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文学 -> 列表

郑魁桥

2018年04月18日 11:08:11 来源:平阳新闻网

  郑魁既是一个人的名字,也是一座桥的名字。

  先说郑魁其人。

  郑魁,名豫魁,字榕,号蒙斋,是横河村郑氏家族始迁祖“铭”公的侄孙,是横河村郑氏家族的第三代先祖。根据《郑氏族谱》的相关记载推算,大约生于北宋徽宗宣和癸卯年(1123年)前后,迄今约为900多岁了。

  郑魁出身于书香门第,其父郑秉常(横河村郑氏第二代先祖),“性刚介磊落,作寿春葶为阅亲之所,建溪山书屋以教读书”。也就是说性情刚烈正直,行事光明磊落,不随波媚俗;且饱读诗书经典,满腹经纶,知晓天文地理,为人宽容仁厚,并关心青少年身心发展,曾建溪山书屋,教读本族和村内少年后人。

  郑魁从小受到父亲性格的熏陶和传统文化的教诲,以及严格严谨的家庭教育,逐渐成长为知书达理,勤俭持家,乐善好施的人,曾个人出资建桥,为本村村民以及后人提供便利。

  郑魁是横河村建村史和横河村郑氏家族发展史上,有文字记载其事迹的人物之一。

  再说用郑魁名字命名的桥——郑魁桥。

  八九百年前的万全七都还是一处人口稀少的地方,当时麻车村尚未建村,没有人口居住。

  现今麻车村后和横河村北那一片肥沃的土地,均属横河村郑氏家族所有。可是,一条宽阔的横河横亘在阡陌之中,给常年勤劳耕作的村民造成极多不便。这事让横河村民和郑氏族人看在眼里想在心里,成年以后的郑魁本有乐善好施的秉性,于是便有了架石为桥的念想。

  横河村《郑氏宗谱》载:“魁渡架石为桥”,“郑魁桥,宋绍兴癸酉年,吾祖鼎建”。从这两段记载来看,在横河上建桥者确为郑魁,并由其个人独资。根据《南宋年号干支纪年对照表》推算,建桥时间为公元1153年,距今已有864年了。

  建成的郑魁桥为三间六板桥,美观结实;桥的两端没有连接它处的延伸路,可见建桥的目的完全是为了横河村民,在两岸农田里耕种提供便利。

  风雨霜雪是伟大的自然力量,也是人为不能替代的破坏力。郑魁桥历经了700多年的风雨霜雪,也渐衰老坏损。郑魁桥在建成使用700多年后,也曾进行过一次全面重修。

  横河村《郑氏宗谱》载:“大清光绪丙戌年(1886年)桂月,世孙同乡善象湾进士王振刚,麻车庠生柯庆恩、柯遇春捐助,重新鼎修,并更名为中秋桥。”

  这段文字记载了郑魁桥重修的时间,出资的人物,点明了麻车已经建村并有所发展。特别还注明修桥的月份,年八月正是中秋之月,所以更名为“中秋桥”。

  郑魁桥是横河村历史上唯一一处有文字详细记载的历史遗迹。它既是横河村建村史和发展史的有力佐证,也是横河村民和横河郑氏家族传统道德风范的历史传承。

  现代的交通发展已经迫使郑魁桥淡出历史舞台,但作为历史遗迹,作为传统道德传承的物证,郑魁桥应该还有继续存在的必要和价值,因为它是一种社会文化,一种道德传承。因此,我建议与期望:在适当的时间和适当的时机,再次修复郑魁桥。让我们这一代人和子孙后代继续传承文化,继续传承古老的优良道德!

  郑进光编辑周启来

网络编辑:雷鹏

郑魁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