阳尚有防风部落遗民,这些被蔑称为“防风鬼”的山越人,身材高大,不拘礼节,经常赤脚坐在修建不久的城门上。当时的横阳县令贺韬,制造了两把神奇的木琴,一名啸鱼,一名恒寿,他在县衙的厅堂里弹奏起“啸鱼”和“恒寿”,防风人听到琴声,来到县衙厅堂,随着琴声悠扬响起,防风人在厅堂里翩翩起舞,其乐融融。公元422年,谢灵运被贬任永嘉郡太守后,当年冬天,来到横阳县县治边的岭门山(即今平阳县昆阳镇岭门山),写下《横阳还峤上》(《游岭门山》)一诗,现存最早收录的是明《弘治温州府志》,全诗为:“西京谁修政,龚汲称良吏。君子岂定所,清尘虑不嗣。幸莅建德乡,民怀虞芮意。海曲常寂寥,空馆盈情思。协以上冬月,晨游肆所喜。千圻邈不同,万岭状皆异。威摧三山峭,瀄汨两江驶。渔商岂安流,樵拾谢栖庇。人生谁云乐,贵不屈所志。”

  隋唐之际,平阳县治除温琼以外,少有记载。唐末五代期间,特别是五代时(907—960)出现平阳历史上第一次人口迁入高潮。唐末黄巢起义,乾符五年(878),起义军由浙江衢州沿仙霞岭入闽,闽人纷纷北迁。平阳无战事,流迁来平阳尤多,五代十国是中国古代最后一次大分裂的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持续的战乱给经济带来极大的破坏。唐亡,后梁太祖封王审知为闽王,境内比较安定。后唐同光三年(925)王审知死后,继承者王延钧、王昶、王曦、王延政、朱文进等人为政暴虐,相互攻杀,连年混战,内战不休,生灵涂炭。于是,闽人避乱北迁,以求生机。而平阳与福建毗邻,交通方便。加以当时万全平原尚在开发过程中,土地资源丰富,便于移民垦荒务农。更重要的是,五代后梁开平元年(907)四月,钱镠占领了平阳、瑞安后,采取“保境安民”的政策,政尚宽惠,减轻赋役,社会相对安定,生产发展,所以吸引大批闽民迁入。北南宋之间,金兵南侵,江淮间战火连绵,平阳地处南方沿海,远离战争,因此,北人为避战火纷纷迁入,平阳县治得以发展。南宋末年,爱国诗人林景熙就先后居住过昆阳西门白石巷与雅山,他曾写两首诗,一是《归白石故庐》:“四邻井灶出荒墟,独鹤归来认旧庐。一迳苍苔供瘦策,半簪华发伴残书。斜阳苍陌语初燕,新水池塘生细鱼。小立春风邻寂寞,忽吹花片入襟裾。”二是《赵奥别业》:“已无湖海梦,渐老足闲情。野杖日寻壑,家书时到城。开池纳天影,种竹引秋声。亦爱箪瓢乐,年来世味轻。”白石故庐原在昆阳西门白石巷,赵奥别业原在昆阳西门雅山。周元龟,昆阳镇西门雅山人,嘉熙二年(1238)进士,历任庐州教授、知县等职务,为人正直,直言敢为。

  元代,由于统治者是游牧民族,所以“禁止省、路、州、县修筑县城,城随夷为衢路。”元末,平阳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周嗣德任平阳州官,又组织民众重筑县城。乾隆《平阳县志·建置上》载:“县城……,至正间州守周嗣德重筑,周围三里八十步,计六百五十三丈,高一丈三尺,厚一丈三尺。”不久,方国珍部将方明善攻城,城破,再次被毁。

  朱元璋统一中国后,方国珍、张士诚余部逃往海岛,与日本游民相互勾结,成为倭寇,扰乱海滨。守御千户缪美增再筑县城,以御倭寇。乾隆《平阳县志·建置上》载:“明洪武七年守御千户缪美增筑,周六百三十二丈,高一丈六尺,面阔九尺,趾阔一丈三尺,广一百丈,袤二百五十八丈,垛口五百八十个;城门四:东曰挹仙,南曰通济,西曰登瀛,北曰迎恩;水门三:东水门,西水门,北水门;敌台六座,窝铺二十八座,谯楼一座,东门城楼一座,南门城楼一座,西门城楼一座,北门城楼一座;城壕东壕深二丈,阔五丈;南壕深三丈,阔七丈;西壕深二丈,阔七丈;北壕深二丈,阔五丈。”明朝一代,县治曾经多次受到倭寇的骚扰,民国《平阳县志·武卫志》载:明嘉靖三十七年端阳,“倭由瑞安渡江至县东,登仙坛山,射矢城中。烧劫南门外及岭门东西牌坊尽毁,喊声振地。数日复烧东门,凡两阅月乃出。男女被杀者及赴水者不可胜数。”明代,平阳县治曾涌现出许多文人名士。孔旸,昆阳城西人,元至正二年进士,任庆元尹,元亡后,不再出仕。汤宗,昆阳人,明洪武中以岁贡进入太学,历官山东按察使、苏州知府、大理寺右丞等职务,办事公正廉明,忠心尽职,深受时人称誉。吕洪,昆阳城西人,明景泰五年进士,先后任广东道监察御史、云南按察副使、广东按察副使等职务。鲍辉,昆阳人,明宣德八年进士,先后任工部给事中、刑部给事中等。郑思恭,明末清初昆阳坡南人,是一位有较多著作的学者和忠于明王朝的爱国主义者。最早出现昆阳镇的名称应为明代,《温州市志·建置》:“明初,平阳县增置昆阳(坡下)、松山(在归仁乡)、蒲门(在所)三‘镇’及县市(即市心:今之县前街交界至城隍路的一段解放街)、迳口、垂阳、南湖”等七个“市”。隆庆《平阳县志》写的“平阳镇”下有注为坡下。可见,当时所谓的昆阳镇或平阳镇,是指现在的昆阳镇坡南,而昆阳城区,当时称之为市心。

  清初,郑成功北伐与“三藩之乱”都波及昆阳。清时,昆阳城池的形状应是瓜形。清平阳诗人张綦毋的《船屯渔唱》中有诗云:“城传白鹿并时迁,看取瓜形两叶鲜。蔓引西山泉脉脉,此间生聚旺千年。”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机轰炸,民国31年(1942)2月,县政府下令拆除县城城墙,至民国33年3月,全部拆毁。民国19年村里制改为乡镇制后,平阳县城分为坡南和横阳两镇。民国29年左右,坡南和横阳两镇合并为昆阳镇。

  1949年5月解放后,称平阳县直属镇。1952年9月成立城区,下辖城北、城中、城南3个镇和柏社、城东、城西、鸣山4个乡。1953年城北镇与城中镇合并,称城中镇。1954年4月撤销城区,城中镇与城南镇合并,称城关镇。直属县管辖。1958年公社化时,城关镇并入钢城公社,称直属营。1959年春,钢城公社与万全公社合并称万全公社,城关设管理区。1961年,撤销万全公社,成立万全区,城关管理区改为城关镇,直属县管辖。1981年底,因重名,仍更名为昆阳镇。

  1700多年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底蕴,使昆阳荡涤着令人荡气回肠的古风幽韵。传统气氛深入昆阳的骨髓,造就了今天风俗醇厚、文气如虹的地域文化。

网络编辑:张超霞

昆阳:此间生聚旺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