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文学 -> 列表

此心安处是吾乡 ——《仙口村》序

2017年09月01日 13:57:27 来源:平阳新闻网

  任泽健

  我一直有个期待,期待平阳能有一本以村庄为标本来解读中国乡村文化的专著。它是本土的温情的,和我们很亲近,不摆出居高临下的面孔;它是枝叶繁茂的,并不拒绝乡村悠远时空的梳理,沿着它所提供的路径,可以追寻乡村文化的价值。李炜先生主编的《仙口村》一书,可以说填补了平阳乡村历史研究的空白。

  仙口,是位于浙江东南沿海的小村庄,这里曾是风云激荡的三国时期即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孙权政权的造船基地(横屿船屯)。直到晋太康四年(公元283),析安固县南横屿船屯地,置始阳县(平阳县最早的称谓)。仙口村在平阳历史上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它的传说故事、历史积淀,丰富的文物遗存及民俗风情构成这个浙江省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的独特魅力。

  费孝通先生曾在《乡土中国》中指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一面是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一面是“乡土性”的留存。“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其实质就是要纠正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偏颇,不能以牺牲乡村为代价来过度发展城镇,要还乡村青山绿水的本来面貌,就是要使乡村成为民众生活的宜居地、灵魂的安放所,让落叶可以真正归根。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乡愁、乡情、乡村记忆。读《仙口村》,是反思,是回味,是恢复记忆,更是一种回归。今天,我们如何重新认识乡村的价值?如何在消失与重建中,找到乡村文化的内核?《仙口村》引领着我们踏上了寻找之路。

  走进仙口村,我们感受到的是乡村的生产价值、生活价值、生命价值,尤其是文化价值。它像一本教科书,启迪着我们。农耕文明下的农业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这就像空气、水、阳光一样。乡村孕育了人类的真正家园,乡村的生活是最接地气的生活,最符合自然、贴近自然的生活。人类自己的生命与动植物的生命共同成长,是生命与生命的交流、体验与哺育。乡村的生活,能使人真正体验到生命来自自然、又回归自然。人们世世代代在乡村生活中积累和发展起来的乡村文化和文明,是最贴近人类自然本性的文化和文明。比如像仙口村,它的文化具有深远的历史感,它历经时间的磨洗,更加与人们的生活、生命融合在一起,具有生命的自然感和归属感。

  乡村是一座富矿,挖掘越深收获也就越大。古乡贤及其事迹已经不可复原和再现,但他们的道德精神与力量通过文献和文物在代代相传,这就形成了乡贤文化之传统。《仙口村》一书,以多样化的方式来涵养、弘扬与巩固它们,使其真正沁入人心,外化于行,真正发挥着“存史、资政、育人”之功能。

  “此心安处是吾乡”。只有正确看待乡村在村民心目中的价值,才能正确估价这本书的价值。今天的乡村面临着从基础设施的再造到精神家园的重建,所以必须重视人性与人情。这种重建既有满足群众需求的文化空间;又有唤起村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现代行为的规范;还有有效接活村民归属感、自豪感的乡风民俗。梳理研究乡村文化,意义重大。《仙口村》的意义正在于此。

  是为序。

网络编辑:雷鹏

此心安处是吾乡  ——《仙口村》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