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历史 -> 列表

龙潭三瀑:五龙潜处野云闲

2018年09月03日 14:37:53 来源:平阳新闻网

  陈斌

  虽已过了处暑,但夏意仍然很浓。趁闲暇时,去户外走走,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可以换一种心情。曾闻西湾有一个景点,名为龙潭三瀑,至今还没完全开发,故准备去看看。我想,一般人到西湾都是观海,而自己去西湾看山,反其意而行之,也许另有一番滋味。

  小洋山外隐归帆

  乘车到了西湾车站下来,询问了当地人,他们告诉我,车站右行五六十米处有一座桥梁,桥边有个标志牌,写着“龙潭三瀑”几个字,然后,沿溪进去就可以找到龙潭三瀑。根据他们的指路,我在公路的桥边看见了“龙潭三瀑”入口的标志牌。

  龙潭三瀑入口处为西湾社区头沙自然村。《平阳县地名志》载:“头沙,18户,92人。位于县城东10.5公里处,村在海边山岙,属山区。当地《黄氏宗谱》载,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其祖先黄起凤由闽迁此成村。因地处海滩岙口北首,取名头沙。”《平阳县地名志》为1985年撰写,故记录的人口数与如今相比,已有很大变化。近二十多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头沙许多居民迁居鳌江、昆阳等地,而青湖等村的居民又迁移于此。目前,海西镇西湾社区办公场所就在此村。

  头沙东面有一条长长的海堤,约有一公里左右,海堤之外就是海滩了。海滩外面不远处,有个小岛,名为小洋山。《平阳县地名志·自然地理实体·岛屿》载:“小洋山,系岛屿,属西湾乡。西北距县城11.7公里,位于头沙东面海中,距大陆0.25公里,最高海拔33.8米。南连一个小屿,最高海拔14.2米。面积合计0.023平方公里。小洋山主屿南北长0.19公里,东西宽0.16公里,外形似馒头,岸线长约0.54公里,地形呈东北—西南走向,由岩石、泥土组成,生长灌木、茅草等植物;亦有蛙、蛇、鼠等小动物。无人居住,尚未开发。”

  此海滩边上另有一海滩,名为倭儿滩,据《明代温州倭寇编年》载:“永乐十一年(1413)癸巳,正月,寇犯金乡卫沙园所眉石奥,温州卫副千户沈忠战死,同时盘石卫百户罗铭率舰巡哨,亦遇害。”弘治《温州府志·武勋传》也载:“沈忠,滁州人,洪武二十九年袭父荫,改授温州卫左所副千户职。永乐十一年正月,倭贼犯金乡卫沙园地方眉石奥,忠奋先领军对敌,时以兵少遇害。”当时倭寇登陆之处,即为此滩,故名倭儿滩。

  三级鸣泉飞暮雨

  循溪而入,溪流淙淙,清澈见底。溪中有许多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石块,或如动物,或如人物,惹人猜想。此溪名称为龙潭溪,溪起点为龙潭自然村,终点为东海交接处,长度为2240米。

  溪水在峡谷中流淌着,峡谷在群山之间,当地人称此谷为龙潭坑。进入峡谷,绿树阴翳,古藤绕道,植被丰厚,群山迎面扑来。民国《平阳县志·舆地志(三)》载:仙口山“南为风门岭,岭东南为蒲岐山、跳头山,一名石帆山。跳头山东南为头沙山,有西湾岭。山北有张家岭,滨海有倭儿滩,倭寇尝从此入。头沙之西南为二沙山,又西南为三沙山、四沙山。东南滨海,西与墨城山相接。”《平阳县地名志·自然地理实体·地质、地貌、山脉》也载:“仙口山至墨城山一带海岸曲折,多港湾,沿海群山连绵,有蒲岐山、北山、殿后山、头沙山、二沙山、三沙山、四沙山,最高峰为半天山,海拔600米。”龙潭三瀑,就位于殿后山、头沙山、二沙山等群山间的峡谷中。

  溪边的小路,是顺着山势而建。开始的一段路,倒也平坦,不过走了二十余分钟后,路边的茅草丛生,草高及腰,我们只好用登山杖,拨开茅草,缓慢推进。翻过一个大岩石,渐渐听到“轰隆隆”的水声。再进去一段路,看见石路右侧的山岙中有一条白练飞流而下,这就是龙潭三瀑中的下瀑——龙潭瀑。此瀑布落差不大,约二十米,且水速不缓不急,仿佛是一位温顺的女子,个性柔和。瀑布之下,有一深潭,瀑布之水,洒落上面,不断泛起一层层涟漪。深潭的外面有一些岩石,潭水溢出,似乎又形成一个个小潭。潭边长着许多小灌木,密密麻麻,把深潭严严实实地遮掩起来,若在路上行走,不往溪里走下几步,还真看不清潭里的庐山真面目。

  我们从潭边小路继续前行,有段路是在悬崖上斫开的,较陡峭。跨过龙潭瀑上面的矴步,不一会就来到龙潭三瀑中的中瀑——双龙瀑。路边有块石碑,刻着:“双龙瀑,瀑高30米,又名连理瀑,双流直泻而下,一刚一柔,相映成趣。”只见,前面峭壁上有两条瀑布直挂而下,一雄壮,一纤细,既似双龙抢珠,又似夫妻相伴,形状很是优美。我俯身仔细看了看瀑布下的水潭,潭水清澈见底,水下的石块依稀可见,潭面呈不规则圆形,宛如双龙争夺之明珠。

  双龙瀑之上的路,更为惊险。路面青苔甚多,有些滑,且有的矴步被水溢过,不易过去。看到这副情形,我也心惊胆战,只好跟着友人后面,拄着登山杖,一步一趋,小心翼翼地上去。没走多少路,蓦然间,面前出现一幕巨大的瀑布,这是龙潭三瀑中的上瀑——莲花瀑,村民称之为“莲花龙”。莲花瀑是龙潭三瀑中落差最大,气势最大,也是最雄伟壮观的瀑布了,瀑布落下几十米,与石壁相击,分股跌入潭中。瀑布溅起的水雾约有五六米高,雾腾腾的水气带着潮湿的清新,在潭上犹如形成一朵朵洁白的莲花。那溅起的小水珠落在我的面颊上,一股清新、惬意的感觉冲荡着我的心扉。潭边也有一块石碑,碑上刻有:“莲花瀑,瀑高40米,瀑流冲撞凹凸不平的崖壁,形成似莲花瓣的水珠,故名。”瀑布下面的水潭,是三个潭中面积最大、水底最深的。此情此景,恰符合袁枚《到石梁观瀑布》中的那一句:“五叠六叠势益高,一落千丈声怒号。”

  看到如此美景,我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匠心独具。应该说,龙潭三瀑与西湾的群山一样,都是晚侏罗纪时,燕山运动晚期地壳持续上升,在地貌上形成的陡坡地形,故易形成瀑布。

  青潭晓霭笼仙跸

  古时,农村久旱,有求雨的习俗,周围几十个村庄联合起来,到附近水潭求雨,每一个龙潭也都有龙的故事。93版《平阳县志·风俗》载:“久旱不雨,禾苗枯萎,农村遂有求神赐雨习俗。求雨时,数村联合,抬神像,几百成千人,排成长队,手执仪仗旗牌、鸣锣开道,鸣鼓乐放鞭炮,到到附近龙潭求雨。途中不管骄阳或遇雨,均不得撑伞。求雨回来,将神像露天摆在庙前,烧香点烛,各村演戏酬神。如遇十几天仍无雨,再去龙潭乞雨,直到下雨为止。”

  据说,龙潭三瀑中的上潭求雨十分灵验。民国《平阳县志·舆地志(三)》载:“又东南为仙口山,东枕大海,本名横屿,吴置船屯于此,一名阳屿。……别一峰曰眉石,上有龙湫,曰樟木潭。潭广数亩,深不可测,常有云气上蒸,土人视云气聚散以占晴雨。每遇岁旱祷雨辄应。”这里所说的龙湫,即龙潭三瀑,而樟木潭就是龙潭上瀑之下的龙潭。

  明代万全榆垟的举人蔡芳曾于弘治十七年(1504)写了一篇《樟木潭龙祠记》,记述了平阳知县李奎昭到龙潭三瀑求雨的经过:“平阳去城东二十五里,有山半枕于海者曰仙口山,又曰‘神山’,旧名叶奥山。其山斜迤成南,有别峰曰白眉石,上有龙湫,曰樟木潭。崖上飞瀑成白帘,阔可八九尺,下泻于潭。潭水深不可测,或云透于海。当旱时,乡民祷龙者必入谷口,度山腰,磬折而后至止焉。乃弘治甲子(1504)夏四五月不雨,瓯窭汙邪裂欲龟,民嗷嗷告病矣。邑大夫新喻李侯不遑宁处,靡神不索,吁旻自省,素食斋居者累旬。初走祷于管奥山之潭,不应。有以樟木潭为灵言于侯者,侯即芒鞋素服行赤日中,薄暮抵于麓,斋宿于神山寺。遂以翌六月朔日,攀岩至潭所。斩牲告龙神,词极恳至。既彻,投膻臆于潭。俄倾,黑云四合,可怖可愕。侯令众大呼曰:雨来矣!众行者无虑数百人,呼声绕山谷,忽闻疾雷响脚底,若起于潭中,众且喜且惧。逮出山,天宇豁雾,海色激射,若不知谷中之雷雨也。侯徒步缘山麓归,至治乃雨,入夜雨大作,不二日而沾足焉,阖邑欢呼鼓舞而惟侯自德。……于是民有好义者,分猷念以相从,相率出私泉僦工役,请于潭之前而屋之以永神贶。斫石以为楹,文碣以荐址,陶甄以覆薄,煅蛤以缀(甬瓦),既坚且固,可耐风雨,以为空山久图。既讫工,又相与推其首劳者,潘、彭、周、郑、黄、徐、顾、严、陈、沈、林等,索余文记其事于石以召无极……”。可见,此次知县李奎昭率众人到龙潭三瀑求雨非常应验。《樟木潭龙祠记》的石碑,也仍存放于西湾殿后山的龙王寺里。

  而蔡芳其人,据93版《平阳县志·人物》载:“蔡芳,字资静,榆垟(今榆垟镇)人。历任光禄寺署正,福建转运副使。为人正直清廉,被犯人称为‘仁人’。永嘉张璁与芳乡榜同年好友,张任首辅后即不与来往,后在漕河相遇,张璁约见并示意提拔,他谢以诗:‘一官到底终须去,百岁无多可念吾。’遂致仕归,与永嘉王瓒同主修弘治《温州府志》。”

  独依青山眺渔火

  莲花瀑边的山腰里有一个村庄,名为殿后山村。据《平阳县地名志》载:“殿后山,192户,833人。位于县城东10公里处的北山半山腰,东南临大海。属山区。当地《林氏宗谱》载,清康熙间其祖先由麻步迁此成村。因明朝时头沙山坡有殿宇一座,此村在殿之后,称殿后山,沿用至今。”改革开放后,许多村民纷纷迁往其他地方居住,所以,现村里只剩下六七十位老人了。

  在殿后山村口有个心形的大水池,水池中建有一个亭子,池名明心池,亭名明心亭。明心亭的柱子上写着三副对联,其中一联是:“松山碧池古村栖”,“风帆沙鸟日边来”。环池四周,除了几间房子外,还有三座寺院殿宇。池前是白衣土地庙,庙前有一石碑,刻有《重建白衣土地宫碑志》,从碑志内容中可以看出,此土地宫原建于清代,后年久失修,又于2011年重建。池后面山坡上并列地排着两座寺院殿宇,南侧是太阴宫,正殿是一层三开间,宫里也有一块《重建娘娘宫碑志》的石碑,内容为:“后山娘娘宫创建于清咸丰五年,已卯年,迄今已有150多年,因年久失修,陈旧不堪,致使该宫频面临倒塌之危。经后山村老人协会多次协商,决定重建此宫……”落款时间是2011年。北侧是龙王寺,正殿也是一层五开间,另有边厢。此寺较著名,这就是蔡芳《樟木潭龙祠记》中所记的龙祠。寺里有三块石碑,一为明代蔡芳《樟木潭龙祠记》碑,二为清代《龙王寺碑》,三为上世纪九十年代刻的《龙王禅寺碑》。《龙王禅寺碑》记载:“龙王禅寺始建于清宣统年间,经历朝代更换,年久失修,寺庙内外破旧不堪。随着国家形势发展,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法定信仰自由,广大善男信女感神拜佛,香火不断。在住持蒋信相大师倡导下,群众乐助缘银,筹资建造。于1997年动工兴建大殿五间,厢四间。当年冬季竣工,特立碑留芳名。”民国《平阳县志·神教志》载:“龙王寺,在殿后山,清光绪间建。”两者在建造时间的记载上有一些差异。而蔡芳《樟木潭龙祠记》所记的龙祠,为龙神庙。据民国《平阳县志·神教志》载:“龙神庙,一在七都眉石山樟木潭,今圮,附祀龙王寺。”这个龙神庙,即龙祠,是祷雨的第二年(1505)八月建成,于清光绪元年(1875)八月,在旧祠基上拓建龙王寺,并附祀潭神,清代《龙王寺碑》对此事进行了记述。

  殿后山村居民主要是林、龚两姓,所以在村里有林氏宗祠、龚氏宗祠。林氏宗祠建在村中,外形比较雄伟,据说宗祠里原保留有抗倭时用过的大刀,前几年被人窃去,深为可惜。龚氏宗祠在村外公路边。

  这里是明代抗倭的前线,当时设立的眉石北寨,应就在附近。眉石北寨为沙园所所辖,据乾隆《平阳县志·防圉》载:“眉石北寨,东至大海,南至墨城,北至陡门,平阳最要。”而到了清朝初年,为了防止郑成功军队登陆,实行坚壁清野政策,顺治十八年(1661),清政府发布迁海令,全县沿海各地随迁十里为界,界内不许百姓居住。康熙二十三年(1684)复界。殿后山等西湾各地都是属于迁海的界内,二十多年此处无人居住,杂草丛生,人迹罕至,房屋倒塌,十分荒凉。故如今殿后山的居民,都是复界后从其他地方迁入,房屋等建筑也是迁入后建造的。

  我站在殿后山村口小公园,望着山下无边无际的大海,追古抚今,心潮澎湃不已。

网络编辑:雷鹏

龙潭三瀑:五龙潜处野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