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历史 -> 列表

元代大儒赵良震

2017年11月27日 10:18:31 来源:平阳新闻网

  蔡新祥

  南宋祥兴二年(1279)2月,宋元崖山大海战,南宋战败。宋亡之后,蒙元外族统治,民族歧视严重,南方汉人为最低等,整个社会陷入黑暗时期。但元代平阳一些南宋遗民回到故里,如著名爱国诗人林景熙、郑朴翁等,他们收徒授学,保留住了平阳地方的文化与文脉。后在科举、文化上秉承南宋的优良传统,名儒大家辈出,举进士六人(郑禧、孔旸、孔克表、陈高、项仲升、俞端(后二人县志无载,据全国文献中发现》),举人十来人。而且还出了像史伯璿、章仕尧、陈刚、赵良震、汪镇卿等儒学大家,在温州与浙江以及全国占有一席之地,这在清代大儒孙衣言年谱书中列出温州元明诸儒名单中可见一斑,元代基本上都是平阳人。其中史伯璿、陈刚二人被列入《新元史》儒林传,这里介绍一位大家所不熟悉的儒学大家——“东谷先生”赵良震。

  

  赵良震其人其事

  赵良震(1307-1383),其人资料极度缺乏,现在人们主要根据明代苏伯衡《平仲集》中《东谷先生赵君墓志铭》一文记载加以了解。赵良震字伯起,号东谷,平阳人。是为宋太宗赵光义十二世孙,宋宗室郯勤孝王赵宗惠为八世孙,其家于平阳,则自六世武翼大夫、主管台州明道观赵士霜始,曾祖赵汝弼,宋杭州于潜县主簿;祖父赵崇桂,宋太学内舍生;父亲赵必森,不仕。赵良震元大德丁未(1307)五月十五,卒于明洪武癸亥(1383)九月十八,享年七十七岁。主要生活的年代为元朝。

  赵良震自小聪颖,好学耽书,昼夜不倦,父母裂书笞责而不能禁。“猗君好学如好色,读书不复就枕席”。父母怕他由此生病,就吹灭蜡烛要求他休息,而他却默记背咏不休,最后没办法,把书撕了也禁止不了,其“雪涕俯取更补缉,讽咏钻研终不息”。由于一直在家乡学习,赵良震自觉学问进展不大,到了十八岁就辞别父母双亲远游北上,求师于河北、山东、江浙一带。“魁人硕士尽接识,闻见豁然天地辟”,求学结交拜访了各地许多大儒与名家,开阔了眼界与见识,其学问大长,解开心中诸多疑问。“岂惟群疑若冰释,南还致养二亲侧”,自觉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于是南归故里平阳以奉养双亲。

  后来赵良震也曾参加科举考试,试图在仕途上有所作为,“意谓青紫犹俯拾,再战秋闱乃再北”。但是运气不佳,像南宋的陈亮一样多次科考不中,于是绝意仕途不再参加科考,专心埋头学术研究与著书立说。“耻若陈亮困造物,操觚染翰事著述。”经手收集经、史、子、集的各种学说中错误辨别,加以订正。“经史子籍名法律,搜抉隐蔽订讹失”。赵良震一生从事教学,四方来学者因材善诱,多所造就,“士子趋风争负笈,善诱循循圣是则。”他的弟子在京内外任职,治绩才能,赫赫一时。“弟子联翩列要职,内焉台阁外郡邑,”而他自己在洪武初屡被荐举而不出。“大明皇帝膺宝历,旁求贤俊如不及。观风使者暨邦伯,推挽愈勤辞愈力。”赵良震于洪武癸亥九月卒,葬岭门山。对于赵良震其人其事,清代平阳著名诗人张綦毋《船屯渔唱》有诗道:“欲问王孙旧墓田,栖迟东谷著书年。樵斤不赦残山水,谁伴冬青泣杜鹃。”

  

  关于《易经通旨》《书经通旨》

  赵良震学问深厚,其《易》宗程朱,《书》归蔡沈,著有《易经通旨》《书经通旨》二书,《易经通旨》善于分门别类,好友陈高为《易书二经通旨》作序曰:“东谷易书二经通旨,予友赵君伯起,著《易书二经通旨》,取经文意义之近似者比类而条析之……大而为天文地理,细而为制度名物,微而为性命道德阴阳鬼神,以至于先儒之训诂,凡有所疑,糜不辨涣。”

  陈高在序中说赵良震其书内容,谓彼取经文意义之近似者,比类而条析之。大而天文地理,细而制度名物,微而性命道德,幽而阴阳鬼神以至先儒之训诂,皆辨决清楚。学者能由此明吉凶消长之理,知进退存亡之几,而动不违时,则深于易矣。另外,这书中对科举考试之应试之文也多有研究阐述,“及就试埸屋,主司发难,则握笔瞠祝不敢措辞者往往有焉。赵君独能研精探赜,贯穿融会,解其肯綮,剖其监错,使习者是经者得而观之,如获指南之车,不待问途而越裳可至,其於答主司之问也何有。”学者用之,如获指南之车,作用巨大。

  最后陈高说:“然则是编之有益于学者,固不少矣。虽然,士之明经,岂专为科举设计哉?圣人之道,非经不传。学者读圣人之经,则当求圣人之道。是故明吉凶消长之理,知进退存亡之几,而动不违乎时,则深于《易》者也。观二帝三王之心,考唐虞三代之治,而以之修己治人,则深于《书》者也。若夫迷溺于文字之支离,而徒以是为进取之媒者,亦岂趟君之所望於后学也哉?”即谓,此书虽然是有益学者,但是也不是专门为应付科场而专门设计所写。读书是要走圣人之道,明白事理,知晓世间万物的生长消长,避凶化吉,无论是历代的统治者还是每个人,都要掌握好《易》《书》二书的精髓之处,而以之修己治学处世之道。

  晚清温州大儒孙诒让著《温州经籍志》中道:“东谷赵先生良震,府县志无传。据苏平仲所作《墓铭》,知为元代遗老,人明隐居不仕,笃学著书以终者也。《易书通旨》据陈子上《叙》,其书盖研贯程子《易传》朱子《易本义》、蔡氏《书集传》,通其旨要,以便科举之士者。明以来书目及<通志》、府、县志并未著录,则其佚久矣。《经义考》四十七易类载《易经通旨》,而书类无《书经通旨》,殊为疏漏。今据《不系舟渔集》考正并著于此。”

  赵良震在历代府县志中无传,原因是由多方面造成的,而其书《易书二经通旨》现已不存,今天,我们将其发掘出来,作为元代大儒与杰出学者,也是地方著名历史人物与文化遗产,值得深入研究。赵良震个人现记入《浙江古今人物大辞典》《平阳县志》(93版)《易学人物》等著作。

网络编辑:周昌均

元代大儒赵良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