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平阳网  ->  频道中心  ->  文学 -> 列表

那些遗落的声音 ——读葛亮《七声》

2017年07月21日 14:57:00 来源:平阳新闻网

  徐爱琴

  

  

  常有学生问我:“紧张忙碌的高三生活,想来点阅读,带来些不一样的收获,老师你给我推荐些书看看好不好?”我一下子答不上来,脑子里在迅速地搜索。什么样的书,既短小精悍,又脍炙人口,能吸引他们读下去,且让他们对人生有所体悟,思想境界有所升华?

  我想到了葛亮的短篇小说集《七声》。这是个看颜值的年代,作者葛亮是一个年轻的帅哥;书香世家,毕业于香港大学中文系,最高学历是博士,这些足以让学生产生偶像崇拜感。事实上,这本书一到学生手中,就传阅不止,好评如潮,还有好几个学生自觉地写了读后感。当然能让学生产生共鸣的,肯定不是因为作者帅,而是因为作品真的好。

  “莫言曾说,好小说必有好的故事与好的语言,葛亮如此年轻,却是完全当得起这样称誉的。”台湾文学评论家张瑞芬如此评说《七声》。确实,《七声》的语言浅显却生动细腻,很是熨帖地娓娓道来,带着一点点忧伤,最后总能调出你的眼泪来。正如张大春所说,《七声》的“文字干净冷隽”,“往往能够利用白描推动内在的叙事情节,这是相当难能可贵的技术”。

  不得不说,正如烹小鲜,需要掌厨者有好的厨艺,能拿捏火候恰到好处,调和出美味,但更需要新鲜的食材;好的小说,尤其是短篇小说,好的故事素材也是故事能否打动人的关键所在。走进《七声》,你会发现自己走入一个十分熟悉的世界。那里有你童年生活的影集,有你父母打拼的身影,有祖父母的晚年图景,更有各种略有传奇色彩的平凡人。正如葛亮在序里所说的,他是“用一双少年的眼睛去观看那些久违的人与事。”例如,在《洪才》这篇短篇里,主人公——线索人物毛果,是一个二年级的小男孩,转学来到了南京,遇到了同样转学来的成洪才,成为了好朋友;小说通过毛果的视角,讲述了从乡下进城的成家的生活变迁,期间有城里孩子进入乡郊家庭的惊奇,两个孩子养蚕爬树摘桑叶的经历,“好孩子”与“野孩子”的友谊遭家长封杀的苦恼,成洪才姐姐私奔的故事,成家几个孩子争“顶替”的心酸,还有成家老太因为不肯拆迁郁郁而终……毛果串起的不只是一个家庭的艰辛与温暖,而是一个群体的写照,甚至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其他的故事像《琴瑟》,则展现了毛果知识分子家庭的氛围。外婆外公携手五十年的轻描淡写间,也展现了时代的划痕,而外婆生病那一段最为精彩传神。另外,如木工师傅“于叔叔”的悲喜人生,餐馆弱智女侍“阿霞”的“一根筋”,女性友人“安”的悲剧,偷渡工人“阿德”身不由己的命运,极尽半生为自己洗刷罪名、却因好赌而晚景凄凉的“老陶”等,“他们是一些行走于边缘的英雄。”他们都是你我身边的小人物,其声细微,但“正是这些零落的声响,凝聚为大的和音。在这和音深处,慢慢浮现出一抹时代的轮廓。这轮廓的根本,叫做民间。”(作者序言)

  《七声》之所以能打动那么多读者,是因为“目光所及,也许亲近纯净,也许黯然忧伤,又或者激荡不居。但总有一种真实。这种真实,带着温存的底色,是叫人安慰的。”归根结底,是因为作者“一直都是在用善良的目光看世界,”这种“聪慧与慈悲”给《七声》笼上了迷人的气息。

  《七声》以它的传奇、忧伤、慈悲、温存,记录了那些渐渐被遗忘的声音――平凡人的执着、强大与弱小的较量。像是一首深情的老歌,一下子就进驻了读者的心里。其实这些声音一直隐藏在我们四周,葛亮用他敏锐的笔捕捉到表现出来了。

网络编辑:谢天涯

那些遗落的声音  ——读葛亮《七声》