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历史 -> 列表

铁骨铮铮 奋力疾呼 ——记蔡疾呼同志

2017年09月04日 10:43:57 来源:平阳新闻网

  

  蔡疾呼(1883-1959),平阳昆阳镇人。青年时参加反袁世凯第五护国军。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应募到法国当“华工”。1923年在法国加入中国共产党。因在巴黎参加罢工,被驱逐出境。1925年转往苏联红军大学学习。1926年回国后,在叶挺独立团任副营长,曾参加南昌起义。1932年在上海参加各界爱国人士反帝大同盟的斗争中被捕入狱,直至1937年才被释放出狱。即到延安学习与工作,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先后任武汉新华日报社总务主任、中央休养所所长等职。解放后,曾任上海造币厂军代表、熔炼厂厂长、中国人民银行专员。

  

  

  蔡疾呼是平阳县城雅河街人。祖父蔡维屏系博学秀才,因不满清政府的腐败,曾参加“金钱会”起义。起义失败,清政府提骑来蔡家抓捕,他从后门越墙而出,后遂不知下落。当时蔡家的老佣人丁公挺身而出为主人打掩护,被清军斩首于蔡家门前。蔡疾呼少时受祖父和丁公的事迹影响,慢慢形成了坚强的革命意志和不屈的奋斗精神。

  蔡疾呼的父亲是药店的“捉药”先生,家庭生活贫困。蔡疾呼仅上过三年私塾,9岁父死母嫁,由族伯蔡丹忱抚养长大。他后在银店为学徒,又曾到温州学织绸数年。

  民国初年,他曾参加反袁的第五护国军与军阀作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他在上海应募到法国当了8年煤矿工人。在法国他结识了周恩来、李富春等人,接受了马列主义教育。1923年,40岁的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始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一生的经历。

  1925年,他在巴黎参加罢工声援国内“五卅”运动,被法国驱逐出境。按照党的指示,他曾到苏联红军大学学习。第一次国民革命战争时期回国,在叶挺独立团里任副营长、运输大队长等职。在北伐战争汀泗桥战役中,他负伤仍坚持不下火线。1927年,他参加了南昌起义,并南下到湖州一带作战。他在一次战斗中失败被俘,机智地逃到上海,在顺泰码头当搬运工人,很快又和党接上了关系。1932年7月17日,上海各界爱国人士反帝大同盟在长寿路胶州路口共和大戏院召开大会,号召援助东北义勇军和反对“淞沪协定”。国民党派出大批军警包围了会场,当场逮捕了88人。蔡疾呼和其他几位同志从会场跑到舞台后面的一个小院子里,那里有一堵围墙,他半蹲着举起两臂,向同志们招呼:“快!踏上我的肩膀,跳出去吧!”同志们要他先跳,他说:“你们年轻,跑出去可多干几年革命。我老了,应该由我去牺牲。”他迅速抱住一位年轻同志扛上肩头送出墙外,紧跟着又送出一位。他拉住第三位同志时,彼此都要对方先跳。几个国民党警察冲进了院子,蔡疾呼和那位同志一起被捕了。

  被捕以后,他被敌人以“政治犯”身份关押在龙华监狱,后转解南京。他在牢狱里备受酷刑折磨,腿筋都被打断了,仍然坚贞不屈。敌人判处他15年“徒刑”,关在苏州监狱。此时他近50岁,同案中绝大多数是20多岁的青年。蔡疾呼同年青人一样,把监狱当成自修大学,刻苦用功,学政治、文学、历史、数学和自然科学等。他经常勉励青年人为革命抓紧时间学习。有一次,敌人在监狱内停发《世界知识》刊物,他与其他同志发动绝食斗争以示抗议。为了改善生存条件,监狱里进行着各种维护人权的斗争。敌人总想查出是谁带头组织的,每次查到蔡疾呼的的号子,他总挺身而出,宁愿牺牲自己而掩护别人。有次一个狱友把饭倒掉了,狱卒大发雷霆,严厉査究,他为了掩护同志就抢上前去说是自己倒的。狱卒问他为什么倒饭,他理直气壮地说:“为什么做有沙的饭给我们吃?要我不倒,就得把饭做得好好的。”于是他受到一顿毒打。他在监狱中常挨打,有时被打得满脸青肿,有时被打得皮开肉绽。最后,他还被加上一副沉重的大镣。狱友们看到他这样子,含泪替他包扎伤口,而他总是微笑着,鼓励狱友再接再厉斗争。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国共第二次合作,政治犯被无条件释放。蔡疾呼于1937年8月17日被释放,他已整整坐了5年牢狱。出来后他立即奔赴延安,受到毛主席接见,这时他已经54岁了。

  1938年初,蔡疾呼分配到武汉新华日报社担任总务主任。同年秋冬之间,报社迁往重庆,他和同志们一起乘坐木船溯江而上。有一艘木船在途中触礁,船上装的纸和铅字、机器都沉入水中。他发动水手和排字工人下水抢捞物资,但天气寒冷,大家有些畏怯。他身先士卒,用烧酒浑身一擦,不顾自己已经55岁,也不顾受伤的右腿,率先跳下水去打捞。在他的带动之下,大家纷纷下水。经轮番打捞,两三天内就将沉没的东西捞了上来。

  皖南事变后,他从重庆回到延安,担任中央休养所所长,已年近60了。由于他曾在战场、监狱受过伤,组织分配他到休养所工作,让他适当休养,日子好过一些。但是他对自己要求很严,跟职工同吃同住同劳动,一点也不特殊。他每天起早贪黑地帮助饲养员养猪,帮助工人种菜。组织发给他的猪肉和其他食品,他总是请所里同志和一些老战友一起享用。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1946年他到承德贸易公司担任保管科科长。当时,国民党正大举向张家口、承德进攻,为了完成组织交托的把全部物资带走的任务,他夜以继日筹集汽车,忙着催装,深入检查,最终安全转移了大批物资。为此,他被评为模范科长。1947年,他任齐齐哈尔东北财政办事处物资主任。他经常在夜间亲自出去检查,把原来混乱不堪的10多个仓库物资整得井并有条。在当年西北分局召开的纪念“七一”党员干部会上,他被评为模范党员。

  1949年5月,他调到上海任造币厂军代表和熔炼厂厂长。他任熔炼厂长时,为节约费用,亲自带领工人搬运东西。他虽然年纪大了,走路吃力,但从不落后于别人,连库房和工场的门早开晚闭、贴封签等,他都亲自动手或检查。厂里每年有三四次硫酸大批地提取黄金,一提就是七八天到半个月。因为气味难闻,同时为了照顾附近居民的生活,他们都是在夜里工作。工人们日夜两班轮流,他则两班常不休息。有时胃病发作,他仍带病坚持。工人们都纷纷说:“不说蔡老别的,就这一事,就值得大家学习。”但他自己说:“我们的事业是集体的,功劳是大家的,我个人渺小得很。”

  在上海期间,蔡疾呼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在职工中树立了模范党员形象。他总是自己洗衣服,初到工场时因为没有厨房,还自己做饭吃。有时他病了,为了节省国家支出,药费也不向公家报销。为了看守库房,他就睡在库房旁的廊道中。大家劝他搬到二楼的一间屋子里住,他说库房的东西重要,坚决不肯。蔡疾呼关心工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星期日值班总是自己“包揽”过来。他对职工们说:“星期日大家应该快快活活地同爱人去看看电影,到公园去玩玩。我年纪大了,不比年青人,我值班就等于休息。”组织上为了照顾他,派了一位年青人照顾他生活,他不肯接受,反复向组织上提出,不能让一个年青人把宝贵的青春用在照顾自己上。最后组织同意调这位年青人去学习技术。

  l953年,组织决定调他到北京休养,他却不服老坚持工作,并说:“正因为我年龄大了才要工作,我能为革命多做一天工作,就是我的幸福。”在他一再要求下,组织允许他每天工作两个小时,他一直坚持到1955年。

  1959年5月,蔡疾呼同志于在北京逝世,终年76岁,骨灰安葬于八宝山公墓。蔡疾呼同志一生为中国革命事业奉献的精神,永远是后人学习的榜样。

  (本文根据游寿澄、马允元二人文章及《平阳县志》等内容整理)

网络编辑:周昌均

铁骨铮铮 奋力疾呼  ——记蔡疾呼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