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历史 -> 列表

揭开钱仓山鲜为人知的摩崖题刻

2018年07月30日 13:26:56 来源:平阳新闻网

  周仁多

  平阳县钱仓古镇,现属鳌江镇钱仓社区,旧名前仓,距县城20里。背倚凤山,面临鳌江,山上风景秀丽,遍布奇岩怪石,惟妙惟肖。明代方鹏游记中记载凤山“多巨石,或覆如屋,或仰如舟,或比如林,或伏如怒猊卧虎。其色皆如墨泼,间有纹理,如玉如雪,莹洁可爱”。自古便是温州南部的名山大川,地方典籍历有记载,清乾隆《温州府志》里《南雁荡山图》就包括了钱仓凤山景区。古代文人墨客游南雁荡山时,必先经过钱仓,再等潮涨乘舟至南雁。明蔡芳《游南雁荡山记》中云:“夜半放舟抵城南,黎明出南津亭,西塘河十里外山翠如泼,过荆溪,舍舟而陆,至前仓,看凤山岩石,乃饷于宝胜寺。潮来发棹,抵詹家埠……”。

  钱仓在宋代时是温州四大名镇之一,经济繁华,达官显要和文人墨客慕名来访的很多。如吴越王钱俶;宋代的腾甫、许景衡、王十朋、宋之才、陆游、陈与义。元代的陈高、曾子白、陈伯清。明代马性鲁、蔡芳、何白、郑思恭。清代袁枚、张南英、叶嘉伦、潘耒等等很多名人,他们都曾留下了摩崖题刻与赞美的诗篇。

  笔者最近检索《民国平阳县志·金石志》,发现其中钱仓的摩崖题刻居全县最多,一共49条,宋代的摩崖题刻就有26条。所刻的字最多的是宋代林仁厚在凤山岩石上刻下303个字,其中提到山水鼻祖谢灵运“至镇(前仓)而返”;最少的有“石乐”二字。然而,《民国平阳县志.金石志》所记载的这49条摩崖石刻中没有关于“石虹”这条,因为《民国平阳县志·舆地志三》有记:“……岩东有石梁上钥石虹二字……”;又在清末本地诗人吴国华的《香雪庐吟稿》中有写石梁的诗:“谁把石梁巧架空,青天终古夕阳烘。游人到此模糊认,雨霁何從掛彩虹。(上刻石虹二字,江北葉篔林先生呼为断尾虹)”。这里有特别注上“上刻石虹二字”。因为石梁所在的位置早在几十年前就被油库所占用了,现又改为煤气站,属于“油库重地,闲人莫入”,山上几乎没人去。

  钱仓山的石梁上到底只有“石虹”二字呢?或还有其他的秘密?带着疑问,笔者约了儿时的伙伴谢尚招,村里同事白洪胜,叫村民肖玉友拿来柴刀等工具,跟煤气站的门卫说明了来意,直接进到里面。抬头就看见了石梁架在半空中,大约就在离山脚二十米高的山坡上,不过几十年了基本上没人来过,原本山上有一条小路,如今已长满齐腰深的茅草,早已把它隐藏得严严实实地,荆棘遍地,我们只得慢慢探索着,用柴刀砍出一条路。我们必须从文革武斗遗留下来的碉堡边的一条羊肠小道上去,边上爬满了青藤与苔藓,只容一人过去。拾级而上,眼前一道坎沟上横着一条古树,好像就是为我们搭的木桥,往前再走30来米,就到了石虹岩前。这里林泉掩映,小鸟欢唱,一条石梁架在半空,清代平阳著名诗人叶嘉伦在“仓山八咏”里写到的《石虹》云:“一石无端絓太空,林泉掩映翠弥浓。幔堂谁听人间曲,长为曾孙驾晚虹。”此地此景太符合他的诗意了。石梁下面有两块巨岩对峙,一高一低,上面石虹是一块扁长的巨石,石长8米,宽约1.5米,两端厚处1.5米,中央凹处1.1米。真像被刀剑磨损了的磨刀石,当地人称它是“关老爷磨刀石”,又名石虹岩。石梁下有如一间房子宽,可容数人过。抬眼看,在石梁正中有大大的“石虹”两字映入眼帘,“石”字宽69厘米高56厘米,“虹”字宽63厘米高61厘米,用篆体书写,旁边没有落款,不知是哪朝哪代哪位名士留下的。这儿还会有其它的题刻吗?仔细找寻,果然在石梁底下两对峙的西边崖壁上发现有字迹,真是又惊又喜,赶紧劈开爬在崖壁上的荆棘和藤萝,眼前出现了五行字,每行有八至五个字不等,每个字大小约为13一15厘米,应该是一首诗词,模糊不清,正如吴国华诗中所写的“游人到此模糊认”,可能所指的就是这些题刻吧。

  仔细观察了石虹岩周围的环境,浓密的树林里鸟声不断,此情景似乎在何子祥《蓉林笔钞》的《史伯璇先生坟记》中有记载:“出钱仓城西门约半里有山,陡而峻,岩岩然。山之宕有罅,约丈计,颇有土,细草如毡,隐约翠微。云史伯璇先生葬地,望之如武夷山所称黄桥板藏仙蜕处。前对钱仓江,江连苍海,烟波浩荡,浴日灌大。石之为状个一,独坟上正中冠一巨石,大如囤,方如屏,其色纯碧。右有石梁,石翁扶之,一高一低,须眉宛肖。梁卜洞堂,可数人过……”。

  另外《民国平阳县志·舆地志三》有记:东阳腾甫游此题崖,改今名上有凤凰岩,下有凤雏石,其麓有宝胜东西两寺,西寺后峰巅刻甫题字,下有其孙牧及欧阳友等题记,或云有魏晋人八分书;迤西有醉翁岩、石鼓岩,东寺之东有北山庙,左右有龙虎二岩,东有黄石公洞。

  由于《史伯璇先生坟记》提到的“右有石梁,石翁扶之,一高一低,须眉宛肖”和地域志写到的“迤西有醉翁岩石鼓岩”正好吻合石虹岩这地形。莫非当年南宋状元王十朋就以此景写的《醉翁岩》:“两石如醉翁格清,兀然相待坐岩扃。啼春山鸟自相劝,满地落花犹未醒。”也许石梁下两对峙的石头就是醉翁岩呢!因为蚊子太多,不能长时间停留,只好拿出手机拍些照片回去慢慢研究。

  下午,激动的心情还是无法平静下来,迫不及待地想把上面的字辨认出来,打电话告诉龙港的文史专家蔡听涛老师,刚好他就在前进村松台山,研究起相岩摩崖题刻中已被风化的文字,真是心有灵犀。我们又上山到石虹岩那里,仔细研究,逐字推敲,大体能认出是一首七绝诗词,但是还有不少字还是很模糊,也只能再拍些照片回去仔细研究。

  端午节的前一天,因为惦记着石梁的摩崖题刻,起得比较早,准备再次过去,因为怕山上蚊子太多,身上洒了花露水,穿上长袖衬衫,叫肖玉友拿来小楼梯,在摩崖题刻前经过反复研究比对,当天灵感特别好,几个模糊的字都能一一辨认出来,最后敲定崖壁上的诗词是:底事仙人架石虹?可憐不是濟川功。迢迢弱水三千里,何不長驅一路通?西坡高仰之。

  落款是西坡高仰之,高仰之是何许人也?无法查找,“石虹”二字和这首诗是否属同一人所刻,也不得而知;也有另一解释,认为“西坡”指此处是钱仓山的西坡,“高仰之”是指在山脚仰望高处就能看见石梁了。

  经过此事,笔者回想起了去年夏天,以蔡听涛为老师的意像辨音法学习班的同学们一起游钱仓,在青华山杨府庙后面一石室内也发现了一处摩崖题刻,经过大家的仔细辨认,逐字推敲,逐句斟酌,最后得出的内容是:“山主廟舊在山東,移於山西。因廢其廟,請主珈藍之側。而後庵毀人散。甲申冬,檀越信官捐貲襄佐,一新石室以祀。詩云:四方八面顯神通,龍躍敲鐘駐此峯。影現日光金鎻鏈,飄颻風韵玉玲瓏。幽明只在虛空裏,報應還關造化中。石室紫巖香火久,會雲千古慶來濃。”遗憾的是这片摩崖题刻也没有落款,诗人的姓名和日期都不得而知。根据大家的分析,这片题刻至少在清代,也许还更早。

  钱仓山的奇岩怪石,古书上记载有着“兖州之峄山(即山东泰山)”之美誉,但是本地村民不懂其中道理,为了自己的蝇头小利,靠山吃山,山上大量的崖石被乱采,致使那些摩崖题刻受到极大的破坏。人们不懂得咋样去珍惜身边的珍贵文化资源,令人痛心之极,扼腕兴叹。这些比黄金还珍贵的摩崖题刻也未能幸免于难,志书所载的宋代摩崖题刻,存至今日的已经不多了。特别是“凤凰岩”及上面的摩崖题刻,早已灰飞烟灭。回想起王十朋的《凤凰岩》曰:“凤凰久不至,胡为于此藏。德辉如可览,应不恋高岗。”如今对照状元诗,更加凄凉与痛伤。2017年1月13日钱仓摩崖题刻被提升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隐隐石痕,斑斑苔跡,每当看到幸存的摩崖题刻,令人发思古之幽情,让人深深感受到它的悠悠往事,它蕴藏着深厚的历史价值,它是人文和自然的结晶,在大时代的洪流中显得那么弥足珍贵,绽放出绚丽的光芒!

  我喜欢名川大山,也爱好文史,更爱家乡的摩崖题刻。一缕抹不去的乡愁,一种忘不了的情怀,那个年代、那些事、那些人,已成为永久的回忆。

网络编辑:谢天涯

揭开钱仓山鲜为人知的摩崖题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