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历史 -> 列表

万全平原地名历史文化内涵初探

2018年05月28日 14:41:09 来源:平阳新闻网

  陈 斌

  万全平原,又称万全垟,从地理位置说,是指瑞安飞云江江口以南至平阳仙口山以北约230多平方公里的海积水网平原。今行政区划属于瑞安市的飞云街道(东面大部)、南滨街道和平阳县万全镇、海西镇(宋埠社区)及昆阳镇(九凰山、东门山以北)。万全平原成陆的历史不是很久,其地名既具有温州各地的相同文化特点,也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特色。

  一、反映万全平原成陆的历史

  地名是在一定历史的时期形成的,是历史的一个痕迹。法国地理学家吕纳曾说过:“地名可以当做古物的一种,地名研究的性质好比研究化石、古币一样。”万全平原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其速度有时快,也有时慢。万全平原平阳境内部分旧属万全乡,万历《温州府志·卷一》载:“万全乡,负城郭,古为海,后筑塘为田”,即此地通过大规模的修筑海塘才成陆。三国东吴曾在平阳仙口设横屿船屯造船。平阳城南有岭门山,谢灵运在《游岭门山》诗中写道:“两岸常寥寥,空馆盈清息。”可见,万全平原大部分地区在南朝时还没有成陆。到唐末五代时,海岸线外移,今飞云江南岸的下楼、潭头都于此时成村,海岸线突出部分已大致推进到今天的万全镇榆垟社区一带。宋代,海岸线已稳定在南自仙口、北至沙园一带海堤。自宋代至民国时期800余年间,在宋埠等沿海地区。

  而万全平原的部分地名,就能反映这段成陆的历史。如蕉下,昆阳镇石塘社区的一个村,位于平阳县城西北6.7公里处的石塘山东南山麓。当地《邱氏宗谱》载,明万历间(1573~1620),其祖先从瑞安梅头迁此始居。相传村边礁石繁多,雅致美观,遂称村名为礁雅。因“礁”、“蕉”同音,清道光年间留下的碑文,已称蕉雅。民国《平阳县志·建置志一》称蕉下。据推测,在古时万全平原成陆前,这里就是海岸线,所以留下了许多海边的礁石。南岙,昆阳镇城西社区的一个村,位于平阳县城西南2公里处甸垟山北麓。原名南澳,相传曾是一处小港湾。以方言谐音为今名。故推测万全平原成陆前,这一带可能就是海岸线。随着海岸线的东移,东晋时期,万全平原的海岸线约于平瑞塘河附近。当时的昆阳后垟下马寮堂,就在海边。下马寮堂,位于昆阳镇后垟村,古名“下马船头”,相传,古时原海陆即分界于此。那时人们出海,便在此下马上船。千年之间,沧桑巨变,人们慢慢忘掉了“下马船头”的本义,并由方言谐音演为“下马寮堂”。万全镇湖岭社区横塘也曾是海边。当地《郑氏宗谱》载,后晋天福年间(936~943年),郑氏祖先自安固荷川迁徙于此,始成村落。当时万全还是海涂,为防海潮,筑塘坝横于村前,故名横塘。故推测,东晋至唐末五代初期,平瑞塘河附近就是海岸线。唐末五代期间,万全平原迅速东移,成陆速度比较快。榆垟、宋埠的居民祖先许多为宋代由福建迁移而至。海西镇宋埠社区横塘(为区别于湖岭横塘,故又称东横塘),位于平阳县城东北8.5公里处。当地《林氏宗谱》载,林氏祖先徙居此地,初名林家埠。为防止海潮冲毁田舍,宋绍兴年间太常博士吴藴古主持,在此建筑由东南至西北的防海堤塘,故改地名为横塘。宋代至民国时期,海岸线外移速度比较缓慢。瑞安阁巷沙园,位于阁巷北3公里,东北濒海。由海水泥沙冲积而成涂园,故名。瑞安阁巷塘头,位于位于阁巷北2公里,地濒江滨,沿东南角一带原筑有防潮堤坝,遗迹尚存。村位于堤坝之首,故名。万全平原上的这些地名,都保留着它成陆的痕迹。

  二、反映万全平原移民的历史

  现在居住在万全平原上的居民,其祖先当时迁入的路径有两条:一条是北下,从中原各地迁徙而来;另一条是南上,从福建迁徙而来。其中以南上为主。唐末五代期间,特别是五代时(907—960)出现万全平原上历史上第一次人口迁入高潮。唐末黄巢起义,乾符五年(878),起义军由浙江衢州沿仙霞岭入闽,闽人纷纷北迁。平阳、瑞安无战事,流迁来平阳、瑞安尤多,其中一部分迁入万全平原。北宋乾道二年(1166),浙南沿海遭特大海溢,万全平原刚刚成陆不久,遭受到巨大的自然灾害。温州知州王之望传檄要求福建移民补籍,此后几年大批闽民陆续迁温,部分迁入万全平原。元明两代,闽民迁入万全平原仍络绎不绝,其中有避王朝更替之乱,避倭寇之乱等。特别是明朝中后期,闽民迁入北塘河流域出现一个大高潮。

  在万全平原的地名中仍有一些保留着福建移民的痕迹,这在地名的方言上尤其明显。方言是指民族语言的地方变体,在我国南方广大地区,自古就是水乡泽国、陵阜棋林、交通不便,加之北方移民南下的时间、途径、人数多少和定居地点的不同,所以方言种类多而杂,差别很大。每个地名,实际上都是某一语言里的一个词。人们在交往中常常以自己的方言土话指称自然实体,因此使地名又有了方言的特色。福建移民迁徙万全平原后,在将自己新居住地方取名时,往往还受到福建原方言的影响,故万全平原上的部分地名仍保留闽方言特点,如垟、寮、厂等,都是源于闽方言区的地名特点。垟,是指田地,多用于地名。《易说》载:“泰山失金鸡,西岳失玉垟。又土怪也。”在闽北就有许多地方以垟命名,如福鼎的外垟、文垟、松垟、竹垟、马垟等,霞浦的利垟、梅垟、大垟、里垟、拓垟等。福建移民迁居万全平原后,也以垟命名自己新的居住地,故万全平原上就出现很多以垟命名的地名,俗称万全十八垟,即倪垟、周垟、姜垟、叶垟、谷垟、林垟、黄垟、潘垟、鲍垟、吴垟、廖垟、柳垟、金垟、榆垟、周贵垟、李垟等。寮是闽南话用于亭,厂是闽北话用于亭。在万全平原上也可以找到一些以寮、厂命名的地方。其中以寮命名的有临区的三大寮、练川的半路寮等;以厂命名的有宋埠的北厂和涂厂、孙桥的江边厂和下厂、阁巷的下垟厂等。这些地名都保留着福建移民的印痕,它们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万全平原的居民,其祖先绝大多数自福建迁徙而来。

  不仅如此,即使是区域内的移民,在地名上有时也会留下痕迹。如临区郭庄,位于平阳县城北4公里处。当地《郭氏宗谱》载,元至顺年间(1330~1332年),郭氏祖辈从瑞安郭巷(现名阁巷)迁此成村,遂名郭庄。

  三、记载万全平原发生的历史事件

  万全平原上有些地名是以历史上发生的事件命名,了解它的来源,就可了解这个地方曾经发生过什么历史事件。飞云镇的二年村,位于吴桥南0.2公里。宋乾道二年大水,据《水心集》载,“乾道丙戌秋分月霁,民欲解衣宿,忽风雨,水暴至,没膝、荡胸,食顷,溺死至数万人。”村亦被淹。平阳山区林氏于灾后迁此定居。惊悸之余,遂以二(“二”方言读如“冷”)年名村,以亦不忘巨灾。郑楼,位于平阳县城东北7.7公里,据当地《黄氏宗谱》载,其祖先于北宋时从福建赤岸迁居于此,逐渐形成村落。又据传,此地自形成村落后,又有陈、郑等姓迁来定居。明崇祯年间,这里发生火灾,除剩下郑姓一幢楼房外,全部烧毁,故名郑楼。另传,郑楼原称剩楼,为大火烧剩之楼。“剩”字在温州方言中与“郑”是同音,经几百年的流传后,那“剩楼”便谐音为“郑楼”了。万全镇郑楼社区张阁村,位于平阳县城东北6.9公里处,据传,明末清初,有官兵经此烧毁村庄,剩下有座阁楼。后来,张氏祖辈由闽移居此地,又成村落,其阁仍在,取名张家阁,简称张阁。飞云镇升天基村,在码道西南1.8公里处。原名大坟牌。昔因村民祭神不慎失火,全村焚毁殆尽,重建后改称升天基,意为此处是祭神升天后留下来的宅基地。

  地名是重要的历史文化现象,透过对地名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许许多多历史的点点滴滴。

  

  

  

网络编辑:雷鹏

万全平原地名历史文化内涵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