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文学 -> 列表

清明时节读《清明诗词》有感 简谈父辈的“消逝”

2018年03月30日 11:07:00 来源:平阳新闻网

  宋泽汐 编辑 宋淑莹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中国人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也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这一天,人们穿过山,穿过海,穿过一切,只为回来和离世的亲人们再一次告别。

  《清明诗词》详细介绍了古代清明习俗及古人清明时节的活动情景,并选录清明诗词曲近八十首,加以注释和赏析。从诗词中可以看出,古人借此时节,抒发内心情感,或喜或悲,或缅怀先辈,或思念故人,整个社会对清明的重视,也让清明节笼罩在特殊的情感氛围里。

  这些情感随着唐宋以来的诗词流传至今:

  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日对酒

  宋代: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破阵子·春景

  宋代: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折桂令·客窗清明

  元代:乔吉

  风风雨雨梨花,窄索帘栊,巧小窗纱。甚情绪灯前,客怀枕畔,心事天涯。

  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蓦见人家,杨柳分烟,扶上檐牙。

  清明节的核心是祭祖祈福,古人认为灵魂不死,祖先的灵魂可以保护子孙后代,并且需要接受子孙的祭祀,子孙祭祀祖先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祖先灵魂的保佑。因此,借清明祭祀之机,通过与死者的近距离对话,除了寄托哀思之外,还有祈求庇佑、启迪今人、展望未来之意。中国人具有“崇孝敬贤”的文化传统,而祖先崇拜正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清明习俗中的祭祖扫墓正是祖先崇拜的一个具体表现形式。

  在工业化以前,中国社会一直由宗族式统治,地方上同姓同宗之人组成一个紧密的群体。拥有自己的宗祠,自己的“家法”,族长便是那一方水土的领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地位,都有自己的任务,在宗族的安排之下。这种血脉式的紧密联系维持了数千年,是华夏民族的文化根基之一。

  而这样的根基在工业革命城镇化面前被冲散的一干二净,传统上靠宗族维持的生活消失了。取代的是学历、上班和高楼里陌生的隔壁住户……在现代化的浪潮里,宗族自身难保,已无力维持原有的宗族统治。而对清明节来说,恰恰是宗族式意味浓重的节日。

  令笔者担忧的是,计划生育以来,人口锐减的下一代和60年代人口大爆发的上一代之间的人口数量的差距,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低生育率,以及信息现代化带来的传统文化传承的丢失。我们现今的清明是否只重形式而非其内在精神?当我们的父辈一脚踏进坟墓后,是否能得到我们发自内心的祭奠?

  我们的父辈(60后)经历过文革,也经历过改革开放,可能近距离见识到宗族的解体,是处在社会大变革中间的一代人。以往的传统有保留,而新进的知识又不得不接受,在没有互联网的世界度过青春年少的他们人到中年又必须融入互联网。而这与出生在互联网的千禧一代不同,那些流传上千年的传统习俗文化仍在父辈的身上残存。

  祭奠祖先是有重大意义的,这能告诉我们从哪里来又会到哪里去,与逝者对话并非一定让逝者听到,而是将这些话说给自己的灵魂听。因能与逝者交流的只有自己的灵魂。家族的延续在宗族权威解体的时代依然会继续下去,所以清明也会继续下去。

  不过,就像现在许多事物被简单化、娱乐化一样,笔者不知道父辈集体消逝后是怎样子,但笔者知道,当笔者死后,可能会被装进一个手机软件里,里面有我一生的互联网记录,然后在清明时节接受后代的几个零星点赞。如果不想往后的结局如此“悲凉”,笔者建议真正把清明重视起来,清明不是一次为期三天的假期,而是一年一度的家族式追忆和自我灵魂洗涤。

网络编辑:周昌均

清明时节读《清明诗词》有感  简谈父辈的“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