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历史 -> 列表

平阳教谕卢镐

2018年03月05日 09:40:47 来源:平阳新闻网

  陈肖粟

  《宋元学案》是中国学术思想史上一部经典著作,黄宗羲甫创草稿,全祖望辑补成百卷巨著。李慈铭《越缦堂日记》称其为奇书。卢镐其父卢培为黄宗羲的三传弟子,家有抱经堂藏书楼,为全祖望门下高徒,经学、史学大家,与《宋元学案》传世关系巨大。清乾隆四十一年任平阳教谕,历九年,传浙东学派,张綦毋兄弟与叶嘉棆俱是其入室弟子。

  

  谢山高弟

  卢镐(1723-1785),字配京,号月船,浙江鄞县人。全祖望(字绍衣,号谢山)因修《明史》与总裁张廷玉不合,辞官归里,举办嶯山书院,卢镐得以执贽谢山门下。全祖望曾将答弟子卢镐、董秉纯、蒋学镛等所问经史疑义录为《经史问答》十卷,第七卷即就《大学》《中庸》《孟子》《尔雅》提问答卢镐。乾隆十八年(1753),卢镐31岁,中举人。

  乾隆二十年(1755)三月,全祖望病重。全祖望辑补黄宗羲《宋元学案》100卷,自知于不久于世,便急召入室弟子夜以继日地抄录他的著作。至七月,《宋元学案》未刊刻而全氏卒,底稿即归卢镐保管。距卢镐身后半个世纪,道光十八年(1838年)王梓材、冯云濠受督学何凌汉委托,校补付梓《宋元学案》。卷首《宋元学案·考略》介绍“月船卢氏所藏底稿本”,称:“月船外翰镐和姚江黄稚圭(宗羲裔孙)见赠原韵诗云:南雷(黄宗羲又称南雷先生)正学源流长,亭林(顾炎武号亭林)夏峰遥相望。甬上前贤多入室,嶯山俎豆传馨香。”自注云:“黎洲先生《宋元学案》,经耒史(黄百家)、谢山(全祖望)两先生续葺,尚未成书。稿本今在余处,久思补完,之不及也”。又注曰:“君(黄稚圭)力任与余共成学案,谋即入梓,且欲续成宋鉴,索借余平园攻媿诸集。”又续“梓才谨案”:“谢山先生卒,其书多归同邑抱经堂卢氏。学案之稿,亦杂入其中。月船先生字配京,乾隆癸酉举人,抱经之宗子,谢山高弟也。任平阳学谕。”

  

  学谕任上

  卢镐31岁中举人以后,又参加近十次会试,但都未考取。尝注陈寿《三国志》,绘古今州郡沿革,厄于兵燹。后来亦致力于藏书,所收藏以诗文、地志为主,收集地志达600余种。有诗写他“劫后犹存书万册,浙东遗籍此楼孤。秦宫幸脱阿房火,粤海如还合浦珠。”乾隆四十一年(1776)选授平阳县教谕,时已54岁。《鄞县志·本传》称:“秦蕙田、王鸣盛号称博雅,皆以畏友待之。礼闱分校者争欲得镐而卒不售,谒选授平阳教谕。”又称“平阳士习荒陋,不知学古。诸生来见镐,则以经史语之,习为之变。”其父卢培写信给他,称“永嘉尤宋大儒论学地也,当为诸生讲明宗派,而尤务以身先之”(《甬上卢氏敬睦堂宗谱》卷6《益一春亭公传》)。

  时汪增谦任平阳知县。此前,雍正进士张南英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修纂二十卷《平阳县志》。乾隆三十一年(1766)知县张子祥在城西创办龙湖书院,张南英出任山长,并作《龙湖书院总记》,称“平邑书院,始于宋时陈经正兄弟受业二程夫子之门,归筑会文书院”。后张南英去世,一时文坛冷落,书院荒芜,所谓“士习荒陋”。

  昆阳学舍在坡南凤山咮岩之麓。卢镐居室未有名,偶读陆游《剑南诗稿》,放翁尝梦至一处,名凤山,其尤胜曰咮轩。卢镐因名室曰‘咮轩’,并赋《咮轩诗》七律四章,其二:“数峰廻抱独成村,涧合东西曲绕门。种竹栽莲尽潇洒,摊书泼墨了朝昏。黄鹂白鹭参差集,绿柳红桃次第繁。往昔若开丞相府,荒烟蔓草久伤魂(俗传秦丞相桧在永嘉时欲卜此地为宅。陈彦才知之献为学宫)。”

  作为谢山弟子,经学、史学大家,卢镐自然要介绍如日正午的浙东学派,传黄宗羲、万斯同的浙东史学。卢镐深明浙学隆盛始于永嘉,按其父旨意,与学生论永嘉学统源流,娓娓不倦。尽管不苟言笑,对学生严格然而不乏亲切。和学生出游,书示诸生:“朝出城南游,铁工朝炼铁。暮从城南归,铁工暮炼铁。吾侪废学游,铁工心不易。炼铁成坚钢,吾心似顽石。吁嗟,学道不如工,偶尔书此自警惕”。

  赴任不久,天旱喜雨,歌为汪明府作:“横阳山水清且滑,横阳土地膏且粘。自公下车阅五载,风雨岁岁常和甘。” “蓬蓬勃勃起大北,洋洋洒洒昆山南。初闻莒溪山锯声,透出青巉岩倏睹。南雁荡移来白云,洞前之玉帘丝丝。”后黄梅接任,贪赃枉法,心情也趋黯淡。直至卢镐身后,浙江提督学政窦光鼐按试平阳,童生杨中在试卷中胪列黄梅贪酷罪状,酿成惊天大案,自是后话。

  昆阳学舍种竹成林,秋夜风雨独坐黄蔑舫听之清沁心脾。病愈也往旸岙溪畔钓鱼,春日泛舟郭外。前仓看红叶因宿洞洋寺,夜半以公事下山口占,称:“偶寻红树向江边,直上高峰正醉眠。夜半朦胧下山去,微官到底不如闲”。前仓即钱仓,洞洋寺在桃源山。清明偶书:“客里清明度八年,不闻玉笛亦凄然。柳能爱客偏多舞,花不逢人只自怜”。岁暮思乡,率意作梅花更题一绝:“九载茕茕处海陬,写梅聊以解离忧。归来更觉凄清甚,纵写梅花不解愁”。

  

  门生诗友

  张南英身后,一时平阳俊贤集于卢镐门下。授课之余,时常徜徉山水,淹留林下。辛丑(1781)初夏与张潜也(綦毋)、顾青芳、清济、清标、徐凤来、管余诸生游荪湖,集护法寺(一名护法院,唐大中间建)。荪湖林壑之美,不减兰亭。既策杖以披云,仍归舟而载月;唯思山水友朋之乐,能无仰观俯察之情。遂分韵赋诗,又赴芗林寺观瀑。张南英四子,长子元品,字上(尚)可;次子张綦毋,字大可,号潜斋(潜哉、潜也);三子元吾,号菊涧;四子元启,号兰畦,均能诗,皆随卢镐游。卢镐与张尚可、孙湘游郭(葛)坛庵(在西郊沙冈),次尚可韵:“我懒逢人只思睡,惟爱游山差遣累”。张綦毋见诗,和其兄尚可次韵见寄。卢镐再次前韵:“从来高士达世情,豹隐不厌南山邃”,结语“安能终日守一窗,头白眼眵窥文字。”又注:“时阅诸生卷,颇烦,故戏及之”。雨中坐龙湖书院,张綦毋以叠和咮轩诗,又叠韵自题白石山房诗见示,卢镐仍叠前韵四首。其一:“漠漠江城梅雨天,城西丈室厌盘旋。忽惊丽句连篇富,如听深山赴壑泉。举世竞知长袖舞,斯人能爱伯牙弦。霁山宅里留清气,重睹英灵五百年。”卢镐子卢沣,长期随父在平阳生活,与张氏兄弟及叶嘉棆等甚为相得。卢镐辞教职,卢沣归浙东,叶嘉棆赠诗《送卢芑塘沣归四明》:“十载相逢浙水西,豪情共指楚云低。送君江上难为别,怕见孤帆一片飞”。

  叶嘉棆(1744-1811),字秀林,号筼林,作有《荆山》诗云:“凫绎称纯石,兹山泼墨浓。藏身遗古洞,作贡少孤桐。海舶占朝雨,林居傍白峰。品题经太史,又见月船翁”。其诗注曰:“潘稼堂游雁荡,言此山大似凫绎。卢广文并指此山森秀,应产异人。海舶又占顶上出云,必雨之候”。荆山为南雁荡山门户,卢镐睹其气象,情有独钟。《咮轩诗》其三:“不筑沙堤住冷宫,天公似与了诗缘。二林时送山中梵(左有东林、宝林二寺),半亩频窥水底天(泮池颇宽广)。一壑自夸真富贵,九年已作小神仙。西峰更爱如凫绎,终古灵光自岿然(荆溪山在西,纯石巉巉。予尝谓其酷肖峄山,而潘太史稼堂《游南雁记》已及之)”。其四“峭石巉岩境最奇,宛然凤咮饮清池。不随鸡鹜争梁藻,独抱文章自晏娱。万里翘思云路外,一声长啸月明时。卓庵真个知非梦,补得龟堂数首诗”。叶嘉棆得乃师衣钵,在荆山下文溪书院旁筑尚志堂,著书立说,著作等身,不愧为全祖望再传弟子,县志称其为“清中叶平阳唯一的一位学者”。此后荆山之麓一时成为平阳乃至浙南的一个人文中心。鲍台作为晚辈,时来拜谒,并在荆山设帐授徒。荆山东数里,有“横阳丰山陈氏,渊源文献世其家”(林景熙语),世称东塘陈族。叶嘉棆出,西塘叶氏远近闻名,东塘、西塘交相辉映,蔚为双壁。刘绍宽尝称“吾乡乾嘉间,文学之士以叶筼林、华文漪为最”。华文漪字箓园,为叶嘉棆晚辈,未亲灸卢镐教诲,却是卢镐再传弟子,曾受学于张綦毋之兄元品。

  

  南雁情怀

  卢镐耽于诗,遗有《月船居士诗稿》四卷。收有五言古诗93首,七言古诗23首,五言律诗27首,七言律诗69首,七言绝句145首。同学弟董秉纯、小纯兄弟序诗稿,称:“月船之诗,其官平阳之前,余所见盖十之五六。其高处直逼柴桑(陶渊明),其步险韵长歌亦不减眉山(苏轼)、遗山(元好问)一流,世之人皆能言之,不待余为表扬也。惟余辈畴昔侍谢山先生,先生所策励期许及朋辈自相敦督不胜指计。今故墨俱在,如月船斯集,诚不负先生”。

  卢镐生性喜山水,尤钟情南雁丘壑。其《南雁记游》组诗收有“西洞”、“浸苎盂”、“大石梁”、“月牖”、“连环洞”、“东洞”、“采药径”、“五色杜鹃林”、“鲤鱼滩”诸诗,民国《平阳县志》多有载,是难得的吟咏南雁佳品。唯《西洞(即仙姑洞)》一篇不见载于志,其诗曰“天怜绝世姿,卖珠补茅屋。凿此丹翠崖,聊以栖幽独。其上垂藤萝,其旁多松竹”。其《东洞》诗自注曰:“穿洞而北为会文书院故址,隔溪有棣萼楼”。赞颂经正、经邦陈氏兄弟“受业伊川门,筑室雁山麓。正学叶埙篪。大贤仰芳躅。隔溪两书舍,渊源谁似续”。民国时周喟编《南雁荡山志》,选入卢镐《月船居士诗稿》咏南雁诗13首。

  卢镐平阳任内,多次游南雁。《月船居士诗稿》内载《晓见玉苍山雪》五古诗,下注“南雁记游”,民国县志和周喟山志未曾收。篇末句“端坐到星残,晓峰见残雪”,史上雪天游南雁的诗人真不多。一次又游南雁,穿东洞寻会文书院遗址,见隔溪有衣冠数辈,提壶挈榼随其后,盖黄氏诸生知先生入山,特地来迎接,酌酒歌诗到夜深。出山,乘簲数里至吴山,吴天伦留饮其家,时见“溪流荡漾春雨余,沿溪直到幽人居”,顿萌生“结邻往来可许否,我欲洞中来著书”之念。又有游宝兴寺,“水挂层层石,松门一路幽”。宿石筠寺,次早将游仙姑洞,遇雨宿寺中。石筠寺在水头溪心章岙村蒲尖山麓,五代时僧愿齐开山于此。又赋诗云:“溪头石路滑,零雨更濛濛。仍返招提宿,难窥玉女峰。莫愁三里雾,且待五更钟。月姊窗前报,云窗已启封”。可见游兴盎然。卢镐游迹曾达凤卧,为黄族作《黄直庵传》,是至今见到保留的唯一一篇文章。又题《德高望邵》匾额一块,为黄族所珍藏。

网络编辑:周昌均

平阳教谕卢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